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抗戰中國民黨外交官遭日軍割耳鼻剜舌

時間:2010-08-12 14:32   來源:發現週刊

  

被譽為“中國外交第一人”的蔡公時。資料圖片

  1931年6月28日上午11點,一位女士站在浦口火車站的出口處,端莊的儀態掩飾不了滿目的悲傷。她正在等待一隻隨車托運的大皮箱。緊接著第二天,隸屬於國民政府的《中央日報》就刊登出了一則消息:《蔡公時夫人攜烈士骸骨來京傷心慘目有如是耶!》,文章説:“蔡公時烈士之夫人郭景鸞女士,攜帶在濟南舊交署後園掘獲之五三烈士殘骸一大箱,于二十七日上午十時半,乘津浦車南下,昨日(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時抵京,現寓中央飯店,定今日上午協同該箱分赴國民政府及外交部,晉謁當局,報告此次赴濟發掘遺骸之經過……”

  蔡公時是何許人也,郭景鸞女士攜帶的那一箱骸骨又是從何而來,《發現週刊》記者看到這則79年前的消息後,隨即展開了調查。

  ◎德高望重的蔡公時因何遇害

  ◎慘案真相是如何大白于天下

  ◎烈士遺骸為何得而復失

  追隨孫中山,蔡公時德高望重

  “蔡公時于1881年5月生於江西九江,是望族之後。因為成長于清朝末年,眼見內憂外患,蔡公時對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尤其推崇。”濟南市史志辦朱佩峰主任告訴記者,1902年,蔡公時來到日本求學,得知孫中山在日本,就急切地想見到他的精神領袖。一次,他與好友去一家文具店購物,認識了店老闆,也就是興中會橫濱分會的負責人馮鏡如。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合格後,時年22歲的蔡公時在馮的引薦下,第一次見到了孫中山,從此之後,他便常伴孫中山左右,成為堅定的革命黨人。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後,不想做官的蔡公時幾次辭去高官職務,後來,孫中山卸職,為了實現孫中山建設交通的願望,他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

  1913年7月,孫中山發動了全面討袁的“二次革命”。蔡公時親至湖口前線一同指揮作戰。“二次革命”失敗,蔡公時追隨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

  1916年3月,蔡公時又與孫中山一同回到上海,再度討袁,直到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此後,無論是護國運動還是護法戰爭,蔡公時始終跟隨著孫中山奔波轉戰,與孫中山結下了深厚感情。孫中山因病住院時,蔡公時始終在其身邊,進食、沐浴無不親手服侍,是孫中山彌留之際親睹遺容並聆聽遺言的極少數國民黨人之一,在國民黨內德高望重。

  那麼,就這樣一位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到底因何遇害?

  赴任12小時,遭粗暴殺害

  “這要從新軍閥的混戰説起。”朱佩峰告訴記者,1928年4月,蔣介石聯合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北上攻打奉系軍閥張作霖。日本侵略軍街口保護僑民,出兵三萬,對中國進行武裝干涉。精通日語,諳熟日情的蔡公時於此時被任命為山東交涉員,主要職責是代表外交部處理戰區外交事宜。

  5月2日,蔡公時抵達濟南。5月3日上午8點左右,蔡公時率領署員來到山東交涉署。他取出孫中山遺像和國旗,端正地挂在墻上。不久,就聽到市內各地槍炮聲接連不斷。特派員公署門前,也有日本兵與便衣隊活動。外交公署派人外出,日軍概不放行。公署人員一天內只喝了些自來水,電話線也被切斷,與外界完全斷絕了聯繫。當日下午4時,有日軍一個班衝進公署,把前後門圍住,並把署內人員的自衛槍支全部繳下。當晚9時,從外邊又闖進五十多個日本兵,不由分説,大肆搶掠。蔡公時用日語同日本兵理論,但日本兵不等蔡公時説完,就用槍托將蔡公時打翻在地,又將署內18個人一起捆綁,拉到院內場地,撕去所有衣服,用刺刀亂戳亂砍。隨即,一個日軍兵宣讀了日軍第六師團長福田彥助屠殺外交官員的命令。蔡公時翻譯給大家説:“日本兵要剝去衣服、槍斃我們。我們沒法,赴死可也。”一個日本兵跑上來,先將蔡公時的耳朵割掉,然後又去殺其他被捆綁的外交官,又回來將蔡公時的鼻子割下。

  在極度痛楚中,蔡公時仍大義凜然,罵不絕口,兇殘的日本兵突然將刀插進蔡公時的嘴裏,使勁旋了兩圈,蔡公時的舌頭被剜掉了。折騰夠了後,日軍一擁而上,將蔡公時等人拖到院外槍斃。為了掩蓋其罪行,日本兵又一把火焚燒了遇難者的屍體。

  蔡公時赴山東交涉員公署任上,從5月3日當天8時開始辦公,到晚上10點被日兵包圍並殺害,前後不過12個小時。他面對敵人臨危不懼,英勇無畏之態使他被譽為“中國外交第一人”。

  不過,既然日本兵蓄意隱瞞這一暴行,那麼,這一件事的細節又是如何被世人所知的呢?而且,山東交涉員公署被害人數前後對外公佈的不一,有説16人、18人、20人,那麼,遇害者究竟有多少人?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