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早期居民是中國人

時間:2007-07-02 10:46   來源:


  大海,曾經孕育了人類。大海,地球上最古老的證人。悠悠歲月,斗轉星移,多少歷史塵埃早已凝結,多少歷紛爭早已落幕,多少歷史風雷早已沉寂,多少歷史畫卷早已消失。但是,大海沒有忘記。它記下人類的文明,記下歷史的腳步。他為歷史作證,他也在不停地向人們訴説著:

  訴説著兩岸中國人歷經苦難、開發臺灣的艱辛;

  訴説著兩岸中國人攜手合作、建設臺灣的成就;

  訴説著兩岸中國人力拒強敵、保衛臺灣的壯舉;

  訴説著兩岸中國人心心相印、追求統一的信念。

  臺灣島,炎黃子孫夢牽魂索的地方!

  中國人生活的地方

  “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國的臺灣島遙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盪漾,阿里山濤在耳邊迴響。臺灣同胞我骨肉兄弟,我們日日夜夜把你們挂在心上。……”從上世紀70年代算起,這首歌已經流行30餘年。

  在世界的東方,在中國放眼無際、碧波盪漾的東海海面上,在距離福建沿海只有130余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南北長東西窄的島嶼,這就是臺灣島。

  生活在中國臺灣的華夏兒女,聰明、勤勞和富有想像力,他們有的把臺灣比作長且寬的香蕉葉;有的把臺灣比作番薯;有的把中國的地圖比作給人友好、象徵興旺的雄雞,而臺灣和海南島則成為雞的雙足。也有人把臺灣島比作一條頭向東南、尾向東北、正在海洋中游弋的魚;接下來的聯想是,臺灣像樹葉,就離不開樹榦,大陸是臺灣不可缺的載體;臺灣像番薯,不能離開祖國的大地;臺灣像雞足,則與母體不能分離。而稱臺灣似魚者,則荒唐地稱,“魚必須遊向大海,登上大陸則是絕路”。似乎並不確切的比擬和聯想,卻反映出不同見解、不同立場的人們,在臺灣走向問題上的底線。

  臺灣,有一望無際的平原,更有連綿不斷的高山;有遍佈各地的自然景色,更有讓人深思的人文景觀;有熱帶地區的各種物産,更有高寒地區的代表物種。祖國的臺灣島,美麗、富饒的寶島,令人神往的寶島。

  臺灣的重要性不僅在自然特産豐富,還有在自然地理位置方面。自明清以來,被稱為“七省藩籬”、“東南門戶”,是祖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海上屏障。隨著現代工業和交通的發展,處於西太平洋南北航線要衝的臺灣位置越來越重要。正是因為臺灣重要的地理位置,歷來成為西方勢力關注和干涉的目標。

  臺灣早期居民是中國人

  今天的臺灣島,歷史上曾與祖國大陸聯為一體。大自然滄海桑田,人世間變化萬千。地殼運動把祖國大陸與臺灣原本相連的部分變成海峽的滾滾波濤。

  臺灣海峽的形成過程早在6億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運動開始時,在臺灣海峽地區出現“臺灣灘”,這是海峽中的最高處,深度僅20公尺,但兩岸間許多地區依然連為一體。本世紀70年代,在臺灣北港地區的石油勘探中,發現菊花化石,這是中生代的標準化石,由此證明,在中生代(約2.2億年以前)三疊紀和侏羅紀期間,兩岸間雖然許多地方已經出現海水,但主要還是陸地。臺灣海峽位置上的地殼運動沒有停止。到1.92億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之間,兩岸間發生劇烈的地殼運動,此時臺灣開始成為陸地,地質史上臺灣稱之為“南澳運動”(即由大南澳片岩演變為大理石),大陸稱之為“燕山運動”。此時,在兩岸間分別出現喜馬拉雅山脈和中央山脈。但是兩岸間還是相連的。

  海峽最初的形成。兩岸分離開始於白堊紀和古新世時期,也就是在約5400萬年以前,臺灣中部地區開始被水淹,中間成為淺海,開始成為海峽。在始新世早期的地殼運動中,臺灣開始“太平運動”,大陸開始“茅山運動”,兩岸陸地連成一片。直到第四紀更新世時期,華南地區的花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和雲母被沖積到臺灣海峽中的低部地區,今天臺灣北部和中部地區大量開採,成為新竹玻璃工業的重要原料。因為兩地相連,史前動物來往兩岸,在臺中大坑發現了劍齒象化石,在桃園發現了古犀牛化石,這些生活在大陸的史前動物在臺灣留下來,是兩岸連在一起的地質證明。

  海進海退期的出現。自第四紀冰河期(1800萬年至6000年之間)以來,大海進入海進期,海水面上升約有100至130公尺,形成了今天的海平面,臺灣海峽開始形成。自此開始,兩岸間的來往由陸地轉為海上。但在4500至2000年以前,因出現海退,臺灣海峽變淺易於渡海,也為在航海不發達的兩岸居民來往提供了方便。

