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一)
時間:2001-04-10 15:55 來源: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無論從地質、民族、文化、管轄、開發和國際承認等方面來看,都是這樣。筆者以為,盱衡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情勢,向世人講清這一事實,不無必要。
一、臺灣在中國的大陸架上
祖國的寶島臺灣,歷史上有瀛洲、東緹、夷州、琉球、臺員、東郡、東寧等多種稱呼。它地處我國東南海域,隔臺灣海陜和福建省相望,兩地最近距離僅有130公里。全省由臺灣本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群島,共88個島嶼所組成,陸地總面積約3.599萬平方公里,其中臺灣本島為3.579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97%,是中國第一大島。
古地質學和考古學者均認為,臺灣本與大陸連成一體,在第三紀因為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才形成臺灣島。到第四紀,地球高緯度地區廣泛發生了冰川作用,在距今200萬年(或160萬年)至一萬年前,冰河期和間冰期以十數萬年到數十萬年的間隔輪替。在四次冰期和間冰期的作用下,臺灣海陜的海平面曾大幅度的升降,臺灣與大陸也隨之四次相連,四次分離。地球最近一個冰河期的結束發生在距今一萬八千年至一萬年前,當時氣溫逐漸上升,使海平面也跟著上升,到距今六、七千年左右時,其高度已與現在相等,臺灣島遂以當今的面貌出現在祖國大陸的東南海域,成為我國大陸架的一部分。
學術界認為:這種說法與臺灣海岸的深度是相符合的。臺灣海峽水域的水深只有50?100米左右,而遠古較溫暖的冰河期同冰川盛期相比,海平面上升的幅度達200米之多。從臺灣和閩、浙沿岸的地質情況來看,海峽兩岸也是一致的。這一地區大多數的礦物,同源于酸性火成岩體。因此,臺灣島、臺灣海陜和中國東南沿海屬于同一地質構造,是大陸地形自然延伸的一部分。再從生物學角度說,在臺灣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與大陸一樣的古象、犀牛、大角鹿及四不像等化石,就是臺灣現在的哺乳動物如豹貓、小靈貓、梅花鹿等也是西岸共有的。就這一點來說,臺灣島內一些具有分裂傾向的人士也不得不承認:“臺灣與中國關係不淺”。
臺灣寶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大陸架上,與中國大陸有著密不可分的自然地理上的聯係。依據國際法院1969年歐洲北海大陸架劃定案例,“大陸架的主權界限之劃定,應符合沿海國家陸地領土自然延伸的原則”,臺灣無疑屬于中國領土。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