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蔣介石廬山訓話:官長無廉恥怎能打敗“赤匪”

時間:2011-01-11 09:40   來源:龍門陣

  核心提示:1933年7月18日上午,廬山五老峰下的海會寺正在舉行“中國國民黨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軍官訓練團”(簡稱“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開學典禮。臨時修建的操場上,整整齊齊地站著1840名軍官,個個目不斜視,神情嚴肅。一身戎裝的蔣介石站在“軍人魂”三個大字的橫幅下面訓話:

  “我們軍官團這一次在廬山訓練,和民國13年總理在廣州創辦黃埔軍校的意義,完全是一樣的。不過黃埔的使命,是完成第一期革命的責任,而今日廬山的使命,是要完成第二期的革命責任而已,也就是先要消滅赤匪,再來收復失地,完成安內攘外之大業,盡到我們第二期革命的責任!”

蔣介石

  1933年7月18日上午,廬山五老峰下的海會寺正在舉行“中國國民黨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軍官訓練團”(簡稱“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開學典禮。臨時修建的操場上,整整齊齊地站著1840名軍官,個個目不斜視,神情嚴肅。一身戎裝的蔣介石站在“軍人魂”三個大字的橫幅下面訓話:

  “我們軍官團這一次在廬山訓練,和民國13年總理在廣州創辦黃埔軍校的意義,完全是一樣的。不過黃埔的使命,是完成第一期革命的責任,而今日廬山的使命,是要完成第二期的革命責任而已,也就是先要消滅赤匪,再來收復失地,完成安內攘外之大業,盡到我們第二期革命的責任!

  “現在的軍隊不成個樣子,腐敗、驕惰、散漫、自私自利,不團結、不統一,連小小的紅軍都不能打敗。其根本原因就是一般官長沒有廉恥,沒有血性,沒有良心,不講禮義,喪失了革命精神。這是我們一般官長最大的恥辱,尤其是我做統帥的最大恥辱。

  “我們以後能不能剿清赤區,與整個革命的成敗、黨國的存亡,統統都要看這次訓練能不能發生效力。所以希望各位教官和學員,認清這次訓練的重大意義。”

  靜聽訓話的軍官們都明白,這次廬山訓練,的確是大不尋常,切不可掉以輕心。

  一

  1933年5月17日,氣候還不太炎熱,蔣介石就從南京到了廬山。他要在這個幽靜的“夏都”好好思考一下黨國大事。

  1928年至1930年10月,國內連續爆發了寧漢戰爭、蔣桂戰爭、蔣馮戰爭和蔣馮閻大戰,蔣介石指揮戰鬥力較強的嫡系部隊作戰並採取收買、分化等手段,取得了這幾次戰爭的勝利,中國局勢暫時趨於穩定。蔣介石宣告“深信本黨統一中國之局勢已經形成,叛黨亂國之徒,今後決無能再起”(蔣介石《告中央同志書》)。因此,躊躇滿志的蔣介石準備在國內全面實行獨裁統治,在不觸動當時中國根本矛盾的情況下,實施有限的改革。他準備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整肅社會,發展經濟。他在1930年10月10日為紀念“雙十節”發表的《告父老文》中提出了“整理財物”、“澄清吏治”、“發展經濟”、“厲行地方自治”、“肅清匪共”等五項政治措施。隨後召開的國民大會頒布了一些法規法令,力圖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經濟。中國的經濟也因此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壯大。但在此時,日本也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佔領我東三省,之後又準備全面發動侵華戰爭。面對外敵步步入侵,蔣介石頑固地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一方面命令東北軍放棄抵抗,壓制國內抗日力量,另一方面調集大軍,抓緊了對蘇區的“圍剿”。

  蔣介石雖然在“五項政治措施”中提出“肅清匪共”,但他因連續擊敗了各路諸侯,有些飄飄然起來,根本沒有把紅軍放在眼裏,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裝備又差,不堪一擊。直到連續碰了幾次壁之後,才發現自己錯了。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農村土地革命,在軍閥混戰的幾年中迅猛發展,紅軍主力達到10萬人左右,創建了贛南閩西中央根據地及閩浙贛根據地、鄂豫皖根據地、廣西左右江根據地等。蔣介石以前將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各路軍閥上,現在騰出手來了,集中對付共産黨和紅軍。

  1930年12月,蔣介石抽調10萬雜牌軍向蘇區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一次圍剿。5天內,張輝瓚的第十八師被紅軍全殲,張輝瓚被紅軍活捉;魯道源的第五十師大半被殲,第一次圍剿失敗。1931年2月,蔣介石又抽調20萬雜牌軍向蘇區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二次圍剿,半月之內,國民黨軍四戰皆敗,被殲3萬多人,第二次圍剿又失敗。同年7月,蔣介石再組織30萬雜牌軍,向蘇區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圍剿,兩個月之內,國民黨軍又連遭敗績,被殲3萬餘人,第三次圍剿又失敗了。

  三次大規模圍剿都遭到失敗,蔣介石才慢慢清醒,開始正視紅軍的力量。1932年6月,蔣介石在廬山召開軍事會議,策劃部署第四次圍剿紅軍事宜。蔣介石吸取前三次圍剿因輕敵未派嫡系主力部隊參戰的教訓,決定派陳誠率12個師,充當進攻蘇區中央根據地的主要突擊力量。12月底,50萬大軍向蘇區撲來,各路將領都喜形於色,認為有中央軍主力參戰,一定能全勝而歸。誰知事與願違,1933年2月27日,紅軍主力在黃陂、蛟湖一帶伏擊陳誠的第五十二師,全殲該師,師長李明負傷被俘;2月28日,紅軍主力又在霍源附近重創陳誠的第五十九師;3月21日,陳誠賴以起家、聲稱從未打過敗仗的第十一師在草苔區遭紅軍毀滅性打擊,只逃走了不到一團兵力。消息傳開,各路圍剿大軍兵無鬥志,將不敢前,紛紛退回,第四次圍剿又遭到慘敗。蔣介石在寫給陳誠的手諭中,不得不哀嘆道:“此次挫敗,悽慘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

  第四次圍剿蘇區的失敗,使蔣介石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一方面,他承認自己以前低估了紅軍,更重要的,是他意識到國民黨軍隊已是一支“喪失了革命精神”、“缺乏信仰”、“貪生怕死”、“腐敗、驕惰、散漫、自私自利、不團結、不統一”的軍隊。依靠這樣的軍隊想蕩平蘇區、消滅紅軍是不可能的,僅靠懲處一兩個將校也不能解決問題。此外,在蔣介石心頭,還有另一層憂慮。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軍進攻中國東北,東三省很快淪陷。蔣介石在日本留過學,深知日本的國力、軍力均遠遠超過中國,日本人決不會只滿足於佔領東北,中日間必將會爆發更大的戰爭。中國的國力本來就弱,軍隊裝備本來就差,軍隊又是如此紀律渙散貪生怕死,沒有一點戰鬥力,連裝備很差的紅軍都無法打敗,將來中日一旦發生更大的戰爭,這樣的軍隊如何能與日軍抗衡?

  如何提高國軍的戰鬥力,成了蔣介石的心病。他拋開一切事務,來到廬山,就是要認真思考這一問題,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