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民主國”抗日史——臺南府城的陷落

時間:2008-03-21 09:12   來源:甲午戰爭史

 

從日軍登陸澳底以來,黑旗軍先出兵臺中,後保衛臺南,已歷時近五月。至此,日軍陸海俱進,南北夾攻,三麵包圍,臺南府城完全處於敵鋒之下,危在旦夕。

 

臺灣民主國郵票

 

劉永福這位當年抗法英雄,曾在越南戰場上叱吒風雲,名震宇內,如今卻處於完全絕望的困境了。他自率部來臺後,既不為朝廷所信任,又受到上司的壓制和排擠。他曾提出招前在越南抗法的舊部三千人“到臺南扼守,兼為北援”,多方請求,“言辭懇切,近於哀求”注1,均不被允準。不僅如此,而且糧餉全無。為了支撐危局,儘管採取發銀票、印郵票等辦法,以濟燃眉之急,然“以財政萬分困難,杯水車薪,無從救濟”,他號召愛國紳民“有銀幫銀,有錢幫錢,無錢幫米”注2,勉度難關。屢次派人渡海向兩江、浙閩、兩廣總督告援,皆無成效,因為朝廷早有嚴旨禁止運糧械濟臺。試讀七月以後劉永福致張之洞的求援告急電報:

 

七月十一日:“臺北義勇甚得力,臺南餉械極支絀。易道順鼎目睹,慨然任往江南,力求垂救。紳庶留權道篆助福為理,乞即飭令回臺。事關大局,無論如何,多撥餉械,千萬莫延。”

 

七月十七日:“月前共肅三稟,由廈門復寄三電,易道去又呈一緘,不知已邀垂鑒否?心甚懸懸。餉械奇絀,恩賞多少,祈速接濟。”

 

八月十九日:“閩、粵餉無濟,臺南已無法可籌。民不許行,我公不救,兵民皆亂,福死何益?痛哭乞援,望切望速。……天地父母,只公一人,乞救福死,而拯民生。”

 

八月二十一日:“福所以死守臺南,為大局,非為私也。餉械不至,俄師渺然。我建孤忠所在,諸公必有以圖之。事急矣!生死安危,惟公是命。如克有濟,則祖宗之土地幸甚,臺灣數百萬之生靈幸甚,福亦幸甚!”

 

八月二十二日:“今餉械俱絕,民兵將亂,何以戰守?福死奚惜,恐屏藩一棄,各國狡然生心。天下仰我公一人,乞為大局計,痛哭流血,乞速設法救援,守走死生,望公一言為定。”

 

劉永福函電疊至,張之洞拖延不復。直到八月二十五日,張之洞始轉電劉永福,告以:“朝廷不得已割臺,曾有旨召各官內渡,閣下自在其內。”並謂:“臺向不歸江南管轄,來便越俎。”注3拒絕了劉永福的請求,並暗示其內渡。當時,劉成良“揣度情勢,預知不久”,也私下勸説其父劉永福內渡。但劉永福尚存一線之望,不忍心棄臺灣

百姓而去,答曰:“雖無糧,何以對百姓?”注4

 

十月初,忽傳出消息,“已有密旨,令南洋接濟臺灣。”臺灣紳民大受鼓舞,擬再請劉永福為民主國總統,道員易順鼎為副總統,“合力共謀,同心同德,掃平倭寇”,“以轉旋臺北之乾坤”。注5實則所謂密旨乃是訛傳。十月二日,由臺南回廈門商借兵械的易順鼎,接到張之洞的來電:“臺事奉旨不準過問,濟臺餉械更疊奉嚴旨查禁,此時臺斷難救。且事必不能密,萬一泄漏,徒礙大局,朝廷必然震怒;且東洋必更加詰責要求,豈不所損更多?是欲為國家而反累及國家也。此事關係重大,務望權其輕重,速離廈門,免生枝節為要。”注6易順鼎聞電後,嘆曰:“不意天子斷送臺灣如此之酷,全臺億萬生靈從此遂無生路,冤哉!”注7為之感慨不已。

 

