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閩南沿海考古新發現描出驚人圖景

時間:2001-04-10 18:01   來源:
  仿佛亙古以來就橫在兩岸之間的臺灣海峽,數萬年前可能還是一片原野。那時,人類可以信步其間。而溫帶的野馬、四不像鹿也在這塊土地上躲避著寒冬。這是考古界最新的發現。幾百塊哺乳動物的化石,將閩臺數萬年前的關係復原了。
  閩南沿海,自若干年前有深水拖網的作業後,漁民常常捎帶回一些骨頭,他們認為,這就是遇難多年的漁民兄弟的遺骸。許多年來,他們都仔細把這些骨頭收起來,存放在“萬福宮”、“萬善公”一類的廟內,虔誠地祭拜他們,祈求這些“好兄弟”保祐他們出海平安。廟裏堆不下了,就堆積在露天的碼頭;碼頭堆不下了,就舉行儀式,然後焚燒成灰,虔誠安葬。沒有誰懷疑這不是他們的兄弟。
  這種情況到去年底被改變了。石獅一名叫蔡久芳的村民,打電話給《泉州晚報》,尋找一位叫劉志成的考古愛好者。他説:“那些骨頭中有許多似動物骨頭,敲起來聲音像石頭,”問劉志成有無興趣前去觀看。劉志成一眼就看出那是動物的化石。它們就混合在少量的森森白骨中,由於年代的久遠,色澤發黑,質地更堅脆。他當天就帶回幾大袋,隨後又前往拉回一汽車。因他還不能斷定是什麼動物的化石,也不能斷定化石的年代。於是,立即向他的老師蔡保全教授請教。蔡保全到達泉州後,所看到的景象令他振奮:那些來自海底的化石,數量之多可稱全國之最。他從“好兄弟”的骨頭中整理出一批哺乳動物化石,不僅有熊、象、野豬、梅花鹿、水牛,還有野馬和四不像鹿!這一發現,引起海內外的普遍關注。據蔡保全介紹,臺灣海峽1975年首次發現哺乳動物化石,那是當地漁民打魚時從澎湖群島附近海底拖出來的。當時已認識的這些化石有古菱齒象、水牛、野馬、四不像鹿,被臺灣學者命名為澎湖動物群,生存時代大於1.5萬年前。那麼海峽西部是否同樣存在哺乳動物化石,成了海峽兩岸考古界共同關心的問題。答案終於在1987年顯山露水。當時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和東山縣文化館在進行文物普查時,從東山島收集到16件哺乳動物化石和一件約萬年左右的人類肱骨化石殘段。後來,又獲得170多件哺乳動物化石,有熊、亞洲象等7種。海峽採集的化石種類中,最明顯的差異是大陸這邊沒有野馬和四不像鹿。這一差異,曾被認為是生態環境引起的。但去年底在泉州和今年初在東山的最新發現表明,大陸這邊也存在四不像鹿和野馬,海峽兩岸化石種類和所反映的生態環境是相似的。四不像鹿喜歡棲息在沼澤地帶,野馬則屬於北方溫帶草原動物。它們在臺灣海峽的出現,表明數萬年前氣候變化,溫度降低,動物向低緯地帶遷徙。調查資料顯示,泉州的化石和東山的産地不一樣,是來自臺灣海峽中北部。這些化石暗示著人類活動的跡象。有的骨化石上存有人工的刮痕或砍痕,它們曾是古人類的獵物。海峽地區化石分佈範圍的擴大,給人們拼湊了一幅這樣的圖景:這些動物生活時,臺灣海峽廣闊的地帶曾是陸地和沼澤。
  這不是天方夜譚,地質學也證明,地球進入第四紀冰期時,全球溫度下降,陸地上冰川和冰蓋發育,當海洋上的水蒸發變成冰雪聚積在陸地時,海平面就下降。在第四紀中,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出現,相對應的是冷暖氣候的交替變化,溫度的變化導致了海平面的升降。現在的臺灣海峽最深不到百米,有四分之三海域的水深小于60米,在海峽中南部的臺灣淺灘,有的甚至只有10米。當海平面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臺灣海峽就部分或大部分露出水面。
  第四紀的研究證實,數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冰期,氣溫驟降,海平面下降130多米。海峽兩岸哺乳動物化石的發現與第四紀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即數萬年前氣溫下降導致溫帶動物南遷,海峽地區多為陸地。如今的天塹曾是通途,古人類能夠在其間自由來往、繁衍生息。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