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盆地(一)
時間:2005-11-16 16:07 來源:
臺北盆地位於臺灣島北部,北以大屯山火山群為界,東部和南部被雪山山脈的余脈形成的丘陵所環繞,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觀音山、林口臺地等圍繞,盆地形狀完整。盆地周邊長約70公里,面積約240平方公里。地勢低平,除山麓與河邊外,東南稍高,西北稍低。盆地周邊多斷層,平均坡度14-16度,最大達32度。對外有6條通道:東沿基隆河有鐵路、公路通往基隆;西北沿淡水河有鐵路、公路至出海口;南沿新店溪有公路通往宜蘭;西南有三條通道通往桃園平原,其中,鶯歌附近至桃園平原的通道,最窄處僅3公里左右,為重要門戶。臺北市位於盆地中央,還有臺北縣6座縣轄市位居其內,人口最為稠密。淡水河下游地勢低窪,高程僅5一10米,常有水患。
輪廓鮮明的臺北盆地,外形並不十分圓,倒有點像一個不等邊的三角形,其三個頂點分別為北面的北投、東面的南港和西南面的樹林鎮。三點連線的距離是:北投至南港為15公里,南港至樹林為20里,樹林至北投為17公里。境內地勢低平,從東南向西北緩緩地傾斜,海拔高程一般為5-10米。東南部景美鎮附近地勢較高,海拔約14米。若以環繞盆地邊緣的海拔20米等高線為界,測得面積達243平方公里,是臺灣島上的第二大盆地。伸入盆地的山脈有正北面的劍潭山,海拔153米;東面有南港山,海拔375米;東南面有景美山,海拔144米。淡水河自南而北穿貫臺北盆地,另有三峽溪、新店溪和基隆河先後匯入淡水河,西北經關渡缺口注入臺灣海峽。18世紀末因淡水河與大陸通航,成為北部經濟中心,其後淡水河淤淺,而基隆港興,鐵路貫通南北,地位更顯重要,今盆地除有人口超過200萬的臺北市外,並有臺北縣6座縣轄市,為全省人口最密集地區,土地利用亦趨都市化。臺北盆地是一個構造盆地,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盆地四週有許多斷層線,如東南側的臺北斷層、新店斷層、大坪頂斷層等,這些斷層大都循東北東至西南西的走向,呈規律排列;在西側,則有山腳與新莊斷層,大致作南北走向;而大屯火山群東南側的嵌腳斷層,則作東北至西南走向。這許許多多的斷層是臺北盆地成因的“見證人”。臺北盆地原為乾涸的湖盆,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衝擊而成,盆地內地勢低緩平坦。臺北盆地在形成初期,曾有大量的積水,地史上稱之為“臺北湖”。後來,淡水河、新店溪與基隆河帶來的大量泥沙不斷充填,久而久之,使得臺北湖逐漸淤淺,露出大片的土地。臺北市就坐落在臺北盆地中央的淡水河畔,面積為270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十分壯麗。流經臺北市的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分別從西、北、南三面圍繞市區,西側的淡水河上,還坐落著臺北、忠孝、中興、華江等 9座大橋,給這座美麗的城市又增添了幾分雄偉。距今四五百年前,臺北市這塊地方,還是一片沼澤地帶,叢林茅草,風雨斜陽,顯得異常冷落,惟有原來在此居住的高山族平埔人、駕著獨木舟往來其間,過著悠閒自在的漁獵生活。當時平埔人將這塊地方泛泛地稱之為“大加蚋”,意思是“平坦而浸水的土地”。清朝人鬱永河在1694年曾冒險進入臺北盆地,並在其《採硫日記》(即《裨海遊記》)中,記述當時盆地的西北部有大片的水面和沼澤區。沿著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以及眾多的支流而上,在臺北盆地的邊緣,可以看到被河溪的水力切割出來的關渡、南港、景美,樹林等四個天然缺口,它們成為臺北市聯繫臺北縣的主要交通線的必經通道,這些自然通道使臺北盆地與臺北市周圍的丘陵山地聯繫起來。
臺北市的氣候溫暖濕潤,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但市區位於盆地中央,四面環山,因而又具有某些大陸性氣候的特徵。另外,夏季氣候受颱風影響很大。颱風過境,暴雨相伴襲來,當周圍山區暴雨山洪順著大小河溪直瀉而下,匯集于臺北市區時,常常造成洪水氾濫,市街盡成澤國,街道行舟,並非新鮮之事、近幾年,各條溪流的河堤工程相繼完成並加固後,雖然情況有所好轉,但洪水仍是市民生活和經濟建設的一大威脅。臺北雨日甚多,能見度較低,一年之中,秋高氣爽的晴朗天氣,也只不過間或地出現四五天而已。
