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歷來是中華民族古老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與大陸同根共祖的臺灣地區原住民也是如此。其內容和形式更為豐富多彩。
農事祭
臺灣原住民進行農事祭最主要的農作物對像是粟,其次是早稻與薯芋,故最主要的祭祀儀為“粟祭”,目的在於祈求與酬謝粟之豐收,同時也祈求種族的繁榮與生活的安樂。農事祭的對象各地不一,北部泰雅與賽夏族農事祭的對象為祖靈;中部布農族與曹族有司理之神;南部排灣、阿美的粟祭對象則較為複雜,排灣粟祭對象為祖靈,同時也是粟神。阿美族南部以星辰為農神,北部則為谷神與祖靈並祭:卑南族以侵害作物之惡神與谷神同祭。
農事祭儀內容很多,一般又有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開倉嘗新祭、驅蟲祭等,其中以播種祭與收穫祭兩種為主要祭儀。播種祭以粟播種祭為主,稻、黍、薯、芋等祭儀通常包含在粟播種祭之內,但也有分別舉行的。泰雅、賽夏、卑南及阿美族的稻祭一併附屬在粟祭中,曹族的稻祭則與粟祭分開舉行。粟播種祭儀式在播種前舉行,祭期的長短各族不一,大體舉行5—6天,祭前男子出獵,女人釀酒制糕。以阿里山曹族為例,他們的祭儀分6天舉行,第1天捕魚,第2天選種,第3天假播種,第4天正式播種,第5天開禁休息,第6天建田舍。而阿美族的粟播種祭,分初播祭與終播祭兩段舉行,祭儀分戶舉行,初播祭由家長赴田中祭告農神與祖靈並作祈禱,終播祭為祭谷神、自然神,祈求豐年。而後舉行宴飲。
收穫祭規模較播種祭盛大,分摘穗祭與酬謝祭兩段進行。前者是祭祀神靈,在正式收割前舉行,祈求神靈保證豐收,祭儀一般分戶舉行,各家主祭者先齋戒一日,半夜赴田間搞數穗而歸,舉行谷神祭,其後才開始收割。酬謝祭是為了報謝神恩,往往包括許多複雜的目的,祭祀後還要宴飲娛樂一番。
各族在播種祭與收穫祭之間也常舉行鋤草或中耕祭;在收穫季之後又有收倉祭,但儀式都很簡單。
打獵祭
狩獵的重要性僅次於農業生産,故狩獵祭不限于山地各族,海岸的阿美族也會舉行。狩豬祭的對像是普通的獵神或獸靈,而且以獵獸的下額骨為目標。狩獵祭的目的是祈求及酬謝狩獵時的豐收與獵人的安全。
狩獵祭的儀式大體在收穫祭之後舉行,因為這時他們才有閒暇從事狩獵,並且常在祭儀前後進行集體狩獵或焚山狩獵。阿里山曹族在收穫祭之後全社男子整裝入山狩獵,到達山中未行獵前,各插茅草一根,招獸靈而供以糕酒,並向山神祈求多賜獵物並保祐獵人安全。臺灣東部與北部各族都把狩獵祭與科靈祭合併舉行,沒有特為獵神舉行的祭儀。
阜南人“狩獵祭”。阜南人為十七八歲青年成立晉級會所、去災納福的傳統祭儀,又稱“第二次入會所儀式”,旨在崇尚勇武。通常在每年的11月間“猴祭”10天后舉行,為期5天。祭司率青年h日進山,擇地搭建茅舍與祭臺。當夜,老人給青年換上圍腰巾,象徵成年,並就地圍獵,所獲獵物,當場宰殺祭獻神明,祈福賜以勇力與佳運。旋即青年受命單獨深入山林狩獵,凡有所獲,即送回茅舍儲藏,以此考驗並培養每個人勇於征戰、刻苦耐勞的精神。入山期間,會所青年夜間輪流圍繞老人所居茅舍奔跑呼號,同時解下腰間茅草結拋至屋頂,視為去邪消災,保護老人。5天后,獵隊返村,舉村男女盛會,歌舞宴飲,通宵不歇。青年即入青年會所正式受訓,承擔部落義務。
泰雅人“獵頭祭”。是泰雅人的原始祭儀。獵頭祭旨在祭祖祀神、祈求豐收、贏得愛情或決斷訴訟等。部落出獵,獲取人頭後,割下一綹頭髮,人頭裝入獵頭袋裏。臨村鳴槍報捷,村民盛裝出迎,獵首者家屬各酒祭祀,輪番往人頭口裏饋贈美食及粟酒。祭畢,人頭放在木白上,大家挽手成圈,環繞人頭歌舞。翌日,人頭移至部落“達達格”人頭架上,頭目率先禱告:“召喚你的父母兄弟和親友來吧!”然後,往人頭喂食灌酒,母親帶著男孩子接取溢流出來的“血酒”歡飲,認為可以汲取死者勇氣膽力,長大成為無敵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