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康熙結束兩岸對峙(四)-完成統一大業

時間:2004-12-23 13:36   來源:


  遠征軍的第一項行動目標已經實現。施瑯以消滅臺灣方面軍事實力、佔領澎湖的戰果,成功實現康熙“因剿寓撫”中的“剿”,軍事上的勝利,具備了實施“撫”的基礎和前提,下一步是對臺灣鄭氏集團進行招撫。

  施瑯不僅是一個軍事人物,也是一個政治人物,很有政治頭腦,他的招撫政策合情合理。針對軍事上的勝利和俘獲鄭方人員甚多一事,他立即頒發《優撫戰俘五條》,規定:儘量打撈死亡鄭軍將士的屍體,殮衣深葬,以便告知其故鄉的親人。對於俘虜,凡是傷病俘虜,治傷治病;願意回鄉者,資其回鄉;願意務農者,資其回原籍種地;願意從軍者,留在軍中;願意回臺灣者,贈船送回。同時公佈《安撫輸誠文武官員兵民示》,提出只要臺灣同意回歸,“官則不失爵秩之畀,民皆荻綏輯之安,兵丁入伍歸農,聽從其便,各安其意,樂其無事”,重申“本提督言出金石,決不負爾。”這兩個通告,對臺灣方面很有影響力,“東寧小朝廷”不會無動於衷。

  鄭氏集團上層也很複雜。東寧府內有三股主要政治勢力:政治上控制鄭克塽的馮錫范、控制軍事實力的劉國軒、寄居於臺灣的明王朝的殘余勢力,兩岸能否議和取決於他們的態度。施瑯特意宴請被俘的鄭軍將領,請他們出面做東寧城內三大政治勢力的工作,為完成統一大業作出貢獻。

  為加強對鄭氏集團的政治攻勢,施瑯並托被俘的劉國軒的好友陳公飛帶上親筆所書的《約法三章》赴臺灣。承諾:一、臺灣黎庶,係我骨肉。施瑯到達臺灣,當以父母兄妹待之;二、臺灣將領,以前皆各為其主。施瑯到達臺灣,對其昔日恩怨,概不追究,凡有功於‘浦合珠還’者,皆以功賞嘉之;三、鄭室子孫,皆“賜姓”後代。施瑯到達臺灣,決不傷害一人,彼等若肯議和,當按功勞大小,奏請皇上授官封爵。”《約法三章》集中了“撫”的精髓,只要不是存心分裂祖國者,臺灣方面已無拒絕的理由。陳公飛等被俘的鄭軍將士深深為之感動。7月21日,同意回臺做工作的降將和自願回臺灣的300余名官兵,乘船離開澎湖前往臺灣,擔當起勸説鄭氏集團歸順清朝的任務。

  “澎湖大敗”驚動了東寧府,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東寧小朝廷”正在討論最後的決策。面臨中央朝廷強大的軍事壓力,認識到“自立乾坤”和頑抗到底難逃覆滅下場,現今只剩下“議和”一條路。返回臺灣的被俘將士的現實和勸説,也給鄭氏小朝廷、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帶來一線生機,為議和創造了合適的氣氛。為此,鄭氏集團內部基本達成一致。

  鄭氏集團決定降清。7月31日,鄭克塽和劉國軒派出的“和談使者、協理禮官”鄭英平、“賓客司”林維榮到達澎湖娘媽宮請見施瑯。和談代表提出“三不傷”的請求,請求清軍入島“不傷鄭室一人,不傷百官將士一人,不傷臺灣黎庶一個;同意鄭氏政權成員留居臺灣,承祀祖先,照看物業。”施瑯不無遠見地説,“三不傷”可以做到,只是“留居臺灣,承祀祖先”,恐怕有“自立乾坤”的陰魂,實難辦到。

  鄭氏集團最難接受的“削發易服”,這是因為清軍入關時,有“留發不留頭,要頭不要發”之説,同意“削發”表示臣服清廷的意思,因而“削發”成為清朝的主要統治形式。因此,削發易服也成為兩岸以前四次七輪議和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對於清朝堅持的“削發易服”,鄭英平為緩解民間的對立情緒,提出“三降三不降”:官降吏不降,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即軍隊官兵,可以削發易服,府縣官吏本身沒有制服,暫不易服;臺灣所有男子立即削發易服,女子因為穿戴閩粵服式,故無需易服;生前可以削發易服,死時就穿愛穿的衣服。雙方的立場基本接近,和解有希望。

