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氣候諺語

時間:2005-11-16 15:13   來源:


一、冬看山頭,春看海口。

  冬季時山頭有雲,則易致雨;春季時,海上有雲,則降雨機會較多。臺灣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降雨的雨源主要來自北方海面,降雨形式多為地形雨,春季進入季風轉換期,西南氣流挾帶熱帶海域大量的水氣進入本島時,即創造較多的降雨機會。

二、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農曆正月初一下雨的話,第二天可能就雨過天晴;農曆正月初三降雨的話,可能會連續下到正月十五以後。臺灣春季的春雨期,大致是從立春日(2月4的)到3月30日左右。春季的降雨形式,主要係冷暖氣流交會時所形成的鋒面雨。在立春日前後(即大致農曆春節前後),因西南氣流的勢力尚弱,故成間歇性的降雨;立春後不久,西南氣流漸強,和冷氣流勢力相當,鋒面停滯于臺灣上空,故成連續性降雨。

三、春寒,雨愈泉(噴、下之意)。

  春天愈冷的話,降雨機會愈少。春季冷暖氣團交會于臺灣上空,形成鋒面而降雨時,一方面冷氣團因密度較薄而切進地面,另一方面,地面因降雨而濕度較大,因此,在春雨期間,地面的體感溫度較低。

四、雨淹上元燈,日曝清明種。

  上元(元宵節)前後,是臺灣春雨季,上元燈籠常遭雨淋;清明節以後,天氣放晴,日照時間較長。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清明節以後至梅雨期來臨前,為臺灣春雨期和梅雨期間的過渡期。在這段時間裏,因鋒面北移到長江流域,造成該地“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現象;反之,在臺灣,則因鋒面離去而降雨機會較少,俗稱春旱。

五、二月初二彈雷,稻尾較重秤錘。

  農曆二月節前後,如果發生雷雨,則有助於水稻春耕,預兆著本年度的豐收。臺灣的雷雨,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

   1.鋒面過境所誘發的鋒雷雨;
   2.日間增溫所誘發的熱雷雨;
   3.間熱帶輻合區附近輻合氣流導致的雷雨;
   4.颱風過境由於輻合氣流或強制上升氣流導致的渦流雷雨;
   5.赤道氣團籠罩下所發生的雷雨。

  一般而言,雷雨的降雨強度較大;臺灣在春雨期的中、後階段,正值早冬水稻的插秧季,需水較多,如果降下雷雨,則春耕順利,預兆豐年。

六、春霧曝死鬼,夏霧作大水。

  春天時,如果清晨地面罩霧,則當天放晴,日照強烈;夏天時,如果地面清晨罩霧,則當天下雨機會甚大。

  1.春霧曝死鬼:在春季,當大陸暖性氣團(CPK)位於華南至臺灣東方海上30o N以南的地區且氣壓梯度微弱時,臺灣西部平原即易生輻射霧。輻射霧生成的條件包括:

   (1)地面靜風或微風(風速每秒不超過2-3公尺);
   (2)在夜間,地表冷卻而使下層空氣産生逆溫層。

  由於晴朗天氣有利於夜間溫度迅速冷卻,故輻射霧為好天氣的預兆。

  2.夏霧作大水:夏季時,在西南海面飽含水氣的氣流,于夜間移入陸地時,若雲層稀少,經夜間地面長波輻射而在底層造成逆溫層,也會形成濃霧,稱為平流輻射霧。夏季的平流輻射霧也是好天氣的預兆,但夏季的晴朗天氣,卻因日照強烈,對流旺盛,而易至熱雷雨,雨勢強大,宛如作大水。

七、三月死魚鰍,六月風毀稻。

  農曆三月時是乾季,常發生圳溝中的魚鰍因缺水而死的情況;農曆六月時是颱風季,強風常吹毀吐穗代收的稻榖。農曆三月(西曆四、五月間),是春雨期和梅雨期間的過渡期,為旱季,易生旱災;農曆六月(西曆七、八月),是颱風頻率最高的月份,易生風災。

八、初七落至五月十一,初八落至午月節。

  農曆四月初七前後,臺灣即進入連續的降雨日,到農曆五月五日前後才停止。就長期平均而言,臺灣梅雨季的入梅時間,在西曆五月十六到十七日;出梅時間,在六月十七、十八日。入梅、出梅時間,換成農曆,大致在四月七至八日左右和五月五日到十一日之間。

九、未食午月節粽,破裘不甘放。

  未過端午節之前,天氣變化尚大,冷熱不一,故大衣還不能收起來。端午節以後,臺灣梅雨季結束,時序才正式進入夏季,冬衣才可以收藏起來。

十、夕暴雨,落不過田岸--(農村);夕暴雨,落不過車路--(都市)。

  夏季午後所下的西北雨,常挶限在某塊田地或街塊中,不會越過另一塊田塊田地或街塊。臺灣進入夏季以後,因為日照強烈,對流旺盛,易於午後形成熱雷雨。熱雷雨的特性有:

