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新竹一帶義軍的英勇抗敵行動,大大鼓舞了群眾的愛國熱情,也使一些地方官紳改變了觀望的態度,開始籌備戰守了。臺灣民主國所任命的臺灣知府黎景嵩,聞義軍沿途截擊敵人,頗有斬獲,以為恢復有望,便召集臺灣、彰化、雲林、苗栗四縣官紳會議,籌款守禦,並開設籌防局,招募土客各勇,命名為“新楚軍”,以副將楊載雲注1為統領。
楊載雲,原籍湖北,從軍來臺,積功至副將。日軍佔領臺北後,曾奉黎景嵩之命,率一營北上禦敵。然兵未到新竹,而新竹已為日軍所佔。楊載雲遂扎于新竹以南。四縣官紳會議後,黎景嵩飭臺灣縣知縣史道濟募勇五百人,署苗栗縣知縣李烇募勇千人,署雲林縣知縣羅汝澤募勇一千五百人:此數營皆就地而募。另外,又令楊載雲添募陳澄波一營,並以棟軍傅德升、鄭以金二營隸之,共成四營,稱新楚軍。“營制、營規一依湘、楚舊章,約略變通之。”時人稱:“其勇雖為新募,頗嫻規制,鼓以忠義,氣皆奮興。將官則有副將楊載雲,尤為得力。”注2
此時,吳湯興所統帶的新苗義軍已發展為六營,除衛中隊營一營隨身差遣外,其餘徐驤一營扼扎北埔,邱國霖一營扼守尖筆山沿山一帶,張兆麟一營分守三環水流東,陳超亮一營駐防深井,黃景岳一營仍守苗栗。注3黎景嵩準備將苗栗縣錢糧作義軍糧餉,併發給軍裝,“奈庫款全無,未能多為接濟”。於是發佈告示籌餉,稱:“各屬紳富人等知悉:須念本府竭力圖維,支援敗局,無非為爾紳民,奠定地方,共用承平之福。且借款不過暫濟眉急,一俟籌有鉅款,即如數備還,亦並非本府有絲毫自私自利之心,一片苦衷,可對天日。現已派新楚勁勇數營開往前敵,會同義軍,共圖恢復,力掃倭氛。若非各屬紳富激發天良,慷慨借助,其功必敗于垂成,誠為可惜。……總望好義急公,勿存觀望之見,庶幾馬騰士飽,無虞庚癸之呼。”注4由於黎景嵩竭力籌措餉銀,新苗義軍才得以維持。從此,新苗軍與新楚軍配合作戰,共同打擊敵人。義軍與清軍聯舟抗日的體制,這才建立了起來。
當時,日軍雖欲固守新竹,然僅一千余人,且處於新苗軍、新楚軍和新竹以北各莊義軍的包圍之中。如果黎景嵩能夠主動與臺南聯合,集中臺灣、臺南二府的抗日力量,請劉永福全面主持作戰事宜,則不僅收復新竹指日可期,而且戰局必有轉機。時人謂:“當是時,日軍得臺北一府城、二縣治,西不盡海,東不入山,北不盡宜蘭,南不出新竹城。而劉帥永福撫有兩府、八縣、一州、臺中、臺南循海至山,鹹願聽命。日軍恣睢臺北,鄉民到處為梗,迤西平頂山民亦時截其餉道,而本國又方有俄羅斯、德意志、法蘭西三國逼迫,脅退遼東,兵船不敢出,進退維谷。全臺之民,引領而望劉帥克臺北;即不然,一偏師,新竹可立復也。”注5但是,黎景嵩對形勢的估計過於樂觀,以為指日可以規復新竹,且心胸狹窄,怕請來劉永福反被分功。對此,有人評之曰:“自新楚軍疊報小勝,黎景嵩舉趾高,夜郎自大,嘗謂劉軍門是戰將,非大將,不願求援臺南。……冀旦夕復新竹,即可稱臺民主(總統)焉。”注6“迨後請援,則事去矣!”注7黎景嵩未能與臺南黑旗軍及時地聯合起來,這不能不是一個莫大的失誤。這樣,規復新竹之戰便只能功敗垂成了。
先是在七月上旬,黎景嵩命令抗日聯軍各部剋期收復新竹。然新楚軍營官陳澄波“駐稍後,冀香山接待,先使告香山總理。總理則告新竹人,轉報日軍。於是,師未行而期泄。”注8阪並重季得此情報,即“派出偵察隊,加強戒備,嚴禁四門出入”。注9先是,日軍佔領新竹後,支隊本部設于西門內,步兵分屯武營頭及後布埔演武場,騎兵駐于南門;炮兵布于北門外侖仔莊;機關炮隊置於南門義倉。注10今又重新部署,專等抗日聯軍來攻。