  地殼運動使得臺灣和福建分開,潮水漲落曾使得臺灣與福建之間出現通道,但臺灣和福建兩地的地質、地形、自然、特産等方面非常相象。地形上,山脈和河流的走向及分佈,平原和丘陵的安排,幾乎是大自然按照同一設計圖的複製品;氣候上,同受亞熱帶海洋季風的控制,年溫度變化、降水量、冬夏季風的光臨,又是多麼的相倣;植被上,黃、紅棕類土,沖積土,灰化土及鹽土等土壤,各種森林植被,水稻、茶和果品等農作物,如此地相同和一致並非人類的創造力所能及。

  臺灣的早期居民來自大陸在臺灣海峽形成前,已經有一部分大陸早期居民進入臺灣島;在臺灣海峽形成過程中,也有一批早期居民進島。即使在臺灣海峽形成後,依然有大陸居民前往臺灣。因此,雖然大自然的造山造海力量,把臺灣從福建外移了130公里,但是古老的中華民族的成員卻沒有被這海洋鴻溝所阻隔。

  海峽兩岸的來往開始於原始社會時期。自從1896年日本學者栗野傳之丞發現臺北芝山岩遺址以來,近百年間在臺灣已經發現了1000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從平原到海拔近2000公尺的高山地帶,從北端臺北縣金山、山芝和基隆和平島到臺南恒春半島,都有史前文化遺址發現。

  早在5000至30000年以前,臺灣地區已有人類活動,在恒春半島已有小型人類群生活,他們以貝肉和肉類為生。在4000至4500年以前,居住和活動範圍擴大,擴及一些河口臺地,人們開始進行以農業為主,狩獵、捕魚、採貝為輔的勞動,社會已經進入繩紋紅陶時期,並且出現了咀嚼檳榔的習慣。在3500年至2000年以前,人們進入彩陶階段,農業和漁獵業較為發達。2000年以前,阿美族、排灣族、西拉雅族已經定居,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鐵器。

  從長濱文化中可以看出舊石器時代的兩岸文化的同質性。1969年1月4日,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和地質係的專家們,在臺東縣長濱鄉海岸山脈東側的十幾處海蝕洞穴中,挖掘出粗、細石制器3000多件、骨角器114件。長濱文化共分四層,其中第三層,即為長濱文化層,屬舊石器晚期。這批類同於祖國大陸舊石器時期珍貴的石、骨器等文物,將閩臺兩地的古人類與文化關係推進到舊石器時期。

  與舊石器時代一樣,出土的新石器文物同樣證明中原和臺灣文化上的一致性。在臺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臺北市圓山下層、臺南縣八里村、高雄縣鳳鼻頭下層等多處遺址,出土大量的褐色砂陶、磨制的錛、鏃和打制的斧網墜等文物,這批反映約6400年以前的社會狀況的文化遺址和文物,與祖國大陸的同期的仰韶文化極為相同,這種相同決不是偶然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兩岸間的來往大為增加。已經初步進入鐵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上層、圓山文化第一層、鳳鼻頭遺址中分別發現的碎石鋪基、用草拌泥的半圓形低屏壁,以及棕灰色印有錐刺紋、圓圈紋、平行條紋、卵點紋的罐、碗、壺等細砂陶和紅陶,石鋤、雙肩石斧、有段石錛、半月形穿孔石刀,特別是出土的一件兩翼式的青銅簇,與福建平潭島遺址和大陸同期的許多陶器和石器有相同之處,證明這些島內遺址代表的文化層面深受大陸同期文化的影響,不是出於同一文化是不會如此相同的。

  兩岸早期居民的思維方式、創造力是建立在同一文化層面和同一生産力基礎上的。從史前文化的主要石器看,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常見的石菜刀和有孔石簇,在臺灣基隆草嶺、恒春半島出土有石菜刀,從北部基隆社寮島、圓山到高雄縣小崗山一帶均有發現;在山東龍山崖出土的貝制鐮及河南洛陽出土的青銅鐮,在臺灣大學俗學研究室收藏的在臺南斗六齣土的石鐮與之相倣,刃部有鋸齒、柄部有穿孔;在浙江良渚、廣東海豐地區都有發現的有柄石簇,在臺中埔裏、臺南六甲頂、高雄鳳鼻頭都有出土;在遼寧大連濱町貝丘、旅順羊頭洼出土的有孔石斧,在臺北圓山遺址發現的兩面石刃的石斧,就是退化的有孔石斧;在大陸古代武器“戈”相似的兩側為刃的尖頭利器,也在臺中埔裏地區出土三種。這些出土文物,在早期的中華石器文化圈中時有出現。

  石器時代的另一類主要代表文物是陶器。從史前文化的主要陶器看,在山東等廣大地區都有大量出土的黑陶,在臺中縣大肚鄉、新竹縣苑裏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不少古期黑陶和新期黑陶;在大陸廣大地區都有發現的彩陶,在臺灣鳳鼻頭、臺中營埔、圓山等遺址都有發現;在江南、華南出土的印紋陶器,在臺灣臺北盆地的植物園、新竹縣的苑裏等地出土的印紋硬陶也屬此類。此外,在臺灣營埔、東海岸的箱式遺跡中還發現了許多鼎腳,這種三足兩耳五味寶器,則是漢民族特有的文化。從陶器上也可以看出,代表不同階段的陶器在兩岸都有存在。