  只要東寧王朝歸順中央,作些非原則的讓步是可以的。提督施瑯一口應承,笑稱武平侯劉國軒考慮週到,對於民心“順之則平,逆之則奇”。雙方只剩下“留居臺灣”未達成協定。施瑯派出使者二等侍衛吳奇爵陪同鄭英平、林維榮前往臺灣,與劉國軒面談。

  臺灣方面很快採取具體行動,9月17日,劉國軒派遣馮錫范的弟弟、“兵官”馮錫圭,陳永華的兒子、“工官”陳夢煒,他的弟弟、“戶官”劉國昌,來到澎湖娘媽宮,呈上簽署的請求招撫的表章印冊。鄭克塽在議和表章中自願稱臣,表示以往對抗是“稚魯無知”,茲特繕具表章,並延平王印一顆、冊一副,武平侯劉國軒印一顆,忠誠伯馮錫范印一顆奉呈;在表章中,只是提出生在南方,請求允許繼續居住在福建。鄭克塽集團的條件並不過分,畢竟福建是鄭氏三代人作戰過的地方。

  清朝政府代表前來臺灣接收。1683年10月3日,施瑯率領戰船100艘、將士1萬餘人,到達鹿耳門外海,因為水道過淺無法進入。鄭克塽、劉國軒、馮錫范在鹿耳門龍亭大禮迎接。巧合的是,就象當年鄭成功水師鹿耳門那樣,突然海潮驟起,水面騰空升丈余,威武雄壯的複國大軍,浩浩蕩蕩開進臺江江面。只見萬眾歡騰,同聲高呼,共祝兩岸統一的完成。

  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施瑯一到臺灣,立即公佈《安民生事示》、《嚴禁犒師示》,嚴肅軍紀,安撫民心,以報答臺灣黎庶的盛情盛德。10月4日,施瑯在鄭克塽、劉國軒、馮錫范的陪同下,祭奠鄭成功。施瑯這位愛國英雄,放棄了私仇家恨,以民族大義、國家利益為重,肯定了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功績。鄭成功、施瑯兩將軍,雖説各自打擊的對象不一,但都成了民族英雄,為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承天府裏好不熱鬧,第二天,即康熙22年(1683年10月5日)8月15日,中秋節,慶祝統一台灣的儀式在東寧南坊孔廟廣場進行,共慶祖國的統一。

  消息傳到北京,康熙大帝喜不勝收,諸位大臣歡欣鼓舞,朝廷內外共慶統一。康熙23年(1684年)元宵節,為慶祝統一台灣,康熙皇帝賜封功臣。在康親王傑書宣讀的詔書中,敕封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為靖海侯,延平王鄭克塽為正黃旗海澄公,武平侯劉國軒為天津總兵、封爵伯,臺灣忠誠伯馮錫范為正白旗伯爵,……事實説明,統一後完全能夠保證鄭氏集團的利益,更符合臺灣民眾和大陸人民的利益。

  馬上能殺敵、案前能作詩、能文又能武的康熙皇帝,情不自禁,筆走龍蛇,賦詩言志:

  萬里扶桑早挂弓,

  水犀軍指島門空。

  來庭豈為修文德,

  柔遠初非贖武功。

  牙帳受降秋色外,

  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隔久念蒼生困,

  耕鑿從今九壤同。

  康熙皇帝的詩,説出了他的喜悅。康熙大帝統一台灣的偉業終於完成,割據21年的臺灣小朝廷終於結束。從臺灣先是被荷蘭人強佔、後被鄭氏集團割據、再被中央政府統一的過程來看,分離是暫時的,統一是長遠的。

  康熙皇帝沒有忘記施瑯將軍的貢獻,冊封他為“靖海侯”,在臺灣中南部擁有許多土地,是為“施侯租田”,臺南縣的“將軍鄉”就是因施瑯將軍而得名。他以自己成功實施康熙的“因剿寓撫”的統一台灣的戰略,而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