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署在我國古代是地方行政中心,象徵著最高政府的一種威嚴,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衙署裏莊嚴肅穆,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
臺灣從清康熙年間的一府三縣,逐漸發展到光緒年間的三府十一縣外加一個直隸州,説明瞭清政府對臺灣的開發與管理日益加強,也表明瞭臺灣在赴臺拓墾的大陸移民及當地少數民族的共同努力下生産經濟的日益繁榮和社會秩序的日益規範。由於臺灣對於清政府的地位日趨重要,所以,象徵著清政府對臺灣實施全面管理的衙署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所設立的州、府、縣均由官府衙門司政,如清康熙25年(1686年)前後設立的臺南府巡道署、由明鄭後期的承天府改建的臺灣府署(曾是代表清政府治理臺灣兩百年有餘的臺灣行政中心)等,其中臺灣巡撫劉明傳在臺北所建的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及籌防局等規模最為宏大,同時也是臺灣衙署在近代史中最受重視的地方所在。
甲午風雲之後,臺灣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魔掌。在日本帝國主義踐踏臺灣的50多年裏,不光臺灣人民飽受日寇的欺辱與迫害,就連象徵清政府對臺灣行使行政管理權的各級地方衙署也幾乎被損毀殆盡,致使臺灣原有的古代衙署建築幾乎蕩然無存。現在,仍能在臺灣各地看到散落在鄉間院落間的舊時衙署的遺址與遺物,惟有臺北的布政使司衙門因先後做過日本侵略者的總督辦公處和兵營,才“倖免于難”未被毀掉,終於在日本宣佈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刻留存了下來,成為臺灣現存惟一的古代衙門建築。
位於臺北市古亭區南海路臺北植物園內西側的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建於清光緒年間。在當時,布政使司是負責對全臺灣的錢糧、兵馬及賦稅等進行核對管理的衙署(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門),現有的衙門建築只是當年衙門署下的籌防局建築的一部分。其原址原在臺北市中山堂附近,曾因城市建設原因而面臨被拆除的厄運,但臺灣人民精心保留了這一古跡,將布政使司衙門的大堂及部分廂房移至現在的位置。如今的布政使司衙門經過修繕,面貌簇新,成為了文物館,館內陳列了許多的圖片、文物及相關的文字資料,詳細展示了中國歷代官場體系在臺灣行使權力的沿革過程。
布政使司衙門坐西朝東略偏北,它格局方正,室內寬敞,展現出從前官場的威嚴與氣魄。整體為三進式七開間建築,第一進為頭門,中央辟三門,共有六扇門,是有官階的官員進出的主要門戶;第二進為儀門,是讓訪客下轎及整理儀容的地方;第三進為大堂,是官員辦公論斷的地方。布政使司衙門的正立面開了四扇石雕的竹節窗,窗條的數目都是三,因為三是奇數,即取“奇”與“吉”的諧音,含有祈福之意;正門兩側的壁面為木質構造,其造型模倣人體的頭、身、腰、裙、腳等5個部分,正門的兩側各有一座石雕的抱鼓石,上段朝外的一面均雕成外凸的螺紋線條,朝內的一面則是左雕龍、右雕虎,正應和了我國傳統建築中的位序觀念,屋脊採用燕尾式翹脊,從中央緩緩地向兩端揚起,極具莊嚴大方的美感,體現了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傳統建築的鮮明特色。
現在的布政使司衙門其功能雖然早已由政治方面的作用轉變為歷史文化的作用,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卻早已超出了它現在的實際功用。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趙頤柳)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