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毛澤東解決臺灣問題的構想(五)

時間:2001-04-10 16:18   來源:
  四、毛澤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構想對國民黨當局的影響
  值得強調的是,毛澤東關于採用在一個國家里實行兩種不同社會制度並存的方式和平統一祖國的構想,對國民黨方面發生了重大影響,起到了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作用。
  應該肯定的是,蔣氏父子是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的,但在50年代初期,他們急于借助美國力量自保和“反攻大陸”,對美國分裂中國的打算警惕不夠。5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對美帝國主義侵略、分裂中國陰謀的揭露和強調中國必須統一、決不允許分裂的立場,對蔣氏父子有一定影響。從那以後,蔣氏父子開始對美國分裂中國的陰謀保持警惕了,在許多問題上他們不買美國人的帳。1954年9月9日,杜勒斯到臺灣同蔣介石會談,提議把臺灣交給聯合國“托管”或者交給中立國“代管”,還提議臺灣中立化或建立“臺灣獨立國”,當即遭到蔣介石的拒絕。1954年12月3日,美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後,美國試圖掌握對臺灣軍隊的指揮權。對此,蔣介石是堅決抵制的,決不把軍隊交給美國人指揮。對于成立臺灣和美國軍事協調會議,蔣介石也一直堅持要由國民黨方面主持、主導不允許美國人掌握主持權和主導權。對在日本國內的“臺獨”勢力,蔣氏父子採取了不支持和分化的措施。分化的結果,1956年,日本“臺獨”頭目廖文毅宣布解散在日本的“臺獨”組織。1958年3月17日,按照蔣介石的意見,美軍駐臺軍事機構實行改組合並,成立美駐臺協防軍援司令部。這個司令部實際上也是由國民黨控制整個協防軍的,美軍指揮官只處于助手地位。同年5月25日,蔣介石直接了當地對美國記者說:我們反攻大陸,“無須美國直接參戰。”1958年10月1日,蔣介石公開發表談話說,他在是否撤退金、馬駐軍問題上並沒有接受杜勒斯談話的義務。
  1956年7月毛澤東和黨中央提出的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指示和具體意見,1960年提出的對臺工作總方針和四點具體意見,對臺灣方面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當時,臺灣當局一方面口頭上仍說要“反攻大陸”、“光復大陸”,但另一方面對臺灣島內和海外的“臺獨”分子及其活動也加大了打擊的力度。1960年9月4日,臺灣當局逮捕了一批“臺獨”分子和有“臺獨”傾向的人,取締其組織和活動,始終不讓“臺獨”勢力成氣候。1961年4月28日,國民黨還專門組織了鄭成功收復臺灣300周年紀念活動,表明了他們也是堅持一個中國、維護祖國統一的立場的。1961年下半年,美國對臺搞“拉陳(誠)抑蔣(介石)”陰謀,美國政府邀請陳誠訪美,企圖在是否從金門、馬祖撤退蔣軍的問題上,離間陳誠和蔣氏父子的關係,擴大他們之間的矛盾,達到他們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目的。毛澤東看穿了美國的陰謀,決定以促成蔣氏父子與陳誠的團結,來擊破美國“拉陳抑蔣”的陰謀。他通過周恩來出面表示:“我們希望蔣介石、陳誠、蔣經國團結起來反對美帝國主義。”在陳誠赴美之前,周恩來還提醒臺灣當局要加強內部團結,把軍隊抓在手里,美國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周恩來轉達說,毛澤東一再表示,只要蔣介石一天守住臺灣,不使它從中國分裂出去,那麼,我們就不改變目前對他們的關係,希望他們不要過這條界。周恩來還說:“陳誠還有些民族氣節,看來不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在毛澤東和黨中央對臺政策的影響下,陳誠和蔣氏父子沒有落入美國搞的“兩個中國”的圈套。1961年8月,陳誠訪美,美國國務院將1955年以來中美大使級談判記錄拿給陳誠看,想以此拉攏陳誠。但陳誠看了之後,反而十分感慨地說:“中共拒絕美國的一切建議,而堅持美艦隊及武裝力量退出臺灣的作法,不受姦詐,不圖近利,是泱泱大國風度。”陳誠明確表示,他也要站在維護祖國統一,擁護中國共產黨關于一個中國、不搞分裂的立場之上。陳誠還說:國民黨也要向歷史作交待。同時,臺灣當局內部原本矛盾很深,但在維護一個中國的問題上反而加強了團結。1961年8月14日,陳誠回臺後,專門向蔣介石匯報了訪美經過當年11月12日,蔣介石在國民黨八屆四中全會上發表了題為《貫徹本黨的時代使命和革命任務》的講話,講話中表示了堅決維護一個中國,反對分裂的立場。
  毛澤東和黨中央于1963年進一步提出並由周恩來歸納的“一綱四目”和平統一祖國具體方案,對臺灣當局也有一定影響。1963年1月12日,蔣介石在國民黨九大上發表講話時,堅持了一個中國的立場。同時,對“臺獨”勢力開始採取嚴厲措施加以打擊。1964年9月,臺灣大學政治係主任彭明敏等秘密起草“臺灣獨立宣言”,被國民黨政府發現後予以逮捕。此後,蔣氏父子凡是發現有“臺獨”分子活動,都毫不手軟地把他們逮捕。1966年10月22日,宋美齡在美國舊金山發表演講,嚴厲斥責“兩個中國”的謬論,對在美的“臺獨”勢力起到了分化、打擊作用。1968年6月10日,蔣介石在接見日本新聞編輯訪問團時,重申堅決反對“兩個中國”的政策,又一次打擊、分化了海外“臺獨”勢力。1970年1月3日,美國幫助“臺獨”頭子彭明敏逃出臺灣赴美活動,此後不久的1月15日,在美國的默許下,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的“臺獨”團體組成了“臺灣獨立聯盟”,總部設在紐約。蔣介石于此事發生的前兩天即1月13日發表談話,預先警告,進行強烈譴責,並且表示“臺灣政府的一個中國的立場永不改變”。更加耐人尋味的是:1965年3月5日陳誠病逝後,在他留下的遺言中,既沒有提“反攻大陸”,也沒有提“反共”,反而在遺言中向蔣介石建議:對中共不能“反潮流”;不能為外國動用臺灣的兵力;不能信任美國;不能受日本的愚弄。實際上陳誠在他的遺言中表明了他關于要和共產黨和解以實現中國統一的態度。當時國民黨內一些人建議在發表陳誠遺言之前,要加上“反攻”和“反共”的內容,陳誠的親屬不同意,找到蔣介石,蔣介石表示:同意可以不修改。這一事情說明,蔣介石在兩岸和平談判解決祖國統一的問題上,是有考慮的。
  歷史事實證明,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意願。毛澤東當年提出的解決臺灣問題的構想,體現了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意願,順應了歷史潮流,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彩的一筆。今天,誰想違背人民意願,抗拒歷史潮流而搞分裂祖國的活動,不僅不會有好下場,而且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