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基隆市:新舊派系更替,政黨競爭顯現

時間:2006-09-21 16:19   來源:中國網

  基隆市位於臺灣島東北角,曾是臺灣萬商雲集的重要港口。全市面積133平方公里,人口39.1萬人(2001年底)。轄下仁愛、安樂、信義、七堵、中山、中正、暖暖等七個區。

  基隆市是臺灣開發較早的工業城市,也是臺灣最早的省轄市之一,曾以煤礦開發與港口運輸而聞名。隨著桃園國際機場的建成、中山高速公路的開通,臺灣經濟重心向臺北縣、市發展,基隆發展受到相當大的影響,人口增長呈現停滯狀態,工商業發展已不如周邊一些新興市鎮。其現代工業主要有造船、化工煤炭、水産加工等。

  基隆市歷史變遷與都市化的發展,對地方政治生態也産生影響,地方派系的發展受到限制,但並未衰落,在舊派系式微的同時,新派系又生産,但政黨政治已成為不可逆轉的主流。

  基隆市社會結構也頗特殊,外來人口較多,形成一定的同鄉勢力,在基層選舉中發揮一定作用。如閩南同鄉會與宜蘭同鄉會均有一定實力。宜蘭同鄉會估計宜蘭人佔基隆市基層人口的三分之一。閩南人與宜蘭每人平均有較強的黨外及反國民黨觀念,多傾向支援黨外與民進黨。另外,也有相當數量的外省人與少量的原住民。這種人口結構對基隆市政治生態具有重要影響。

一、地方派系概況

  基隆市地方派系勢力相對較弱,主要有謝派、蘇派、陳派、張派四個派系。

  謝派。早期主要人物是連任第一至第三屆的三屆市長謝貫一、第二屆省議員謝清雲、先後任五次市議會議長的蔡火炮。謝貫一是基隆市早期有影響的政治人物,連任市長九年之久。在此時代並無明顯的地方派系,但謝得到蔡火炮與謝清雲等人的支援,逐漸形成一股勢力,稱為謝派。在謝貫一即將卸任第三屆縣長前,他支援同為謝姓的謝清雲參選第二屆省議員,並順利當選。謝貫一卸任後退出政壇,謝清雲成為謝派的頭面人物,後來在省政府委員任內病故,兒子謝修平繼承派系事業,成為謝派新的掌門人。謝修平後來曾擔任省議員與基隆市第十屆議會議長。

  謝派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主要在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基隆市起卸運輸勞動合作社、臺灣省合作社聯合社與合作金庫,參與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有味全食品工業、臺灣玻璃工業、三功投資與國揚建設等公司。其中,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是謝修平父子積聚經濟力量、進入政壇發展的重要基礎,謝家進而成為基隆市的政商家族。1987年,謝修平以三功興業公司名義收購上市公司國揚建設公司,取得經營權,由其妻謝林曼麗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也顯示出謝修平家族具有相當雄厚的經濟實力。

  蘇派與張派。蘇派也稱“文協派”,最初領導人為蘇德良。由於蘇德良得到日據時代成立的“文藝協會”的社會勢力包括蔡炳煌、林金生等的支援而稱為文協派。蘇德良曾任第二屆市議會副議長、第五屆議長及第五、六屆市長。目前主要代表人物有前“立法委員”張堅華、前省議員及第四、五屆“立法委員”劉文雄等人。劉文雄曾是前市長張春熙的機要秘書,大陸浙江人,因此得到眷村票的支援。在1997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劉文雄參選市長失敗。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劉文雄支援宋楚瑜,隨後加入親民黨,于2001年當選第五屆“立法委員”。

  蘇派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主要在基隆市第一信用合作社、臺灣省合作社聯合社、臺灣省住宅公用合作社、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機構,參與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有國際證券、信隆證券、白宮大飯店、大世界戲院及醫療事業等。

  張派早期代表人物為張振生。他在基隆市有相當聲望,連續多年當選省議員,形成一股勢力,有人稱其為張派。後來連任第九、十屆市長的張春熙形成一股政治勢力,也稱為張派,但與原張派有所不同。

