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大清災官蔡乃煌:推倒大清覆亡的第一塊骨牌

時間:2011-01-18 00:52   來源:鳳凰網歷史

  核心提示:清政府發覺闖禍之後,曾緊急調借銀兩補救,但民怨鼎沸,骨牌效應迅速從經濟擴展到社會和政治層面。虧損200萬兩的商辦川漢鐵路,因朝廷將鐵路收歸國有而又拒絕承擔虧空,引爆了四川保路運動;而朝廷調兵入川鎮壓導致湖北兵力空虛,又為武昌起義創造了機會。蔡乃煌鬥氣推倒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最終演化為大清王朝的全盤傾覆。

本文來源於《新世紀》週刊2011年第2期 作者:章立凡 原題為:大清災官蔡乃煌

  回首辛亥百年,不禁想起推倒大清覆亡第一塊骨牌的衰人——“橡皮風潮”中的上海道臺蔡乃煌。

  蔡乃煌號稱清末廣東文壇“四大金剛”之一。蔡有才無德,早年常做科場“槍手”,每考必中;後因吃花酒爭風,被革除功名,改名乃煌頂替堂侄為國子監監生。光緒十七年中舉後,入福建藩司唐景崧幕,1894年唐升臺灣布政使、署理臺灣巡撫,蔡隨唐入臺。甲午戰敗臺灣割讓,蔡乘機卷走部分庫銀,回大陸鑽營。

  蔡乃煌先通過“打詩鐘”(一種文字遊戲)博取了權臣張之洞、袁世凱的歡心。當時袁正與慈禧的另一親信岑春煊爭寵,蔡托某粵人在上海所開照相館“覓得春煊及康有為影像各一,點景合成一片,若兩人聚首密有所商合”。袁得之大喜,交慶親王奕劻密呈慈禧太后,以證岑春煊“交結亂黨”,岑由此罷歸。這是在中國利用攝影技術扳倒政敵的首個案例。

  蔡乃煌獲得獎賞,于1908年擢升上海道臺。他長袖善舞,經濟、政治兩手抓,兩手都很硬。任內整理上海市政,改造舊城,撥借官款支援地方紳士李平書創辦閘北水電廠,又撥發槍支助李創立上海商團。他很懂得輿論導向的重要性,上任前已投資上海《輿論日報》,上任後又收購日資《滬報》及商辦《時事報》,合併更名《輿論時事報》,大力打壓革命派于右任創辦的《民呼日報》《民吁日報》,先後共有六家中外文報紙被其收買控制。1909年,江蘇省咨議局通過“革除官營商報案”,揭露本省行政官員在上海開報館“官冒商名,淆亂清議”,要求禁用本省官款報銷開支。由於納稅人代表的反對,蔡被迫將幾家報紙退歸商辦。

  蔡乃煌轄下的江海關管理庚子賠款,出入甚巨。時任江蘇巡撫的陳啟泰,試圖整理地方財政,蔡自恃“中樞有人”,輕侮上司“不明時局”,陳怒而參劾蔡“類似漢奸”。奉命查辦的兩江總督端方,以“厄于陳蔡之間耳”自嘲,久壓不查;蔡又發表長文,痛詆陳“橫一榻之烏煙,叉八圈之麻雀”,將陳啟泰活活氣死。

  作風強悍的蔡乃煌,在上任三年後敗走麥城,起因是1910年到1911年轟動全國的“橡皮股票風潮”。20世紀初全球交通業高速發展,橡膠價格暴漲,南洋橡膠資源的開發成為國際投資熱點,股票市場掀起了投機狂潮。在中國最大的資本市場上海,商界和金融界都深深捲入了國際資本的橡膠投機。開發南洋的122家橡膠公司中,至少有40家設在上海;1909年至1910年,上海各界購買“橡膠股票”總資金達白銀4000多萬兩。多數金融機構(錢莊)相率以直接購買和放貸方式參與,而其資金來源中,有相當比例是清政府暫存錢莊生息的海關收入及對外賠款,係官商聯手掌控的國有資産。

  1910年6月,倫敦金融市場橡膠股票暴跌,風潮衝擊上海。7月的第一波中,正元、兆康、謙余三家錢莊同時倒閉,牽連倒閉錢莊九家。蔡乃煌向外國銀行緊急借款350萬兩救市,除140萬兩歸還正元欠款,餘款存于源豐潤、義善源兩大錢莊,風潮暫時平息。兩個月後,清政府向列強支付190萬兩當期賠款期限將至,蔡乃煌致電度支部稱,存在各錢莊的200萬兩賠款用銀無法提取,請求由大清銀行緊急撥銀200萬兩墊付,以維持市面。蔡的方案不無道理,但其後臺袁世凱已下野,本身在官場又樹敵過多,馬上遭到申斥彈劾;顢頇的朝廷不知金融為何物,最怕引發外交事端得罪洋人,立即將蔡乃煌革職,責令限期收回存款。

  蔡乃煌上書申辯,軍機處斥其以上海市面恫嚇政府。惱羞成怒之下,他負氣從源豐潤等錢莊提取存款200多萬兩上交,以自證所言不虛。此舉隨即引發了第二輪衝擊波。當年10月,源豐潤倒閉累及外埠分號17家;翌年3月,義善源倒閉牽累各地分號23家,又形成第三波衝擊。恐慌迅速由上海波及全國,企業商號大批破産,結束了連續六年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增長,大蕭條綿延數年。

  清政府發覺闖禍之後,曾緊急調借銀兩補救,但民怨鼎沸,骨牌效應迅速從經濟擴展到社會和政治層面。虧損200萬兩的商辦川漢鐵路,因朝廷將鐵路收歸國有而又拒絕承擔虧空,引爆了四川保路運動;而朝廷調兵入川鎮壓導致湖北兵力空虛,又為武昌起義創造了機會。蔡乃煌鬥氣推倒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最終演化為大清王朝的全盤傾覆。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