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時間:2001-04-13 09:35 來源:
明萬曆十八年(1590)出身福建漳州的閭山、三奶派道士首先抵達臺南。爾後,清乾隆五年(1740)茅山派傳入臺灣北部,道光三年(1823)清微派也傳入臺灣。以上都屬正一派,而全真派始終未傳入。
另一方面,隨著明季以降東南沿海地區漢族人口的大量遷臺,原在大陸作為民族神、鄉土神、行業神等守護神而廣受膜拜的媽祖、關帝、保生大帝、開漳聖王、廣澤尊王、三山國王、城隍、土地、清水祖師以及“王爺”、“元帥”等民間祠祀紛紛渡海,而且因移民鄉情所寄,在臺灣的香火更加旺盛。這些民俗信仰在大陸時就與道教正一派及其部分地方變種具有一定的天然親和力,到臺灣後,經過長期的傳承衍化,已有不少在名義上歸屬於道教系統,造成臺灣道教宮廟總數大大領先於其他宗教。這種“民間道教”也許應該説是歷史上最早傳入臺灣的大陸固有崇拜形式。
臺灣的道士由於派系的區別,有“烏頭法師(烏頭司公、烏頭師公)”和“紅頭法師(紅頭司公、紅頭師公)”之分。“烏頭”、“紅頭”的稱呼,來源於其道服冠巾的顏色。“烏頭”包括茅山派、清微派、武當派等正統正一派系,繼承傳統祭煉法訣,其經典收入《道藏》。“紅頭”包括宋以後漸入雜流的神霄、廬山、三奶諸派,沒有規定的正宗儀式,經典多未收入《道藏》,故被“烏頭”視為非正統的道士。實際上,“紅頭”的存在,是道教與臺灣民俗水乳交融的反映。據説,以往“烏頭”因有經辦喪葬的資格,“紅頭”則無;而現在二者的作法對象和範圍已有混淆現象。
臺灣道士實行家居火宅。其宗教功用主要表現在運用符,醮儀祈福禳災、驅魔度亡等,也有不少人從事算卦占卜、扶乩飛鸞的活動,鑽研經義、修持煉養的風氣不濃,戒律也比較鬆弛。
1949年,江西龍虎山正一派第63代“天師”張恩溥攜子張允賢及祖傳劍印到臺灣,次年在臺北設置“嗣漢天師府駐臺灣辦公處”,創立“臺灣省道教會”,以正一派領袖身份開始在臺灣傳教授牒。1957年,在臺北“天師府”內設“道教居士會”和“道教大法師會”,試圖統理臺灣道教教務。1966年2月13日,成立“中華民國道教會”,通過《章程》後休會;
1968年7月11日該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推張恩溥為理事長。1969年12月25日張恩溥逝世,因其子張允賢已故,由其堂侄張源先攝理第64代“天師”位。現任“中華民國道教會”理事長為臺北指南宮董事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高忠信,該會下轄臺灣省、臺北市、高雄市3個分會,21個支會。“道教會”的組織十分鬆散,有大量歸屬道教的宮廟並未入會。據統計,到1991年底,臺灣地區登記在道教名下的宮廟共6777座,非團體會員者就有3052座,佔45.03%。同期臺灣道教教職人員共31640人,其中男28270人,女3370人;登記信徒990436人,如加上未登記者,信徒達274.4萬人,宮廟達8044座(1990年底數字)。道教界在臺灣還開設有幼稚園169個,圖書館445個,康樂中心882個,出版定期和不定期刊物308種,其中比較知名的有《道教文化》、《道教學探索》等;近年,又創辦了一所“中華道教學院”。
臺灣著名的道教宮廟有臺北指南宮、行天宮、高雄三鳳宮、苗栗三山國王廟、臺南大天后宮、東港東隆宮等。在許多宮廟中,奉祀對象五花八門,將臺灣道教與民俗信仰相結合的特點和中國近古以來三教融通的趨向表現得非常充分。據統計,6777座道教宮廟中,奉祀主神在5尊以上者有2748座,佔40.55%,陪祀對象超過20尊的也佔到18.17%,都高居於各教之首。
臺灣道教組織力量分散,人員教育程度相對偏低,歷來對政界影響力甚微,但其財力卻不可小覷。在1991年臺灣宗教團體全年經費收入209.15億元(新台幣)當中,道教的收入佔54.28%,達113.52323億元,其中捐助收入佔58.62%,超過66.5億元。同年道教團體的總支出數為90.47051億元。收支相抵,餘額23億多元。然而,這些只是向“內政部”統計調查部門“自由申報”的數字,應該是比實際情況大大縮小了的。據臺灣有關官員估算,臺灣宗教一年的總收入當有上千億元,“絲毫不比超級大財團遜色”。依此類推,臺灣道教的收入和盈餘狀況就更為可觀了。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