  陳派與林派。陳派也稱“主流派”,早期領導人為陳正雄。陳正雄曾是謝派幹將,曾任“救國團基隆團委總幹事”,在連任第七、八屆市長後,發展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形成陳派。參與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是中國電器與南港輪胎等。代表人物還有前省議員、第二屆“國大代表”柯水源與前市長林水木。

  林派主要是由林水木為核心形成的一股新興地方勢力。林水木曾是中學教師,後進入政界發展,在任兩屆市議員後當選省議員,在陳正雄的支援當選市長,而被歸入陳派。林在縣長任內多年,成為一政治力量,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林派。林水木的妻子徐少萍連任第三、四屆“立法委員”,顯示林派也有較強實力。

  許派。這是一個新興的地方派系,其領袖人物為無黨籍的許財利,他已連任三屆市議長。

  基隆市地方派系之間經常合縱連橫,不斷分化組合。如為對抗議新興的陳派,謝派晚輩謝修平曾拜訪蘇派大老蘇德良,化敵為友,進行蘇、謝聯合,相互支援。在1985年第十屆市長選舉中,蘇、謝兩派聯合支援蘇派的張春熙連任;到第十一屆市長選舉時,兩派則共同支援謝修平,但卻被陳派陳正雄利用行政資源支援的省議員林水木擊敗。隨著80年代後期民進黨在政壇的興起,地方派系力量開始衰落,權力之爭向政黨鬥爭轉移。不過,從過去歷屆“立法委員”選舉看,地方派系一直有較高的得票率,是一隻重要的力量。據研究,1972年到1992年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地方派系參選人的平均得票率為46.6%;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地方派系參選人的得票率達62.3%,説明地方派系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間。

二、地方權力之爭與政治生態的變化

  基隆市政治權力之爭也以市長為核心。在過去14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居於主導地位,一共當選11屆;其他黨派當選3屆,即民社黨2屆,民進黨1屆。不同的是在第十屆市長選舉之前,基本上是國民黨內派系與不同政治勢力的之爭;此後國民黨內派系與政治勢力之爭雖然仍存在,但已不是主流,而轉變為政黨競爭。特別是第十三屆市長選舉中,民進黨籍人士的當選,對基隆市政壇的衝擊與影響更大。

  在第一屆至第三屆市長選舉中,謝貫一連續當選三屆市長。在第四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市黨部主任李國俊與民社黨的林番王競爭。結果,國民黨不敵林番王而敗北,失去基隆市執政權。在第五屆市長選舉中,林番王爭取連任,再次擊敗國民黨候選人而當選。但不久林番王病做,在補選時,市議會議長、國民黨籍的蘇德良當選,奪回政權。

  在第六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蘇德良競選連任,而前市議會議長蔡火炮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為避免再次丟失執政權,國民黨加強派系整合,在謝派與張派的共同支援下,蘇德良得以連任。在第七屆市長選舉中,陳正雄在謝派的支援下當選市長,並連任第八屆市長。在第九、十屆市長選舉中,在國民黨支援及地方派系整合下,蘇派的張春熙連任兩屆。

  在1989年第十一屆市長選舉中,除國民黨內的陳派林水木與謝派謝修平進行競爭外,民進黨加入,派出知名作家王拓參選。結果,剛剛誕生不久的民進黨不敵國民黨籍的林水木而敗北。在1993年第十二屆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再次派王拓競選,與國民黨籍的林水木競爭。國民黨為保衛政權,努力實現派系的整合,全力支援現任市長林水木得以連任。

