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抗戰時國民黨投入了多少兵力用於監視中共?

時間:2011-01-27 07:51   來源:鳳凰網歷史

  核心提示:這雖然只是一個計劃草案,但仍然可以依此推論,國軍對付日軍與監視中共的兵力之比,大致為7:1。是時國軍共分9個戰區。這意味著國軍至少以一個戰區的兵力監視中共。

  本文摘自《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作者:王奇生 出版社:社科文獻出版社

  關於國軍的對日作戰意志,歷來存有不同的看法。2001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張憲文主編的《中國抗日戰爭史》,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出版的有代表性的抗戰史著作。

  該書對湖南會戰失敗原因的分析,主要歸因于蔣介石消極抗戰,保存軍事實力;認為蔣介石首先考慮的不是對日軍的積極出擊,而是主要準備戰後權威的確立,盡力對付中共和防範國民黨內的非嫡系,沒有同日軍在真正意義上展開決戰。

  這一觀點基本上沿襲了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大陸史學界的一貫看法。但從前文所述湖南會戰前後蔣介石對日軍的戰略決策和戰略部署來看,謂國軍無意與日軍在真正意義上展開決戰,顯然有悖事實。近40萬國軍兵力的投入,9萬國軍和6萬多日軍的傷亡,亦足證國軍對日軍的積極出擊。尤其是長達47日的衡陽保衛戰“是八年抗戰中,保衛城市作戰最長,傷亡官兵最多,敵我兩方進行最為慘烈的一場生死搏鬥”。

  其時,重慶20余萬市民簽名,向苦守衡陽的第十軍官兵致敬。日軍亦承認“從未有若斯頑強之抵抗”。重慶《大公報》社論將衡陽守軍的死拼硬打譽為“抗戰精神”。王世傑在日記中稱道衡陽守城戰“斷然為抗戰以來之一偉績”。凡此均説明衡陽國軍抵抗之頑強英勇。論者又有謂衡陽的英勇抵抗,是非中央軍將領薛岳指揮的,而重慶統帥部則從中阻撓。而本文第二部分的敘述,證明這一説法亦屬不實。

  另一方面,國軍對中共的監視和防範,亦確然存在。據徐永昌日記,1944年6月8日,日軍正大舉從湘北南犯之際,軍事委員會在重慶開會討論國軍各戰區作戰計劃,主要議題有二:一是預防日軍北犯陜西潼關,南犯廣東曲江;二是“預防共黨竄擾後方問題”。6月10日,軍令部擬具《國軍今後作戰指導計劃大綱》,其第一條即要求“第八戰區以第一線兵團,依陜東、綏西既設陣地,拒止敵人,並監圍姦偽”。

  “如姦偽以抗戰口號向西南竄犯時,應令其向渭河以北、三原以東截擊敵人,我監圍部隊應由東向西逐次向長武、邠縣、栒邑、正寧方面轉移,絕對防止其向該線以西以南竄擾。”此處所稱的“姦偽”顯指中共軍隊。同日,蔣介石根據軍令部所擬的這一方案,分別密電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和副司令長官胡宗南,針對如何防範中共,作了具體的軍事部署。可見即使在日軍攻勢最激烈之際,國軍亦未懈怠對中共軍事擴張的防範。

  至於國軍投入了多少兵力監視中共,據徐永昌7月3日日記:近來英美輿論指責國民黨以數十萬部隊監視中共,以致影響對日作戰。徐氏辯稱:胡宗南防共軍隊不過數師,何至影響如此之大。

  但同月下旬,蔣介石主持召開整軍會議,要求將國軍現有的321個步兵師減編為240個師。參謀總長何應欽奉命擬訂減編方案,240個師中,計劃以140個師對付日軍,20個師監視中共,40個師作預備隊,其餘40個師用於西北邊防、緬甸及機場防守。這雖然只是一個計劃草案,但仍然可以依此推論,國軍對付日軍與監視中共的兵力之比,大致為7:1。是時國軍共分9個戰區。這意味著國軍至少以一個戰區的兵力監視中共。

  延伸閱讀:胡宗南的防共部署(摘自《胡宗南大傳》作者:經盛鴻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胡宗南,作為國民政府在陜西前線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對中共力量的迅猛發展與影響擴大感受尤深,越來越不安,思慮著防範與應對之法。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