七月十日,繼六月二十五日義軍進攻新竹失敗後,時隔半月,抗日聯軍又對新竹發動了第二次進攻。參加這次進攻的兵力較多,規模也較大。是日淩晨,按預定計劃分三路進軍:傅德升攻東門;陳澄波攻西門;吳湯興攻南門,楊載雲繼後策應;徐驤、姜紹祖則各從間道先進。上午八時,抗日聯軍開始攻城。陳澄波軍自虎頭山一帶向西門進攻,“至隙仔溪,猝遇伏發,避入蔗園,發槍應之。”注11雙方相持至傍午,陳澄波麾軍先退。
當陳澄波軍在西門外激戰之時,楊載雲出牛埔,會同吳湯興軍自雞卵面山進攻南門。日軍早有準備。俟楊、吳軍出現于山頭,其中大部分下到山腰時,日軍炮兵才開始發射榴霞彈。楊、吳軍也“落下旗幟,猛烈炮擊”。注12楊、吳軍無法靠近南門,又會合傅德升軍從東南路進。不料日軍已先佔據城東二里許之十八尖山,則下山邀擊。吳湯興熟悉山路,亟先應戰。楊載雲、傅德升軍左右並進。“日軍憑山發炮,我軍先後奮迅爭上,奪其山,自山下發抬炮,彈丸及城中。日軍則發大炮,我軍伏避炮,十八尖(山)復為日軍據。我軍或從山後東徑擊其腰,日軍復退下山。一上一下,如是者數次。新竹人從屋上觀,錯愕嘆兩軍壯烈。……謂:‘來軍有大炮,則克矣!’我軍卒以無大炮,乏子彈,被驅下山。”注13
在楊、吳等軍搶攻十八尖山的同時,徐驤率一百人從北路攻城。將近城,登高四望,聞槍炮聲交加,見楊、吳等軍在城東激戰,轉而向南拊敵之背,以牽制日軍兵力。日軍在城頭見徐軍人少,率隊攻之。“徐驤見其眾,分隊散行,避人箐以誘之。敵不敢入,發彈射不能中。徐驤則誡無妄發槍。敵圍久,徐驤驟分兩隊出,一攻其前,一抄其後。日已暮,敵遂退。徐驤從山道全軍歸。”注14
繼徐驤軍之後,姜紹祖率所部從東道進,越十八尖山至新竹東門。“將奪城,城上兵吹號發槍,城下軍驟至”,從三面散開,對姜軍實行包圍。姜軍退至車站之停車場時,被敵人衝為兩段:一部因無人指揮,四散奔潰;一部約一百七十余人隨姜紹祖退向枕頭山竹林中,進入一無人居住的空宅。“枕頭山者,十八尖山下平坡也,距東門一里。紹祖望見十八尖山之戰,則從屋上發槍擊山半敵軍。”注15起初,日軍追逐潰勇,無暇躡姜紹祖之後,及見姜軍在此空宅,便“麾兵將其包圍,以猛烈炮火射擊”。姜軍固守宅院,匿而不出。日軍靠近宅院,則又遭到猛射。最後,日軍縱火燒房,姜軍“被燒死及槍殺者有五十余人,另有一百一十九人被俘”。注16當天,日軍即將被俘義軍將士關押在新竹縣監獄,姜紹祖亦在其中。
姜紹祖(一八七五——一八九五注17),幼名金韞,號纘堂,新竹北埔人。原籍廣東陸豐縣。北埔墾首姜秀鑾之曾孫,“家巨富,為一方豪”。注18姜紹祖捐監生,“赴福州試秋闈,未售”。注19迨中日戰起,即奔走國事,散家財募勇,得五百人,稱敢字營,訓練于桃澗堡南崁。及日軍登陸澳底,即率義勇一營北上,擬防滬尾。因唐景崧內渡,遂率軍返新竹。適吳湯興率軍自苗栗至,姜紹相與之會師,進駐大湖口。六月十四、十五兩日,姜紹祖等義軍與南犯日軍激戰,日軍奔中壢。二十日,日軍增兵南下,姜紹祖又在枋寮抗敵,因力量懸殊而戰敗。乃回北埔,增募義勇,稱繼字軍。並積極聯絡新楚軍及各路義軍,決定收復新竹,進而恢復臺北。他以書生拍案而起,“結發束袴,肩長槍,佩百子彈丸袋,遊奕往來,以殺敵致果為事,人不知其為書生也。”注20在七月十日反攻新竹的戰鬥中,他不幸被俘入獄。初入獄,日人尚不知其為姜紹祖。是夜,新竹街市的總理馬玉花向日人告密説:“姜非尋常匪徒可比,必須將其捆綁,嚴加看管。”第二天,日人急至獄中搜尋姜紹祖,但為時已晚,他已在夜間同其他七名義軍戰士“越獄而逃”。注21不久,在一次戰鬥中,他又與敵人相遇,“死於亂槍之中”。對於姜紹祖之犧牲,時人論之曰:“(姜紹祖)聞臺北一破,慷慨散家財,募團勇,不顧成敗利鈍,與日軍接戰,身先士卒。雖曾被擒而脫虎口,然其志百折不回,再接再厲,竭力抵禦,身中數槍陣亡。以翩翩貴胄妙齡,敢衝鋒破陣,縱身化為猿鶴,故鄉父老至今猶能道其軼事,嘖嘖稱其能軍雲。”注22
