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民謠史——日據時代

時間:2006-05-30 14:48   來源:

 

        中日甲午戰爭後,臺灣同胞不幸淪為清廷戰敗的犧牲品。日人以征服者的姿態君臨臺灣,視臺灣同胞為奴隸牛馬,巧奪豪取,榨取臺民血汗。日本的奴化政策自始至終永不罷休,欺誘詐騙,無所不用其極。在音樂方面,日人軟硬兼施,積極推展日本音樂教育,宜入東洋歌曲。1917年,小林躋造就任臺灣總督之後,深知以壓力橫加強制並非良策,徒使臺胞增加忿怨和敵對,乃推行所謂“皇民化運動”,企圖以摧毀臺灣民俗歌謠為手段,來消蝕臺胞的民族意識和漢族的傳統文化,並達成其侵略的政治野心。他們把臺灣歌謠儘量翻成日語,也另寫日語歌詞套唱臺灣歌謠,或使當時的歌曲模倣日本歌調,不一而足,非驢非馬,不倫不類。在日人奸滑的大力輸入音樂毒素之下,雖然臺灣民俗歌謠仍能莊敬自強,保衛住中華傳統音樂的曲調精神,但確實也使臺灣正規音樂的發展遭受到極大的衝擊,尤其通俗歌謠方面最是傷痕纍纍。

        日本據臺五十年,在其欺壓奴化的統治下,嚴重傷害了臺灣同胞的民族精神和信心,使人們在心理上蒙覆了一層緊張、恐懼、敢怒不敢言的畏縮陰影,塑造出臺胞被統治、被壓迫的“童養媳”心態與悲觀性格,令人扼腕!這些促使創作于日據時代的歌謠,幾乎都是苦悶、哀嘆、悲慼、無望的哭傷調。

        分析一下光復前遺留下來的創作通俗歌謠,我們可以了解當時的歌謠風格之梗概。除了極少數如“農村曲”是描寫農村生活外,絕大多數的曲子都因為畏懼于日人的高壓政策,不敢反應社會現象,不敢傾訴內心的憤怒,也因懾于觸及敏感問題,千篇一律寫的是風花雪月的訴情歌。尤其更可悲的是這些愛情歌謠,除了“四季謠”、“滿面春風”等之外,百分之八十以上均屬於哀傷、怨嘆、消極的灰色歌曲。例如:“雨夜花”描述一位不幸女子的淒涼遭遇,彷如雨夜裏被摧殘的花朵。“月夜愁”寫的是被情郎拋棄的女孩,在月夜裏傷心落淚的情節。“河邊春夢”是敘説失戀女子淚濡襟的故事。而“雙雁影”、“阮不知啦”、“港邊惜別”等亦均係悲慼悱惻,毫無希望的戀情。

        當然,光復前流傳至今的唉掉,其音樂價值是肯定的,其反應時代意義也是可貴的。然而,其象徵臺灣同胞在日據時代苦無訴處,怒而不敢言,內心充塞苦悶和不滿,也是事實。

(來源:《臺灣民謠》)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