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380年前的渡海之戰(三)-金門誓師

時間:2005-11-23 15:22   來源:


  浩瀚的大海,波濤洶湧,中國人開發、建設的臺灣,決不允許殖民強盜橫行霸道。在日本平戶千里濱有一塊“兒誕石”,這塊臥石之所以起此名,是因為鄭成功在此出生。鄭成功出生的那一年,正是後來被鄭成功趕出臺灣的荷蘭殖民者佔領中國臺灣的那一年。

  後來成為民族英雄的鄭成功,祖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原名鄭森,字大木,7歲時回到故國家鄉,15歲中秀才,21歲入南京國子監,稱“稚儒”。稚儒不稚也不儒,而是一位軍事家。

  鄭成功從軍是因為其父親,其父鄭芝龍曾投靠顏思齊,拉起一支實力強大的海上武裝。1625年顏思齊病故後,鄭芝龍成為首領。他于1628年接受明王朝招安,駐紮閩臺地區。1644年間清軍入關,明朝走向終結,反清復明活動在南方許多地區呈星火之勢。正在閩臺地區活動的鄭芝龍,于1645年扶持明代唐王朱聿鍵為帝,即“隆武皇帝”。隆武帝封鄭芝龍為“平國公”,賜鄭森姓“朱”名為“成功”,但人們習慣稱為他“鄭成功”;因為姓皇姓“朱”,所以又稱為他為“國姓爺”;外國人則根據閩南話的音譯叫他“Koxinga”。流亡廣西的另一支南明政權永歷皇帝,也對鄭成功寄予很大的希望,封他為“延平郡王”。這就是鄭成功幾個封號的來歷,都是明朝末代小朝廷“恩賜”的結果。

  1646年8年月,隆武帝在福建汀州被清軍俘虜,3個月後鄭芝龍投降清朝。對此,鄭成功悲憤異常,跑到南安孔廟中,燒燬身穿的儒衣,祭告孔子要整軍經武,反清復明。1647年1月,鄭成功在福建廈門烈嶼(今小金門島),誓師起兵,反清復明。自小金門誓師起,鄭成功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的名義,開始走上抗清之路,聲勢很快超過其父。

  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金廈、漳泉地區,成為鄭成功的主要基地。鄭成功起兵後,治軍嚴謹,軍紀嚴密,沿途寸草不取,婦儒不驚,“遠近稱為三代之師”,所以軍事實力發展很快,全盛時期編有陸軍72鎮,水師20鎮,官兵20萬人,各類船隻5000余艘。鄭成功的實力,已經具備進行一番軍事活動的條件。

  1659年,鄭成功率軍沿海路北伐,佔領崇明後沿長江朔江而上,先後攻佔瓜洲、鎮江等城,總共收復和勸降4府3州24縣,直逼江寧(南京)。結果在江寧城一敗塗地,在清軍的追擊下不得不退守福建金廈地區。此時,南方的武裝抗清鬥爭開始進入結束階段,鄭成功也開始另找出路。

  鄭成功面臨的軍事形勢十分不利,金門、廈門二島地方太小,根本無法解決軍需問題,而且處於被動挨打之勢。為扭轉不利局面,鄭成功準備收復臺灣,利用臺灣的有利位置,控制海上貿易通道,發展自己的實力。最主要的問題是,此時鄭成功與荷蘭人間的海上貿易衝突不斷加深,解決與荷蘭人的矛盾、收回祖國領土臺灣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荷蘭人佔領的臺灣成為他下一個打擊目標。

  鄭軍與荷蘭人的矛盾由來以久,荷蘭人侵佔臺灣時,顏思齊、鄭芝龍的海上武裝集團,也在經營閩臺、與日本和東南亞商人的海上貿易,而且在臺灣也有一定的勢力範圍,因此經常與荷蘭人發生衝突。荷蘭殖民當局也曾和明朝聯合起來,企圖消滅鄭芝龍集團,豈知鄭芝龍不僅沒有被消滅,而且發展很快,編有1000多艘各類船隻。已經在清軍打擊下走向衰敗的明王朝,不得不招安鄭芝龍,授予“海上游擊”官職。明王朝覆滅後,1646年鄭芝龍被清王朝招安,接著被裹脅北上,與荷蘭人的矛盾暫且告一段落,鄭軍也轉由鄭成功指揮。

  鄭成功在金廈地區堅持鬥爭中,與荷蘭人的貿易衝突越來越激烈。荷蘭人禁止鄭氏集團成員前往馬六甲進行貿易;鄭成功也于1656年起嚴禁一切商船前往臺灣大員、巴達維亞等地。在連續不斷的貿易衝突中,荷蘭人為解除鄭成功的威脅,曾于1661年初準備進攻金門,幫助清王朝消滅鄭成功部。荷蘭人的計劃還未來得及實施,鄭成功收復祖國領土臺灣的決心已下,行動在即,雙方大戰不可避免。

  考慮到渡海攻臺的困難,部將建議鄭成功將軍暫時不要攻臺和即使攻臺也不必親徵。經過反覆思考,鄭成功拒絕部將提出暫且不要收復臺灣的建議,也放棄了由部將率軍遠征臺灣的想法,決定挂帥親徵,確保收復臺灣計劃的成功,一舉拿下被荷蘭殖民者佔領30餘年的臺灣。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