楊、吳等軍第二次進攻新竹失敗後,並未遠離,仍在新竹附近活動。七月二十五日,又對新竹發動了第三次進攻。是日午夜,“時值月夜,咫尺難辨”。抗日聯軍試圖摸城,但被日軍的巡邏哨兵發現,當即開槍鳴警,並飛報阪井重季。阪井出新竹西門,指揮炮兵用山炮射擊:抗日聯軍“仍從三麵包圍,炮擊相當準確”。“在長達三千余公尺的戰線上,槍聲與炮聲相合,戰鬥一度非常激烈。”但敵人的火力太猛,且有良好的掩體,抗日聯軍雖奮力抗禦,然處境不利,傷亡慘重,僅犧牲者即達一百三十余人,而日軍才“死一傷五”。注23戰至上午八時三十分,抗日聯軍向南撤退。
黎景嵩不願黑旗軍北上增援,坐失良機,致使三次進攻新竹未克。對此,時人頗譏評之。有詩云:“回思乙未六月間,臺島治兵如絲棼。伊時廉藺不交歡,南北將帥門戶分。”注24廉藺不交歡,蓋指黎景嵩不服劉永福也。詩人不禁為之嘆息不止!
注1 楊載雲,又作楊紫雲或楊再雲。
注2 《臺海思痛錄》第12頁。
注3 據《義民統領吳湯興求餉稟文》,見《民族英雄吳湯興文獻》,《臺灣風物》第9卷,第5、6期。
注4 《黎景嵩佈告》,轉見《吳湯興事跡考證》,《臺灣文獻》第9卷,第3期。
注5 洪棄父:《臺灣戰紀》,見《中日戰爭》(6),第388--339頁。
注6 吳德功:《讓臺記》,見《割臺三記》,第53頁。
注7 洪棄父:《臺灣戰紀》,見《中日戰爭》(6),第339頁。
注8 洪棄父:《臺灣戰紀》,見《中日戰爭》(6),第339頁。
注9 《日清戰爭實記》第36編,第37頁。
注10 《臺灣省通志》卷9,《革命志》。
注11 洪棄父:《臺灣戰紀》,見《中日戰爭》(6),第339頁。
注12 《日清戰爭實記》第36編,第37頁。
注13 洪棄父:《臺灣戰紀》,見《中日戰爭》(6),第339頁。
注14 洪棄父:《臺灣戰記》,見《中日戰爭》(6),第34O頁。
注15 洪棄父:《臺灣戰記》,見《中日戰爭》(6),第339、340頁。
注16 《日清戰爭實記》第36編,第37--38頁。
注17 關於姜紹祖的年齡,共有四説:A、22歲(洪棄父《臺灣戰紀》),B、21歲(《臺灣省通志》卷7《人物志》、《臺灣人物志》第6章《特行》;C、20歲(連橫《臺灣通史》);D、18歲(吳德功《讓臺記》)。此從第二説。
注18 《臺灣人物志》第6章,特行,《姜紹祖傳》。
注1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姜紹祖事跡調查》,轉見張雄潮:《苗栗抗日英烈三秀才》,《臺灣文獻》第17卷,第1期。
注20 洪棄父:《臺灣戰紀》,見《中日戰爭》(6),第336頁。
注21 《日清戰爭實記》第36編,第38頁。
注22 吳德功:《讓臺記》,見《近代史資料》,1981年第1期。
注23 《日清戰爭實記》第36編,第39、40頁。
注24 吳德功:《頭份吊古詩》,見《割臺三記》,第55頁。
(戚其章,山東威海人,1925年出生,現任山東省社科院甲午戰爭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