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閩臺文化根在河洛

時間:2008-03-20 09:34   來源:中國文化網

 

  一部中華文明史證明:作為華夏文明的核心文化的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及閩臺文化的根,是維繫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精神文化紐帶。

   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核心文化

  河洛文化是一個地域的和歷史的文化概念。歷史上的"河洛"不僅僅指洛水與黃河交匯形成的夾角地帶,而是泛指以嵩山、洛陽為中心的"河南"、"河內"、"河東"等廣大地區。這片廣袤的沃土是中華先民最古老的繁衍生息之地,更是中華文明誕生的源頭之地。

  1、河洛地區孕育了華夏文明

  中華民族號稱是"炎黃子孫",河洛地區是炎黃二帝誕生和活動的主要地區。《國語晉語四》載:"昔少典娶于有是 氏,生黃帝炎帝"。少典是有熊(今河南新鄭)的國君,後傳位於黃帝。黃帝時期河洛地區農牧業已相當發達,因而人口繁盛。由於經濟的發達,河洛地區率先進入奴隸制社會,從而結束了社會的"部落"或"酋邦"形式,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夏王朝的建立,創造了華夏國家最古老的原生形態,對社會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後,在河洛地區出現了更為成熟的文字、城市、禮制和青銅器,標誌著河洛文明已經發展到了全新的階段。"禹都陽城"、"商都西亳"、"周都洛陽"之後,河洛地區文化更加發達。

  從傳説時期到三代期間,河洛地區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諸多領域中誕生了一大批精英,如黃帝、夏禹、姜尚、周公、老子、莊子、墨子、商鞅等等,形成了儒、道、法、兵、墨、名、縱橫等諸多河洛文化流派,並産生了眾多的各具特色的典籍,如《詩》、《書》、《易》、《禮》、《樂》、《春秋》等經典——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經"。河洛文化由此逐漸成為強勢文化,在其輻射和影響下,"東夷"、"西戎"、"苗蠻"等文化也都很快華夏化。河洛文化孕育了華夏文明。

  2、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核心文化

  河洛文化與古代傳説中的"河圖洛書"關係密切。《周易係辭上》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而內容又十分豐富的圖案,凝結了古代先哲超凡的智慧。至漢代,一些經學家和思想家用"河圖洛書"敷衍解説《周易》的八卦和《尚書洪范》的五行,從而形成了"陰陽五行"學説。"河圖洛書"作為中國儒家經典來源,蘊含著中國哲學最古老的原創思想,並由此生發出了許多中國古代哲學、醫學、天文、歷算以及兵、刑、道、法等的重要內容。産生於夏商、成熟于周、發達于漢魏唐宋、傳承于其後歷代的"河洛文化",既包括以農耕經濟為中心的物質文明,也包括由此産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習俗、心理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河洛文化最突出、最鮮明的特點是它的正統性、源頭性與傳承不衰,同時它又是國都文化、政治文化,從而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河洛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大一統的形成和文明發展作了最早、最大、最積極、最卓越的貢獻。

    河洛漢人南播形成了客家民係

  從漢代末年開始,由於戰爭、動亂和災荒等原因,中原漢人不斷大量向南方播遷。其中最有影響的有:西晉的永嘉之亂,唐代的安史之亂和黃巢舉義,北宋的靖康之變以及明末清初鄭成功、康熙朝收復臺灣。《晉書王導傳》從一個側面記載了西晉末年景象:"洛京傾覆,中州仕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安史之亂時逃到南方的人更多,除正史有大量記述外,連李白也在其詩中説:"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鄭成功收復臺灣時率部兩萬五千余人入臺,施瑯率軍徵臺時進駐人員也超過了兩萬。鄭成功、施瑯均為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故其舊部很多也是光州人。

  中原漢人南遷的路線基本上是皖、蘇、贛、閩、粵,進而粵、臺、桂、川等。北方漢人的到來,使閩西、贛南、粵北人口成倍增加,從而促進了當地的快速發展。在北人開發南方中,陳元光、王審知影響最為巨大和久遠。唐高宗時,福建南部蠻獠叛亂,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朝廷之命前往平息,後又率中原五十八姓數千軍校開發漳州。陳元光死後被當地人尊為"開漳聖王",各地建祠紀念。很多閩人遷臺後仍十分崇拜他,也紛紛立祠敬拜,至今臺灣有陳聖王廟60多所。

