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佛教(一)

時間:2001-04-13 09:34   來源:
  一般認為,臺灣佛教是1662年鄭成功光復臺灣前後自閩南傳入的。現知臺灣最早的佛寺,是始建於1662─1665年之間的臺南竹溪寺,原稱小西天寺。其後不久,又建起彌陀寺、黃蘗寺、法華寺、開元寺等一批寺院。據考證,有清一代,臺灣境內建立純佛教寺院約102座,其中開元、竹溪、法華三寺被稱為當時的三大名剎。從清末到日據時代中期,還以福州涌泉寺僧人為主形成了大崗山、觀音山、大湖山和月眉山等臺灣佛教四大派系。
  在臺灣歷史上,還有一種影響力很大的“在家佛教”,即齋教。齋教原稱老官齋教,實際是創立於明末的一種民間宗教,它冶儒道佛三家為一爐,但外在形式上佛教最濃。齋教于清乾隆年間自東南沿海傳到臺灣,以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為崇拜對象,使用《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經》等佛教經典。教徒稱齋友,活動場所稱齋堂,主張吃齋食素,在家修行,逢朔望秉香燭至齋堂唸經聚會。齋教吸引了很多平民,並曾于1915年6月發動過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起義(臺學術界亦有認為此次起義非齋教發動,茲不詳述)。日據時代,齋教的名稱不再專指老官齋教,而包括了也是傳自大陸、形態相近的中外兩支民間教派─金幢教和先天道,老官齋教則以“龍華會”為名。因此,齋教便有了金幢、先天、龍華三派,龍華派人數最多。日本佔領當局曾以日本佛教轄制齋教,齋教部分人士亦集體列入日本佛教曹洞宗下以求自保;後日方又令齋堂改為神社,焚燬齋教祖師像,使齋教元氣大傷。齋教的派別現在臺灣仍有某些獨立的活動,不過多數齋堂已為佛教組織併吞,齋友成為佛教信士,少數齋堂改奉道教神祗,還有一些被一貫道所替代。但是,齋教傳統因素的存在,是臺灣佛教面貌呈現某種混雜的原因之一。
  1895年日本侵佔臺灣後,日本佛教曹洞宗、臨濟宗、凈土宗、凈土真宗、真言宗、日蓮宗、天臺宗和華嚴宗等8宗12派紛紛派僧侶到臺灣布教。在政治壓力下,臺灣原有的中國系統佛教被迫歸屬日本佛教系統。僧人全加入禪宗,曹洞宗和臨濟宗妙心寺派各半;居士一部分加入禪宗,大部分加入凈土宗和凈土真宗東、西本願寺派。1922年4月4日,成立了名為民間團體,實以日本官員為會長的全臺性佛教組織─“南瀛佛教會”。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在臺推行“皇民化”政策,規定凡未歸屬日本佛教的寺廟、齋堂都改為神社,佛寺器物、制度、儀軌均仿傚日本,造成臺灣佛教徹底日本化的局面。
  1945年臺灣光復。1946年10月“南瀛佛教會”改名為“中國臺灣省佛教會”。1947年5月,中國佛教會在南京復會,臺灣省佛教會成為其分會。自那時起,特別是1949年以後,大陸一些著名佛教人士陸續到臺灣弘法,恢復傳戒,整飭僧團,擴建道場,培植僧材,使臺灣佛教面貌有了巨大的改觀,重新確立了中國佛教的正統地位,並逐步掀起一場令其他宗教瞠乎其後的“佛教復興”運動。
  據統計,到1991年底,臺灣佛教登記寺廟共有1723座,登記信徒253087人,教職人員10942人。如果加上未登記者,則前面兩個數字分別達到4020座和485.6萬人(1990年底數字),寺廟數量雖少於道教,但申報的信徒人數卻居各教中的第一位。佛教界在臺灣開設有25所佛學院,12個高級佛學研究所,辦有幼稚園102個,圖書館341個,康樂中心139個,出版刊物207種,重要的有《中國佛教》、《海潮音》、《獅子吼》、《菩提樹》、《慧炬》、《普門》、《佛教文化》、《中華佛學學報》等;還創辦了其他一些醫療、慈善和社會教育機構,其中已招生的大專院校有慈濟醫學院和華梵人文科技學院,籌設中的有玄奘、法鼓、佛光3個人文社會學院。在經濟收入方面,1991年1723座寺廟共申報收入49.38946億元,其中捐助收入為25.7705億元,平均每座寺廟全年收入286.4萬元。當然,其實際數字遠遠不止於此。
  臺灣的佛教組織有1950年3月14日在臺北“恢復”旗號的“中國佛教會”,1969年1月5日成立的“中華佛教居士會”和1989年6月17日成立的“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這3個組織在臺灣縣、市一級都有分支機構,以“中國佛教會”與國民黨當局關係最為密切。該會會址設在臺北市善導寺,下設5個辦事機構和14個特別委員會,對內力圖控制整個臺灣佛教界,對外代表臺灣佛教界在國際上進行交往,其“官方教會”的形象和某些派閥作風,早曾備受非議;隨著臺灣政教形勢的變化,該會的作用有所削弱。目前,該會理事長為凈心法師。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