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曾經佔有重要地位,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勞動力與市場,奠定了臺灣經濟起飛的基礎。60年代末期後,農業“功成身退”,逐步進入停滯期,成為三大産業中最小的部門,在整體經濟中已處於相當次要的地位。80年代以來,臺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調整農業發展方向,臺灣農業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發展過程
戰後,臺灣農業的發展大致經歷了“恢復-發展-停滯-轉型”四個階段,也反映了臺灣農業的興衰史。
1945-1952年,是臺灣農業的恢復階段。農業在日據時代曾獲得較大發展,尤其是20-30年代,在日本所謂“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殖民政策下,出現了臺灣農業發展的一段“黃金時代”,也形成了以稻米和甘蔗為主的單一農業生産形態。1951年,臺灣農業生産恢復到戰前最高水準,稻米産量達到148.5萬噸,甘蔗産量為202.2萬噸。這一時期,農業生産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3%,農業勞動生産力年增長率約為6.3%,每年土地生産力約增長9.2%。
1953-1968年,臺灣農業進入較快發展時期,被稱為臺灣農業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代”。1953年開始,臺灣當局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帶動農業”的經濟發展戰略。1953年1月,臺灣實行“耕者有其田”的農地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生産的發展。這期間,臺灣連續實施了四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其中,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開發農業資源,增加農業生産,拓展農産品外銷,向工業提供廉價的勞動力與原料。在增加糧食生産方面,臺灣還採取了“肥料換谷”(以化肥配銷交換稻穀)、“田賦徵實”(以糧食實物上繳農業稅)、“隨賦收購”(以較市價為低的官定價格,按田賦賦額另外再加徵部分稻米)等方式掌握糧源,維持低廉米價。這一期間,農業生産獲得較快發展,農業生産産值從1953年的103.9億新台幣增至1968年的488.8億新台幣,增長3.7倍;最重要穀物稻米産量從164.2萬噸增到251.8萬噸;農業生産年平均增長5.5%,土地生産力年平均增長4.6%。農業發展不僅保證了糧食的充分供應,維持較低的物價,而且農業部分剩餘資金、農産品外銷取得的外匯及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入工商業,支撐了非農業部門的迅速發展。
1969年是臺灣農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此後農業逐漸進入停滯階段。60年代中期,臺灣經濟結構開始轉型,逐漸由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向以工商業為主的經濟形態轉變,農業開始走向衰落,農村勞動力開始大量流入城市與工商業。農業就業人口比例不僅繼續下降(1969年第一次降至40%以下),而且農村勞動力的絕對數也于1970年開始下降,耕地廢耕現象日趨明顯,土地利用走向粗放經營,農作物復種指數下降,傳統出口農産品因工資成本上漲逐漸失去海外市場。農業生産于1969年出現50年代中期以來第一次負增長,農業發展進入停滯階段。農村專業農戶減少,專業農戶數佔總農戶數的比例從1970年的30.2%降為1980年的8.9%;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下降,農家所得來自農業凈收入的比重從48.7%降至26.4%;農業生産年平均增長率為4.1%,其中有3年為負增長。
自60年代末農業進入停滯階段後,臺灣當局對農業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從過去注重農業生産與增加糧食自給轉為農業、農村與農民生活的全面發展,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但未改變農業與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困境。80年代起,臺灣當局對農業政策進行了全面調整,農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轉型期。其重要政策措施包括:1980年修正公佈《農業發展條例》;1982年公佈“第二階段農業改革方案”與“第三期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方案”,召開第一次“農業會議”;1983年提出“培養農業八萬大軍”口號;1984年制訂“加速基層建設,增進農民福利方案”,提出發展“精緻農業”構想,並實行“稻田轉作六年計劃方案”;1985年提出“加速農業升級重要措施,改善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1988年召開第二次“農業會議”;1990年更提出“農業零成長”口號及制訂“農業綜合調整方案”等。這些方案與措施都是將農業從“量”的發展轉向“質”的提高。
然而,80年代以來,農業生産增長速度雖迅速下降,但農業專業化程度有所提高。1980年到1998年間,臺灣農業生産年平均增長率僅為1.1%,其中有7年為負增長。2000年,農業生産更大幅衰退16%。但農業專業化程度有所提高,專業農戶比例上升。在耕種農戶中,專業農戶比例從1980年的9%回升至1990年的12%,1999年達到15.6%;在非耕種農戶中,專業農戶比例從7.4%上升為1990年27.5%;農民收入中,農業凈收入所佔比重也開始回升,從1980年的29.6%上升為1990年的35.2%。
總體觀察,臺灣農業曾經有過相當成功的發展,對整個經濟發展貢獻甚大。80年代以後,臺灣農業發展則遇到許多新的問題與困難,儘管臺灣當局採取許多措施進行改善,但一直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是農村勞動力老化,農地閒置嚴重,農業經營日趨粗放。依2000年的最新普查,農業就業人口中,超過50歲的佔70%以上,主要負責人的平均年齡達58歲。二是農場面積零碎狹小,阻礙現代化農業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末,平均每戶耕地面積為1.1公頃,每人耕地面積為0.2公頃。這樣的農場結構嚴重阻礙著農業機械化的推行與生産力的提高,大型農業機械使用率偏低。三是糧食生産結構失調,稻米過剩,雜糧生産不足,嚴重依賴國際市場。四是農田污染嚴重。據調查,臺灣土壤污染以銅、鎳、鋅、錳、砷等較為嚴重。另外,養殖漁業的發展,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土壤鹼化等。五是農業面臨貿易自由化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市場開放的衝擊。
面對整體經濟的轉型與農業發展的困局,臺灣當局大幅調整農業政策,改變過去重視“量”的增加,而轉向“質”的提升,將農業發展與農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農村環境的改善相結合,試圖實現“生産、生活與生態”的良性迴圈。一是調整農業生産結構,提高農産品質。1984年,臺灣就提出了發展“精緻農業”的口號,即發展以“經營方式的細膩化、生産技術的科學化以及産品品質的高級化”為特徵的農業生産。1990年,臺灣提出“農業零成長”口號,農業發展重點轉向發展新的優良農産品,提高農産品質,如開發與推廣優質米,開發多産期與高價值水果等。二是推動農業生産企業化、自動化與科技化,以提高農業生産力,促進農業升級。三是發展森林、海洋遊樂與休閒農業。四是培養核心農民,增加農民福利。五是將部分不具競爭力或污染性的農牧業生産移向海外與祖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