  大批中原漢人的南遷,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了一個特殊人際群體——客家民係。寓居於贛南、閩西、嶺南的客家人從河洛地區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和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傳統,如語言、習俗、宗親、教育、倫理、禮儀等等,有的已歷千載而至今沿襲如初。明末清初流向臺灣的漢人大多是閩、粵沿海一帶人,但移民中大部分是原河洛地區南遷的客家人。中原地區是姓氏之源。臺灣除了陳、林、黃、蔡、鄭大姓外,其他一些大姓,始祖也多來自河洛地區。一項調查表明,閩南、臺灣漢人中陳、林、黃、鄭四大姓佔總人口的一半以上,故有"陳林半天下,鄭黃排滿街"之諺語流行。而且在這些大姓的族譜上,都明白無誤地標明其祖先為河洛人。

 

  河洛文化在閩、粵、臺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生根和傳播,由於客家民係的形成歷時跨度較長,且居住遼闊,與各地土著民族雜處,因而所形成的"客家文化"也吸收了一些地方特色,但其核心、精髓和根底,還是河洛文化,如尊崇先祖,講究郡望,重教尚禮等。客家人後來又到了東南亞、歐美等世界各地,但他們無時不心繫中原,至今有許多臺灣人和僑居異國的客家人還自稱為"河洛郎",唸唸不忘"根在河洛"。

 

    閩臺傳統文化根在河洛文化

  明乎中原漢人南遷而衍生客家民係、客家人又披荊斬棘開發臺灣、澎湖諸島這一關係,便可明瞭河洛文化是閩臺文化之根。具體來説:

  1、從血緣、地緣關係上看

  據前些年統計,福建省人口有漢族人2958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98.45%,其中祖籍在河南固始的就有1000多萬,加上客家人500多萬和河南其他地區的入閩人口,河南籍後裔已佔福建人口一半以上。在臺灣,漢族人佔83%左右,其中,80%是閩南客家移民,他們都自稱自己是"河洛郎"。

  2、閩、臺方言同屬河洛語系

  歷史上,河洛地區長期為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八大古都中,四個位於中原,且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安陽殷墟歷史最為悠久。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中原話曾作為官方語言在全國通行,詩詞歌賦以中原音韻為準。由於閩、臺客家人多居山區,交通不便,與外界交往甚少等原因,從而使得客家話中保存了許多古代漢語的詞彙、語音和語法,如無齒唇音、無翹舌音,單音節詞比較多,因而被語言學家稱為古代漢語和中原音韻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中至今還大量保留和使用河南方言的,如,稱妻子為"老婆",稱老太太為"老媽兒",稱兒媳婦為"大姐",稱太陽為"日頭",稱開水為"滾水"等等,因而閩、臺人很自豪地稱他們所講的方言為"河洛話"。

  3、閩、臺民間習俗源自河洛古風

  民俗文化不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民族或民係區別於其他民族、民係的基本標誌。客家人久居東南,在與當地土著(古越後裔和畬、瑤族)相互影響中産生的客家文化雖因所居地理區位的不同而有所異,但其民間風俗及大眾信仰之主流,所傳承的仍是中原的古樸之風。如:在婚俗上,從議婚、定親到迎娶,其程式和各種禮儀,閩、臺與中原一樣,既鄭重其事,又有相同的繁文縟節;在喪俗上,閩、臺與中原一樣,厚葬的理念根深蒂固,重視落葉歸根,主張入土為安,講究各種祭祀敬拜儀式;在歲時節令方面,閩、臺地區的節慶雖然很多,但與中原一樣,最為人所重的是春節。

  4、閩、臺民間多神論信刻印著河洛農耕文化的烙痕

  閩、臺民間信仰訴求的多神論深深地刻印著河洛農耕文化的烙痕。農耕文化中對神的崇敬與畏懼,源於弱質農業受制于各種自然災害,因而農耕者渴望神的呵護與保祐。河洛地區的泛神論由客家人傳承了下來,從而形成了客家文化中的泛神現象,閩、臺民間除敬奉土地神、財神、閻王爺等諸多神靈之外,還敬祀媽祖、關公、保生大帝等,也完全是從生産、生活的利害出發而為之,與傳統河洛民風一脈相承,並深深地烙刻著中原農耕文化的印痕。

  簡言之,千百年來的歷史已經雄辯地證明,燦爛的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及閩臺文化之根,不僅始終是維繫中國人的精神文化紐帶,也是實現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認同基礎。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産生於夏商、成熟于周、發達于漢魏唐宋、傳承于其後歷代的河洛文化,是歷史上生活在黃河與洛河交匯的流域的中華先民所創造的文化。它是一種地域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在華夏文明中處於核心地位。河洛文化之所以形成一個含義固定的文化概念,最主要的標誌是"河圖洛書"。

  (作者楊海中,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發表于2005年2月7日)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