臺南外援既斷,糧餉又復告罄,使劉永福進退失據。正如時人指出:“即臥龍復生,亦不能挽回大局。”注8此時,他見“四處之羅掘俱窮,百般之設法亦盡,張(之洞)、譚(鍾麟)之接濟已成畫餅,番奴之進逼急若燃眉”,痛感“蓋未動兵先籌糧,兵家為第一要。今日睹此情形,糧餉必定涸罄,土崩瓦解,勢所必然。自念焦灼,言之激昂。”注9不禁悲呼道:“內地諸公誤我,我誤臺民!”注10到十月九日,嘉義陷,臺南成為一座孤城。正是,“兵窮食盡孤城在,空使將軍喚奈何!”注11劉永福正在無計可施之中,英國駐臺南領事胡力穡來訪。相見後,胡力穡代表洋商的利益,向劉永福提出議和之事,因此雙方有如下之對話:

 

胡:“打得久矣,各商民亦甚辛苦,究不如大家和好方為上策。”

劉:“如何和法?講和之事,不是金銀講的。如果和了,百姓得安和亦好,但恐和後,我去了遭殘百姓,我心何忍?”

胡:“和了,公內渡後,臺之百姓即日百姓,焉有遭殘乎?”

劉:“不知他如此否?他如果得安百姓,亦未嘗不可。”注12

 

在胡力穡的勸説下,劉永福考慮,別無他法可想,只有和之一途。

 

十月十日,即日本第四混成旅團登陸布袋嘴的當天,劉永福通過英國軍艦皮克號向日軍轉交了一封致樺山資紀的信。此信于十一日轉送給高島鞆之助。內稱:“現在本幫辦意欲免使百姓死亡受累,故本幫辦亦願將臺讓與貴國。”但提出要“先立條約兩端”:一、要求日軍厚待百姓,不可踐辱,其臺民不拘何項人等,均不得加罪殘害,須當寬刑省法”;二、對其本人“所部兵勇以及隨員人等,亦須厚待,不可侮辱,將來須請照會閩浙總督、兩廣總督或南洋大臣,迅速用船載回內地”。高島當即代表樺山復書拒絕劉永福之請,謂:

 

“汝似欲具條件乞和,曩依下關條約本島歸我日本版圖時,總督樺山海軍大將因好意起見,夙陳利害順逆之理,懇諭汝速投兵撤回。乃汝當時故意左右其辭,斥此好意,竊據南部臺灣之地,以至今日。況嗾使當地匪類,悍然抗我王師,久致本島于擾亂者,汝實其魁也。今大軍逼在咫尺,命莊旦夕,仍靦然乞和,且具條件,擬一如對答國將領相接議事之式,此本職所最不解者也。汝若悔前非,欲誠意乞降,唯有面縛自來軍門乞哀而已。”接復書後,劉永福于十四日再次致書高島,指出:前看樺山“既肯商議和好,今忽附言投降,將何以明信于天下耶?”並特別警告説:“雙方攻戰,其勝敗之數不可預期,徒害生靈面已。本幫辦為愛恤人民起見,始有此和議耳。若本幫辦戰不能勝,即率舊人退入內山,亦可支數年,而不時出戰,決不令安居此地也。”注13從這些書信往來中,可以看出,此刻劉永福要的是有條件的和,而日方則要的是無條件的降。由於雙方在原則立場上存在分歧,是根本談不攏的。

 

當時,擺在劉永福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進入內山;二是內渡大陸。他一直在這兩條出路之間搖擺,內心矛盾重重,長期難以作出決斷。他在致高島鞆之助書中説過“退守內山”的話。事實上,他也有此準備,在情況緊急時“安排退入內山”,並“已將輜重軍裝先用牛車運往”。儘管如此,因對進入內山堅持武裝抗日,感到前途難卜,始終缺乏信心。在敵人大軍壓境之際,他起初確實想通過和談來達到順利內渡的目的,當這條路被堵死後,又想到還是要轉移內山。此時,他致書易順鼎稱:“誓不走,如萬難支,決入內山作草寇,與遺民共存亡。”注14十月十八日,劉永福召集部將會議,“或言退倚城東山,或言出城決戰”。注15在當時來説,出城決戰實孤注一擲,勇則勇矣,必全軍覆沒無疑。乃議決“退守關帝廟莊,據山以守”。注16這應是當時唯一正確的決策。據易順鼎稱:“臺北義民望劉入內山尤切。益入內山有四利:一、地險倭不能入;一、糧足軍不至饑;一、生蕃與倭為仇;一、義民到處相應。劉一日在內山,倭一日不安枕,猶之劉一日在越南保勝,法人一日不安枕也。”注17其後臺灣局勢的發展,證明這一分析是正確的。假若真能實行此策,則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武裝鬥爭必定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

