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作為大眾傳播工具,是一種重要的資源與力量,深刻地反映並反過來影響社會生活。在臺灣除《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傳統大報外,還有很多平面媒體表達臺灣社會和當局各式各樣的聲音。
《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是臺灣第一份晚報,為臺灣相當有歷史的一家報紙,也曾經是很有影響力的一份報紙。
自立晚報創刊于1947年10月10日,為臺灣第一份中文晚報。一向以“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為口號,即在“政治上不傾向任何黨派,也不妥協于任何財團或勢力”團體自許。由顧培根創辦,時日出四開紙 。1949年鄭邦昆、婁子匡以高價買下該報發行權接辦。1950年該報擴張為對開一大張。1959年吳三連介入經營,而有了往後的長期規模;1988年更創自立早報,而形成自立報係。
《自立晚報》報紙以“自立自強,自力更生”為宗旨而取報名。該報一向被視為見證臺灣民主發展歷程的本土性報紙,也曾被稱為“黨外報刊”。它培養了許多臺灣媒體工作者,包括前“行政院新聞局長”蘇正平、臺灣電視公司總經理胡元輝、《臺灣日報》發行人顏文閂、公共電視公司總經理李永得、《中時晚報》社長陳國祥、中天電視臺總編輯吳戈卿、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徐璐等人,其中大多傾向黨外與支援民進黨。
臺灣解嚴以後媒體市場競爭激烈,自立晚報虧損連連,吳三連過世後便面臨政治勢力的介入;1995年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陳政忠挾宏福集團財力入主自立晚報,2000年由於金融風暴,宏福集團退出經營,由臺北縣議員陳錦碇擔任董事長;2001年改由民主進步黨臺北市議員王世堅出任董事長,但之後由於傳出積欠薪資問題,王世堅退出經營,導致自立晚報不久後便無力維持。
2001年9月,自立晚報員工八十多人決定繼續出報,維持自立晚報命脈,並推選謝志鵬為社長,並組成“自立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發行自立晚報至今。
《臺灣日報》
《臺灣日報》創立於1964年,其前身是《東方日報》,曾是臺中地區知名的報刊,但因辦報理念與經營問題幾度易手。1972年,該報因在“戒嚴”時代提出與大陸“通郵”的主張而被整頓,社長與副社長被迫辭職。後來,臺灣當局指派國民黨中央委員及《香港時報》負責人徐亨接管該報,從而成為國民黨控制的媒體,但經營不善,虧損嚴重。1996年,曾任臺灣《自立晚報》總編輯與《自由時報》社長的顏文閂,在友人王永慶的支援下,向銀行借貸25億元新台幣,接管了負債27億元新台幣的《臺灣日報》。顏氏接手後,該報經營狀況並沒有大的改善,持續虧損。於是在90年代末,王永慶派人駐進《臺灣日報》,他的小女婿李宗昌還擔任《臺灣日報》的副社長,以加強管理,儘管虧損有所縮小,但也沒有完全扭轉虧損局面。
就該報的政治立場而言,早期《臺灣日報》並沒有明顯的本土化與“臺獨”色彩,還是最早倡議“三通”與反對“兩個中國”的媒體。但李登輝主政後,《臺灣日報》幾經轉手,由一批長期從事媒體的本土人士掌控,辦報理念逐漸變化,近年來更以標榜“臺灣主體性”為宗旨,配合臺灣當局鼓吹臺灣“本土化”與分裂思想。民進黨上臺後,該報的“臺獨”傾向更加明顯,經常發表支援陳水扁與“臺獨”的社論。
《新臺灣週刊》
《新臺灣週刊》是臺灣重要的政治評論刊物。該刊的內容主要是肯定、宣揚臺灣本土文化、主張“臺灣獨立”、支援李登輝、陳水扁與民進黨,強力批判泛藍陣營政治人物與所謂的“統派媒體”。該刊經費的一個主要來源是公營企業與綠色企業的廣告。這些企業主要包括中華電信公司、臺電公司、中油公司、臺灣鹽業公司、陽明海運公司、第一銀行、高雄銀行、國泰銀行、國泰建設公司、富邦人壽公司、新安産物保險公司、臺灣固網公司、臺灣大哥大公司、中華汽車公司、臺灣艾康公司、光泉公司、和成欣業公司與《自由時報》等。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的前身為1980年創辦的《自強時報》,是中部地區的一個小報。臺灣開放“報禁”後,聯邦建設集團董事長林榮三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收購此報,並將報社從臺中遷到臺北縣,逐漸發展為臺灣三大報之一。林榮三提出“臺灣優先,自由第一”的本土化辦報理念,並逐漸成為李登輝執政時期堅持擁護李登輝的喉舌,是臺灣旗幟鮮明的“擁李派”。
在臺灣報業的激烈競爭中,《自由時報》得以迅速崛起,除了林榮三雄厚財力支援外,與李登輝的支援也有很大關係。由於與傳統國民黨關係密切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堅持反“臺獨”與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對李登輝多有批判與不滿,因此李登輝對兩大報十分不滿,進行遏制,提出“要使大報變成小報”的口號,還公開指責《聯合報》對他的批評,發起退報行動。《自由時報》則在李登輝當權派的支援下,不斷獲得高層內幕新聞,得以迅速崛起。
民進黨上臺後,《自由時報》旗幟更加鮮明,成為公開支援陳水扁與“臺獨”的報紙,還提供專版供激進“臺獨”人士發表“臺獨”言論與文章,同時強烈攻擊泛藍陣營領導人物連戰與宋楚瑜。不過,在兩岸關係、“三通”等議題上,《自由時報》與民進黨的政策並不一致,更激進,經常反對民進黨當局的開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