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千里之行——交通工具(一)

時間:2005-11-17 16:43   來源:


  交通工具是高山族人民與外界交往的紐帶,有山有水的地方就少不了路、船、橋。高山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創造出獨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山與水構成了臺灣這個美麗的島嶼,行走在這塊土地上,人們一定需要一條四通八達的路,還有穿行于海裏、河裏的船。那麼高山族人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山水雖然很美,但有時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逢山開路,遇水塔橋”是常理。  

  首先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島上的河流從中央向四方奔流,流程較短,流速很快。而河水的漲落沒有固定時間,隨著季節和雨量的變化呈間歇性狀態。          

  船  

  自古以來,島上的高山族同胞為了漂海渡河,先後使用了獨木舟、竹筏等水上交通工具。而由竹筏發展到帆筏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一直到清代,他們還使用著這種傳統的運載工具,還包括一些木筏、匏器、艋(舟甲)等。  

  臺灣東部的阿美人,還保留著古代的獨木舟。獨木舟是用單根樹木刨挖中腹而製造的最原始的船型。船的頭尾翹起,就像古代宮殿上高翹的屋角,船體上還雕刻有精細的花紋,色彩艷麗。船體用了12種不同的木料,先製造龍骨、船板和側板,最後再拼制而成。船身上的花紋圖樣是根據父系群的傳統花樣來雕刻的。這种家庭標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另外還有用木頭刳刻而成的方形木舟,這是阿美人為了紀念祖先渡海而遺留下來的,方舟的傳説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傳説有相似的地方。  

  1929年,廈門大學人類學家林惠群教授親自到臺灣調查高山族歷史和民俗時,曾到達臺灣中部高山湖的日月潭。在那裏,林教授得到了當地人的一個獨木舟和一把漿。這個獨木舟長5米,寬近60釐米,深30釐米,重約100公斤,是用樟樹榦整段刳刻而成的。船頭和船尾沒有削尖,艙底挖得不平整,一看便知是由於沒有專門的工具剷平而造成的。小槳入水的一端是削尖了的,手持的一端卻沒有再加小橫木,如果不是熟練的水手用起來肯定很不順手。          

  路  

  由於大多數高山族人民都居住在山區,出行非常不便。在十多世紀以前,東海岸和阿里山一帶已有鐵路,其他地區卻只有部分有公路。而山間道路大都開鑿在山腹斜壁之上,或臨懸崖,穿越叢林,每當遇到峻坡險谷,更是危險四伏。  

  山區道路可分為“社路”和“獵路”兩種。“社路”多為清代以來由官府督修的大道。路面最寬2米,窄道只能容一人通過。雖然,修路時已剷除雜草,但由於行人稀少雜草幾天內就能把路“埋”掉。“獵路”是由於獵人出獵,多次踐踏出來的山間小路,一般只能容一人通行。進入山區,攀岩涉水是常事,一切順其自然。  

  解放初期,廈門港漁民陳烏糖在臺灣附近的海面上捕魚時,撈到一條4米多長的獨木舟,這條獨木舟船體平整,是用金屬工具刳刻而成的,形狀與原始獨木舟一樣。可見,一直到50年代高山族還在使用獨木舟。  

  高山族人民使用竹筏的記載最早見於宋代的《諸蕃志》,該書提到高山族先民的毗舍耶人到福建泉州的圍頭、水澳等地,乘坐的是竹筏,這種竹筏可以折疊起來,就像竹屏風一樣。遇到激流,他們就把竹筏折起來,泅水推筏前進,等風平浪靜再站到筏上行駛。一直到1954年《臺灣農業報》統計,臺灣的竹筏有13808艘,佔漁船總數的2/3強。  

  竹筏一般只能行駛于河川和近海,遠海航行時得靠風力,因而他們便造出了帆筏。帆筏的結構相當複雜,可分為筏身、帆桅、槳艙、插板和石錨五項。筏身由9-11根粗大的麻竹和刺竹構成。所用麻竹是由臺灣中部的臺中、新竹、彰化等縣山地的山民們砍伐後運到海濱漁港來出售的。帆桅的桿多用杉木做成,帆是大幅的白粗布,每個帆筏有四隻划槳和兩隻舵槳,也是用杉木做成的。每只帆筏普遍都配有六塊插板,插板是用整片的杉木製造的。石錨是用木質幹條和河溪裏的卵石製成的。從這五個構成部分看,帆箋已比竹筏的結構和作用有了很大進步。在行駛中,高山族同胞要巧妙地用槳劃行、使帆、槳、舵和插板配合在一起,根據風速、風向以及水流情況靈活掌握。從帆筏的製造和使用可以看出,高山族人民利用自然力戰勝溪流、海洋阻擋的本領已在勞動實踐中得到提高。  

  帆筏的舷,是用毛竹剖編而成的,在簽的尾部,還設有用餐和休息的竹臺,每只帆筏上,有兩三個高山族漁人在操作。這種帆筏的設計,既可使駕帆人勞逸結合,又方便駕駛。

  清代的高山族同胞,還廣泛運用涉渡這種人力水上交通方式。這種方式幾乎沒有什麼工具可言,僅利用溪流較淺處的石頭,踏石跳躍而過。在湍急的河水下約一尺的腳踏石是不容易看見的,只能憑藉經驗,“摸著石頭過河”。由上游而下的奔涌的河水,有時把人衝得幾乎站不住腳。  

  平埔人身懸的匏器也是一種簡單的渡河工具,用它來裝行李或公文,既能避雨進水,又能借其浮力幫助過河溪時不致沉沒。  

  北部和中部的高山族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是“艋(舟甲),即獨木舟。這種獨木舟不同於古時的獨木舟,其舟型較大,可容二三十人,且增加有附加設備,比較複雜。平埔人中的噶瑪蘭人,在獨木舟的兩旁用藤縛上木板,就像是獨木舟生出的兩片翅膀。這樣,駕駛起來更平穩、更安全。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他們有節奏地揮動雙槳,起起落落,猶如戲水,既驚險又充滿樂趣。  

  由於臺灣北部多獨木舟,所以在清代有個地方也命名為“艋(舟甲),後來成為臺北最早的商業區,現名萬華。當時臺灣和大陸通航通商的著名商港有“一台二艋三鹿”,即指臺南、艋(舟甲)、鹿港。

(來源:中國通用旅遊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