 

但是,到了十月十九日,在這必須立即實施進山計劃的最後時刻,他卻擾豫了。此日,曾文溪一戰之慘敗,使他大為震驚。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卻求助於神靈,焚香跪求,得簽雲:“木有根技水有源。”解曰:“求財不得;求病必死;求子生女;失物無回;出行多阻。”簽語頗不吉利。適在此時,譚鍾麟託人帶信來,促劉永福內渡。同時,臺南城內“糧餉已罄,人心已變,將有嘩潰之虞”。這樣,他才下決心“拚死也要內渡”。注18當夜,劉永福率其子成良及部將、幕客數人至安平,乘英國商船爹利士號渡廈門。

 

十月二十日,日本吉野、浪速、大和、秋津洲四艦進入安平港內,而炮臺並不發炮,紳民始知劉永福業已內渡。二十一日淩晨一時,臺南東門外教堂的英國傳教士巴克雷等,至二層行村日軍第二師團前哨報信。同時,沿海岸前進的右翼支隊派人送來海軍所得的消息,也證實了巴克雷等的報告。本來,日軍決定於二十三日發動總攻。乃木希典見情況有變,便命令前衛司令官山口素臣提前佔領臺南。二十一日黎明,山口率隊自二層行村附近的宿營地出發,從小南門進入臺南府城。至此,存在了一百四十九天的臺灣民主國,終告滅亡。

 

十月二十七日,樺山資紀發佈告示聲稱:“臺灣全島已全部平定。”十一月十八日,樺山又正式向參謀本部報告“臺灣全島平定”。注19但是,他高興得未免太早了。“全局輸未定,已溺有燃灰。”注20此後,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臺灣的半個世紀裏,臺灣人民反抗日本統治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在近代中國人民反帝鬥爭史上寫下了璀璨奪目的篇章。

 

1 《劉永福乞總署代奏下忱書》,《普天忠憤集》第1卷,第23頁。

2 黃海安《劉永福歷史草》,見《中日戰爭》(6),第409-410頁。

3 《張文襄公全集》,《中日戰爭》(5),第144-147頁。

4 黃海安:《劉永福歷史草》,見《中日戰爭》(6),第411頁。

5 易順鼎:《盾墨拾余》,見《中日戰爭》(1),第145頁。

6 《張文襄公全集》,《中日戰爭》(5),第148頁。

7 易順鼎:《盾墨拾余》,見《中日戰爭》(1),第145頁。

8 《上張香帥起義兵救援臺灣書》,《普天忠憤集》第8卷,第24頁。

9 黃海安:《劉永幅歷史草》,見《中日戰爭》(6),第411頁。

10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見《中日戰爭》(1),第106頁。

11 吳質卿:《感事詩》,見《近代史資料》1962年第3期。

12 黃海安:《劉永福歷史草》,見《中日戰爭》(6),第411頁。

13 《臺灣抗戰日方資料》,《中日戰爭》(6),第495-498頁。

14 易順鼎:《盾墨拾余》,見《中日戰爭》(6),的445頁。

15 洪棄父:《臺灣戰紀》,見《中日戰爭》(6),第348頁。

16 連橫:《臺灣通史》上冊,第78頁。

17 易順鼎:《盾墨余余》,見《中日戰爭》(1),第147頁。

18 黃海安:《劉永福歷史草》,見《中日戰爭》(6),第413頁。

19 《日清戰爭實記》第47編,第2543頁。

20 《嶺雲海日樓詩鈔》卷2,《送頌臣之臺灣》。

 

戚其章,山東威海人,1925年出生,現任山東省社科院甲午戰爭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