著名的大屯火山群,巍峨壯麗,屹立於臺北市的北面。然而,人們卻很少有機會見到它的真面目。近20年來,隨著臺北市工業的發展,市區周圍的工廠增多,大氣污染嚴重,霧日也明顯增多。
淡水河銀光水色,與遠山近峰互相輝映,構成一幅山青水綠的圖畫。這裡就是昔日最古老的街區“艋(舟甲)”。“艋(舟甲)”一詞,係當地土語地名音譯,其大意是指“獨木舟及獨木舟的集聚之地”。當時,在淡水河上游一帶,大漢溪與新店溪流域居住著一些少數民族,為了與福州、泉州等地移居來臺北一帶墾殖的漢人交往和貿易,他們時常攜帶山區的土特産品,駕駛著獨木舟順流而下,來到這裡舍舟登岸,以物易物。天長日久,這個適宜停靠獨木舟,也適宜貨物集散的地方,即被習慣地稱為“艋(舟甲)”。那個時候,山區少數民族帶到市場來的土産中,以番薯為大宗,故艋(舟甲)的原始市街,亦稱作“番薯市街”。後人認為其名不雅,曾一度取其諧音,改成“歡慈市街”。
距今250年以前,隨著福建移民來到者漸漸增多,艋(舟甲)發展成 一個小集鎮。清朝乾隆年間,地處艋(舟甲)週邊的鼓亭(今“古亭”)、境尾(今“景美”)、六張犁、三張犁、錫口(今“松山”)、大龍峒、八芝蘭(今“士林”)和新店等地均開闢成為墾區,相繼有居民點和集鎮出 現。不過它們在交通和貿易方面的重要性均不及艋(舟甲)。而艋(舟甲)則 因三水相會,水運條件好,加上沿岸地形有利於碼頭的設置和市街 的擴展,不僅為臺北盆地的貨物集散地,而且還發展成為臺灣北部 的貿易港口之一。船舶沿著淡水河順流而下,即可進入臺灣海峽,抵達海峽對岸的大陸東南沿海諸港。而從大陸遠航而來的帆船,也可以從海上進入淡水河口,上溯艋(舟甲)。當時的淡水河流域,森林茂密,水源充足,河床也較深,大型帆船出入十分便利。
在上述有利條件下,艋(舟甲)與祖國大陸之間的貿易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通航的口岸,也由福建沿海地區擴大到福建、浙江、廣東三省。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原設在淡水的“都司”移駐艋(舟甲),逐漸成為臺灣北部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當時,臺灣民眾中流傳著“一台二鹿三艋(舟甲)”的説法,“臺”是指曾長期作為臺灣全島政治經濟中心的古城臺南;“鹿”是指位於臺灣西海岸中央的鹿港,曾一度壟斷了祖國大陸與臺灣的海運交通。“一台二鹿三艋(舟甲)”之説,一方面反映了艋(舟甲)的興起,已經發展到同臺南、鹿港鼎足而立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説明“艋(舟甲)”是後來居上,頗有逐漸取代臺南與鹿港的趨勢。
此時的艋(舟甲),商業鼎盛,市況繁榮,市街向東擴張到八甲莊一帶,至清朝道光年間,號稱鋪戶千家,居民達2萬餘人。與此同時,宗教文化也隨之而入,修建了許多寺院和廟宇,其中龍山寺、清水岩祖師廟和大龍峒的保安宮,合稱為臺北市的三大廟門。在這些廟門附近,逐漸形成新的市街,對臺北城市的形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但是,艋(舟甲)的繁榮沒有維持多久,便衰落下去了。其中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由於大面積毀林開荒,造成水土流失,遠近高山與低丘的泥沙俱下,致使河床淤淺,大型帆船無法進港。只好退到艋(舟甲)以北的大稻埕。大稻埕位於艋(舟甲)以北2公里處,這裡河面較窄,河水較深,通航便利,另外淡水河東岸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辟為良田,附近山水相間,在建設居民點及其發展前景上比艋(舟甲)更好一些,於是大稻埕迅速發展起來,其商業繁榮程度超過艋(舟甲)。19世紀下半葉,由於臺灣北部廣植茶樹,那時節,茶葉商人匯集,茶行、茶廠和茶館多達100余家,使大稻埕成為一大茶市。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