  在1997年第十三屆市長選舉中,權力競爭更為激烈,共有3人出面角逐,分別是民進黨提名的“立法委員”李進勇、國民黨提名的劉文雄與自行參選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的市議長許財利。結果,李進勇拿下7.3萬張票當選縣長,劉文雄得到6.5萬張票落選,許財利得3.3萬張票。民進黨得票率達到42.7%,不僅首次超過國民黨,而且創下基隆市民進黨歷年得票率最高紀錄。國民黨這次選舉失敗的關鍵除了大環境變化外,還在於黨內未能有效整合,有兩人參選,分散了票源,讓民進黨候選人漁翁得利,再次表明地方派系與勢力雖不能主導選舉,但對選舉的勝敗卻有相當影響。在2001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許財利與民進黨現任市長李進勇展開競爭,結果由於泛國民黨沒有內部之爭,票源集中,終於以10萬票戰勝李進勇,奪回基隆市的執政權。

  在其他選舉與權力爭奪中,情況略有不同。在1976年以前省議員選舉中,基隆市的兩名省議員選舉名額,均是不同派系的國民黨成員。但在1977年11月第六屆省議員選舉中,黨外政治人物周滄淵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1席。此後,在省議員的選舉中,黨外及後來的民進黨與國民黨平分秋色。在1989年省議員選舉中,民進黨籍的周滄淵獲得3席中的1席,國民黨獲2席。

  自1989年“立法委員”實行全面直接選舉後,也再現這種局面。在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與國民黨對決,各有所獲,民進黨的程惠卿、國民黨的劉文雄均當選;在1995年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的李進勇(王拓也以不分區“立法委員”名義當選)與國民黨籍的前市長林水木妻子徐少萍各當選1名。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拿下3席名額中的2席,分別為劉文雄與徐少萍,得票數為6.9萬人,得票率從上屆的31.5%大幅上升為50.22%;民進黨仍有1人(王拓)當選,得票數為3.6萬人,得票率從上屆的36.07%下降為26%。新黨雖無黨人當選,得兩屆得票率分別為19.3%與17.5%,約有2.5萬人的支援群眾。在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民進黨與親民黨各當選1席。

  在市議會選舉中,國民黨一直居主導地位,但黨外與民進黨勢力一直在發展。在1968年元月舉行的第七屆市議員選舉中,以黨外名義加入選舉的周滄源當選,揭開了基隆市黨外勢力的序幕;在1973年3月選舉中,他又得以連任,並在仁愛區取得第一高票,但絕大多數當選議員均屬國民黨籍。在1994年市議會28名議員選舉中,國民黨取得23席,民進黨只得到4席,無黨籍等取得1席;到1998年第十四屆市議會30名議員選舉中,國民黨降為21席,得票率仍達61%;民進黨增加到7席,得票率為17.5%。在2002年第十五屆市議會選舉中,國民黨為19席,民進黨6席,親民黨5席,無黨籍2席。

  從上述各項選舉與權力結構的變化看,在市長、“立法委員”選舉中,基本上形成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競爭,力量不分伯仲;在縣議員與基層區里長選舉中,派系與家族等勢力仍具影響,國民黨長期統治形成的基本力量仍在,在選舉中仍佔絕對多數。不過,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部分國民黨籍的“立法委員”支援離開國民黨的宋楚瑜,並加入隨後成立的親民黨,國民黨在基隆市的勢力受損,親民黨擁有相當支援群眾。宋楚瑜在這次重大選舉中獲得10.6萬張選票,超過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選票。但親民黨與國民黨、新黨的同質性高,如何互動,將會影響基隆市的政治生態與力量組合。

  從民進黨執政後形成的藍綠兩大政治陣營看,泛藍佔優勢。目前,泛藍擁有3席“立法委員”中的2席,得票數為9.3萬張,得票率為53.8%;市議員為為24人,佔總數的75%。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泛藍得票為15.5萬張,得票率為68.7%。相對的泛綠陣營僅擁有1席“立法委員”,得票數為5.6萬,得票率為32.7%;5席市議員,佔總數的25%;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得票數近7萬張,得票率為30.8%。由此觀察,泛藍陣營在基隆市有9至15萬的票源,泛綠陣營有5至7萬的票源。

  在未來基隆市政治權力結構的變化上,地方派系與家族等因素的影響會越來越小,政黨競爭更明確、更激烈,國民黨與民進黨仍是基隆市政壇的主導力量。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