   (1)多出現于日間最高氣溫出現後的下午三時左右;
   (2)降雨時間不長,約為二至三小時;
   (3)降雨常伴雷電發生,且強度極大,易導致積水和雷極等災害;
   (4)降雨範圍很小。

十一、虹倚山,曝到凝幹;虹倚海,落到無地放屎。

  臺灣西部平原如果山邊出現彩虹,則預兆當天天晴日強,幾乎把人曬乾;反之,如果靠海方向出現彩虹,則預兆當日會下大雨,且雨勢強到把田間的糞坑都淹滿了,連大便時都無地落腳。到夏季,如果當日西南季風較強勁,則臺灣西南海上的雲塊,在下午時就已被吹到山邊,山邊在傍晚容易出現彩虹;同時,平原地區的午後,因水氣較少,風力較強而對流不盛,以致天晴日燥,燠勢難當。反之,若當日西南季風風勢較弱,雲塊在清晨時仍停留在海岸附近,則上午海邊方向容易出現彩虹;過了中午左右,這些水氣才被西南氣流輸送到平原上方,因風勢較弱、日照強烈,對流作用旺盛,故常出現強勢熱雷雨。

十二、六月初一,一雷壓九台;七月初一,一雷九台來。

  在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如果有雷雨出現,颱風來襲的機會就會減少。在農曆七月份的時候,如果有雷雨出現,颱風來襲的機會就會增加。農曆六月份時,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向西伸展至我國臺灣和華南地區,這些地區雷雨最多,乃高壓西邊局部性強烈熱力對流作用造成,與颱風並無關連。所以農曆六月份打裏根本不是颱風的前兆,也因為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籠罩,造成颱風較少來襲。到了農曆七月份以後,大陸冷高壓力量開始增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力量開始減弱,於是這兩個高壓同時控制東亞地區的天氣,熱雷雨出現的機會減少,兩個高壓之間的鋒面或低氣壓容易吸引颱風來襲,尤其農曆七月底,八月初南下的冷鋒,鋒面坡度陡降,暖空氣被迅速抬升,形成雷雨天氣,所以只要出現雷雨,往往預兆颱風的到來。

十三、六月十九,無風水也吼

  農曆六月十九日觀音生日前後常有刮大風、海浪大作、下大雨的天氣出現。颱風為發生於北太平洋低緯地區的西部海域之熱帶氣旋,生成後即向西向北移動。颱風侵襲臺灣,最早始於四月下旬,最晚終於十一月下旬,期間長達半年有餘,根據82年來的記錄(1897--1979)預七、八月份的侵臺頻率最高,換算成農曆約為六月份,常造成強風豪雨的現象。颱風侵臺前後除了刮大風、下大雨之外,風浪也很大。

十四、好中秋,好晚稻

  中秋節如果天氣好,則預兆該年晚冬稻作豐收。中秋節前後(西曆九月下旬),正是晚冬稻作抽穗的時間,也是臺灣進入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轉換的前夕。如果東北季風來的較晚,則秋高氣爽,微風習習,有利稻米花粉傳播,預兆豐收;反之,如果東北季風來的較早,則因東北季風過於強勁,花粉傳播不易,稻株易生白穗(授粉不全),預兆晚冬稻收成不佳。

十五、九月,九降風;九月,九公風

  九月的時候,東北季風強勁,宛如從天而降。另意:九月的時候,季風強勁,宛如發情的公牛到處亂竄。農曆九月,西曆十月以後,臺灣進入東北季風感行期。由於臺灣的緯度位置橫跨北回歸線南北兩側,進入秋冬之際,熱赤道南移,臺灣的位置正處於行星風係的東北信風區,東北季風和東北信風合流,故臺灣冬季的東北季風,比夏季的西南季風,不僅風勢較為強勁,且風期也較長。

十六、正月寒死龜,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一月皆強烈寒流來襲時,連烏龜也會被凍死;二月份強烈寒流來襲時,連牛也會凍死;三月份寒流來襲時,連農夫也會被凍死。臺灣地區一至三月遇有強烈寒流來襲時,氣溫常降至攝氏十度以下,十分寒冷。根據低溫發生之早晚,臺灣地區之寒冷低溫可以分成兩種:

   1、隆冬低溫:每年十二月及一月,臺灣地區每當有強烈寒流南下,並伴隨夜間輻射冷卻作用,使地面或近地面氣溫降至十度以下,甚至降低至足以引起作物受寒害的最低溫度以下時,對農作物和魚塭養殖業危害很大。

   2、初春低溫:發生在二、三月份農作物生長期之初期,此時農作已多播種、插秧,果樹也已到開花階段,如果強烈寒流南下加上日間天晴,夜間輻射冷卻旺盛,就容易出現寒冷低溫,對農作物、園藝作物及果樹之危害較大。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