  臺灣居民中出現不同族群的情況,在祖國大陸的許多地區都存在,不足為怪,也沒有什麼衝突,只是因為臺灣這一特定的海島型的生活環境,才使得族群有了特殊的意義。在臺灣居民中,漢族超過百分之九十七,被稱為“高山族(原住民)”的少數民族不到百分之二。漢族來自福建泉州和漳州、廣東梅縣和潮州地區的移民,以及1946年以後去臺灣的外省人。高山族中住在平地部分,大部已與漢族融合,稱為平埔族。在1999年5月19日出版李登輝所寫的《臺灣的主張》一書,還特意談到他曾向學者請教過平埔族為什麼很早就會漢化。住在山地部分的高山族,還基本保持著本民族原有的習俗和語言。高山族作為中國臺灣地區的少數民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得到較好的保護。

  臺灣在海峽還未形成之時,就是大陸人生活、勞動的地方;臺灣海峽形成後,在島上定居的依然是來自大陸的早期居民。約3萬年前的前更新世晚期、第四紀,特別是在1.2萬年至4500年前,因為海進和海退,福建、澎湖和臺灣之間有陸地相連;4500年至2000年前,臺灣海峽因為海退,水面變狹和變淺,臺灣海峽海水的升降,為大陸人進入臺灣定居提供了可能。在明清時期大規模向臺灣地區移民以前,兩岸人民突破自然條件的限制,一直來往于海峽兩岸。

  有些不懷好意的人,在談到臺灣的早期居民時,總是回避同為早期中國人這一客觀事實。事實上某一地方屬於某一國家是因為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等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尤其是誰開發了這一地區?是誰建設了這一地區?是誰管理和保衛著這一地區?臺灣屬於中國,果然有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一事實,同樣也因為臺灣是中國人開發、建設和保衛的,中國一直管轄著這一領土。

  從島內出土的史前文物就可以看出,這些文物是發現、定居和建設臺灣的中國人製造的。從對臺灣早期居民的研究結果看,島內早期居民有三類,一類是尼格利佗種的矮黑人,一類是屬於琉球人種的瑯嶠人,一類是南亞蒙古人,他們都是直接或間接從大陸移居臺灣的,尤其是南亞蒙古人。原因很清楚,在臺灣海峽形成之前,兩岸一家,都是中國人。

  南亞蒙古人源於中國北方,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産力的提高,他們不斷向南部發展。一部分從西北南下西南部,稱為百濮;一部分向東部沿海南下,散居在東南沿海一帶,古稱百越。百越又分成東甌、閩越、南越等分支,其中有一部分閩越人渡過臺灣海峽,直接進入臺灣,他們成為臺灣早期居民中的主要成員。

  不僅有文物證明居住在臺灣的是中國人,而且從臺灣出土的古人類化石也同樣能夠證明這一點。1970年夏,臺灣考古學家在臺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挖掘到一塊灰紅色的古人類頭骨化古。經鑒定,這是一位年為20歲左右的男性青年頭頂骨,屬晚期智人,年代與北京週口店山頂洞人差不多,距今約3萬至2萬年左右。這是至今為止,臺灣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居民。學者認為,左鎮人和許多大型哺乳動物一樣,應該是從大陸東南移居臺灣的。

  在臺灣當地也有早期居民,這就是矮黑人。在新古器時代中期或晚期,閩越族進入臺灣後,與當地的矮黑人相融合,成為原住民的祖先。在1.2萬年至臺灣海峽形成之前,大陸的繩紋陶文化人進入臺灣,到4500年至2000年前出現的海退,大陸北部海岸區的黑陶文化人,進入臺灣中部和南部的海岸平原,成為圓山文化人和龍山文化人。他們共同創造著臺灣的文明。

  臺灣的神話傳説也説明臺灣早期居民的來源。在臺灣阿美人中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説,説是南洋某個部落,全體成員出海捕魚,突然發生大地震,大海發生海嘯和火山爆發,海水變熱,絕大多數人葬身海底。一對聰明的姐弟,駕著一葉小舟,舉著一根火把,最後漂流到臺灣東部的拉瓦山。在那裏,他倆結婚生子,繁衍後代,發展為一個部落。神話傳説的真假可以推敲,但確有幾支百越人和百濮人,經中印半島到達南洋群島後,經菲律賓進入臺灣地區,他們成為魯凱人、排灣人、雅美人、阿美人、卑南人的祖先。今天,可以從臺灣高山族文化中,看到早期居民的影子。

  考古和歷史研究證明,臺灣早期居民一部分是從大陸東南沿海直接進入臺灣的,他們成為泰雅、賽夏、布農等族的祖先;高山族的另一部分是南下東南亞的中國南亞蒙古人後裔進入臺灣的,成為魯凱、雅美、阿美、卑南等族的祖先。因此可以説,無論是臺灣的史前文化,還是早期居民,都是從中國大陸分數次波及臺灣,同大陸一脈相承,同一文化的力量把臺灣和祖國連在一起。從早期居民生活時期起,是大陸人開發了臺灣。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