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蔣介石與希特勒恩怨情仇:從合作到斷交宣戰

時間:2010-08-18 09:08   來源:人民網

  1945年4月30日,德國首都柏林籠罩在一片硝煙火海之中。總理府花園地下室暗堡內,隨著一聲沉悶的槍響,希特勒自殺身亡。

  一個星期以後,中國戰時陪都重慶,國民黨政府大禮堂內張燈結綵,蔣介石高舉酒杯,向駐華美英蘇軍將領及大使們祝賀歐戰勝利結束。

  蔣介石與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兩大對立陣營中的風雲人物,在20世紀30年代卻曾有過近十年之久的友好關係,他們不僅函電往來,互致傾慕之情,更是互贈照片、戰刀,以表親善之意,中德關係由此經歷了一段蜜月時期。但後來兩國關係卻逐漸緊張直至斷交、宣戰,蔣介石甚至還參與到德國內部推翻希特勒的事件之中,這一段曲折歷史值得我們去探究。

  蔣介石的德國情結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 一二政變後,與蘇俄的關係隨之斷絕。因急於尋找新的國際力量來填補蘇聯顧問撤退所留下的空缺,蔣介石把目光轉向了德國。

  蔣介石十分贊同學習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認真、勤儉、遵紀、執著”的民族精神,認為這是針對舊中國貧窮、散漫、落後的國情,醫治社會痼疾的良方。在留學日本期間,蔣介石便致力於學習德語,1912和1918年曾兩次準備赴德留學。他也曾在《軍聲》雜誌上發表文章,讚揚德國的軍事教育與軍事訓練制度,主張中國向德國學習。他從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中找到了精神和實踐兩方面的秘訣,力主將“鐵血政策”作為中國的“指導原則”,促成中國社會的“軍事化”。精神上的崇拜與現實的需要,使蔣介石堅定了他的聯德決心。

  1933年,希特勒上臺,蔣介石開始直接與納粹政府展開交往,中德關係進入蜜月期。

  蔣介石一直是希特勒的崇拜者,他曾經宣稱“我們需要中國的希特勒”。蔣介石認為以中國傳統文化加上法西斯主義理論,就是今日中國由亂變治的法寶。為此,蔣介石傚法德意志法西斯,建立了特務組織“復興社”(由於復興社幹部均穿藍衣黃褲,故又稱“藍衣社”),以恐怖手段來維護統治。此外,陳立夫和陳果夫的“CC係”以及“政學系”、汪精衛的“改組派”等,都不同程度地頌揚德意志法西斯的治國成績。

  登上總理寶座後,希特勒為了侵略擴張,大力發展軍備工業,並將對華政策由魏瑪時期的“佔領中國市場”修正為“要確保從中國獲得穩定的戰略資料來源”,迫不急待地希望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合作。

  相互的需要使兩位終生都未謀面的領導人開始了超越時空的交往。1936年5月,《德華信用借款合同》簽訂,為此希特勒致電蔣介石,稱“中德兩國之間的貨物互換,給予兩國經濟的發展以莫大的幫助??兩國的密切合作也是兩國人民的利益所在”。希特勒還向蔣介石贈送了德國國防軍榮譽軍刀、自己的照片,以表示其“敬仰鈞座及貴國之微意”。蔣介石也趁希特勒生日之際,致電讚揚希特勒“對於德華兩國間經濟合作熱心主持,使國交益敦親睦??特致謝忱”。德國國防部長布隆堡還向蔣介石贈送三輛汽車,其中一輛與希特勒檢閱軍隊時所乘相同,蔣介石也向德國國防部長、經濟部長、航空部長等政要授勳,中德關係漸入佳境。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