臺島資訊

臺灣政治團體

時間:2008-03-20 14:39   來源:東方軍事


  澄社

  1989年4月18日成立。是由“自由派”學者胡佛等20余人發起,以臺灣社會科學界部分高級知識分子為主體所組成的團體。其成員大都具有“自由主義與改良主義”的思想色彩,標榜以“超然獨立的立場”“進行論政、議政二布參政”,主張通過和平道路實現臺灣政治體制的變革,並主張全面徹底加速國民黨政權“臺灣化”之目標。

  國際獅子會臺灣總會

  國際獅子會在臺灣的分支機構。1961年成立。該會為社會服務兼聯誼性組織,絕大部分是社會名流。1987年6月,來自16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萬名“獅友”參加了第一次在臺灣召開的國際獅子會年會。

  “臺灣人權協會”

  臺灣地區的社會團體。1984年12月9日成立。該會自稱是超越一切黨派的民進組織,其一切活動都圍繞著關心、提高臺灣人權的目標,規定不得以組織名義和標誌從事競選活動。其成員主要為大學教授、律師、醫師、公職人員及企業界、宗教界人士。

  “中國統一聯盟”

  統派團體。1988年4月4日在臺北舉行成立大會,600多名學者、作家以及不同黨派人士與會。會上通過了“建盟章程”,選出了領導機構成員。該團體主張:1、民主運動與民族統一運動同時並舉,反對不講民族統一的民主運動,也反對不講民主的民族統一運動;2、鞏固和發展海峽的和平構造,發展兩岸人民的同胞情誼;3、推動兩岸同胞的探親、旅遊、互訪,增進兩岸學術、科技、文化、學術、藝術、體育之交流,以及直接商貿、郵電航運之發展;4、研究和發展民族整合、實現民主統一中國的知識、理論與途徑;5、促進海峽兩岸召開共商民族統一的會議;6、結合海內外力量,反對甘為強權驅策,企圖使中國的分裂長期化和固定化的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義。該團體設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執行委員二十一人、候補執行委員五人、監察委員七人、候補監察委員三人,下設組織、文宣、財務三部以及文化、經貿、研究發展、社會運動四個委員會。出版機關刊物《統聯通訊》。名譽主席為胡秋原,主席為陳映真。

  “臺灣人權協會”(海外)

  海外臺灣人團體。1976年成立於美國。該會的宗旨是“爭取臺灣人權、維護人性尊嚴,達成聯合國人權宣言的理想及目標”。任務是支援海內外人權運動及人權事件;收集、傳達、翻譯人權資料;宣傳臺灣人權狀況,于國際特赦組織及各地人權組織聯繫。

  “海峽交流基金會”

  簡稱“海基會”,1990年11月21日正式成立。是受臺灣當局“委託”負責處理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事務的“民間”團體,係臺灣與大陸接觸和交流的第一個仲介機構。主要任務是接受臺灣當局委託,辦理兩岸人民出入境收件、核轉,大陸地區文書驗證和收達,兩岸犯人的遣送,經貿糾紛的調處,學術文化的交流,一般諮詢服務,協助保障臺胞的合法權益等事務。該組織設董事會、監事會,置董事長一人、董事四十三人、監事六人。下設秘書處、文化服務處、經貿服務處、法律服務處、旅行服務處、綜合服務處等機構。董事長為辜振甫。

  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會

  1988年3月成立。發起人有林時機、洪昭南等人。該團體後因受國民黨黨部的壓力,改名為“三民主義促進會”。主張停止“三不政策”,要求中共放棄武力政策,雙方在對等的基礎上,簽署停戰協定,結束臺海40年的敵對狀態;開放兩岸人民自由探親、祭祖和觀光;進行體育、學術、藝術交流,籌設中華大學,在兩岸分別研究彼此的政治、法律、經濟、社會制度;共同研議兩岸法律適用法,確立臺灣人民應協助大陸經濟發展的概念,支援兩岸人民團體研議經貿商務往來實施方案。

  “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

  由臺灣當局資助,具有官方背景的政治團體。其前身為“萬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和中國紅十字會”。1949年隨國民黨去臺灣。1951年在臺灣“復會”,但國際紅十字會不承認其代表中國。該會除本身例行工作外,近年來還承擔海峽兩岸民眾探親的登記、轉呈報表、傳信,以及協助臺灣當局遣返“偷渡”去臺大陸人員、引渡罪犯等工作。1980年11月,該組織召開了去臺後的首屆理事會,選聘了新的理事、監事和理事長。歷任會長為:何應欽、徐亨。

  “中華民國電影戲劇協會”

  1956年2月15日在臺北成立。宗旨為:聯絡臺灣影劇界人士,“促進三民主義文化建設,完成反共複國大業”。主要工作是:研究電影戲劇理論,從事影劇創作,輔導影劇映演,舉辦會員福利等。會員包括電影、戲劇界有關工作人員1000多人。設理事會、監事會,置常務理事、理事、常務監事、監事、總幹事、副總幹事。下設總務、組織、聯絡、研究4個組,組之下設若干委員會。

  “中國文藝協會”

  1950年成立,係臺灣各種文藝團體的聯合組織。設有小説、詩歌、散文、音樂、美術、話劇、電影、舞蹈、攝影、文藝評論、民俗文藝、外國文藝、大陸文藝、文藝翻譯等委員會。在高雄市、臺中市及澎湖設有分會。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

  1980-年3月1日成立。前身為1954年3月25日成立的“中國廣播事業協會”。宗旨為:“研究廣播(電視)學術,發展廣播事業,砥礪學術,交換工作經驗,促進文化建設,服務國家社會”。各廣播電視臺或公司皆為其團體會員或個人會員,有會員四千余人。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設理事會、監事會,置理事長1人、理事31人、監事9人、總幹事1人、執行秘書1人。下設組織、研究、福利及總務4組。

  “中華民國雜誌事業協會”

  前身為1950年成立的臺灣省雜誌協會。1965年7月1日改為現名,宗旨為:“團結雜誌界同仁,群策群力,發揚文化革命,並謀聯絡感情,互相合作,共同推進業務”。現有會員600多家雜誌社。設理事會、監事會,置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各1人,下設總務、業務、福利及研究發展4組。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