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二)
時間:2001-04-10 15:54 來源:
二、臺灣人都是中國人
臺灣人,不管是幾萬年前的古人類、還有幾千年來的早期住民,他們都與中國大陸住民有著很深的血緣關係,至于數百年中移民去臺的大陸人,更全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臺灣已發現掘出的最早古人類為“左鎮人”。1972年,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係教授宋文薰和地質係教授林朝啟偕日本古生物學會會長鹿間時夫博士到臺南縣左鎮鄉菜寮溪發掘古生物化石,並順道參觀該地業余採集者郭德鈴的收藏時,發現其藏品中有一塊數年前採集的化石,他們疑其為人類頭骨化石。由鹿間時夫在日本所做鑒定認為,這是一塊距今一萬年到三萬年的人類頭骨右頂骨殘片化石。在此期間,考古學者又在同一地點發現古人類左頂骨殘片化石。依照考古發掘慣例,該人類依出土地點被命名為“左鎮人”。他屬于智人階段、舊石器時代後期的古人類,這是迄今發現的臺灣最早的住民。“左鎮人”的體質形態與大陸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的柳江人基本相同,也與“山頂洞人”屬于同一年代,故學術界普遍認為,這三者間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近年有學者進一步指出:“‘左鎮人’是已知由大陸遷徒臺灣的最早的古人類,當福建漳州蓮花池山距念4─8萬年前的舊石器遺址發現之後,考古學界更具體的推論:‘左鎮人’是由閩南沿著已經成陸的‘東山陸橋”長途跋涉到達臺灣的”。1998年11月,福建省在臺灣海陜海底發現並被命名為“海峽人”的古人類化石,為這種看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左鎮人”之後臺灣居民是現在的高山族和已近滅絕的平埔族的祖先。經過第四冰河期“左鎮人”在臺灣島上消失,之後在數千年前又出現了高山族和平埔族。這些人從何而來?多數人的結論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與大陸人有著共同的血緣、共同的祖先。
臺灣學術界認為,臺灣早期住民是在六七千年前開始的漫長時間里先後從大陸移去的南島語係民族,他們是今天臺灣原住民高山族和平埔族的祖先。持這種看法的權威的有代表性的學者有淩純聲、陳奇祿、劉益昌、陳婉窈等人。陳奇祿在1984年出版的《民族與文化》一書中從文化的角度指出大陸人與南島語係民族的關係。他說:南島語係土著是分批進入臺灣的,“他們的移人帶來了南島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文化成分,也即人類學者之所謂文化特質。美國人類學家克婁伯教授研究東南亞文化,發現這地區至少有26種共同的文化特質,值得注意的是這許多東南亞共同的文化特質,絕大部分見于臺灣土著之間。淩純聲先生也研究東南亞文化,他在26種之外,增加了另24種,合計50種之多。不但如此,淩先生更指出這些文化特質,大部分也見于古代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因此淩先生以東南亞的古文化發祥于華南一帶,可能為兩湖地區。這一學說已漸得到中外學界的支持,則臺灣山地土著文化實也為我中華文化的一支流。”劉益昌教授在1998年6月發表在《臺灣月刊》“鄉土”專欄的《臺灣原住民》一文中說:臺灣在6500年前左右,出現了新石器人群─大坌坑文化人,“這群人和原先的舊石器時代的人群有著不同型態的文化,是一步步從舊石器演化而來,還是從大陸東南沿海渡海而來的人群呢?由于海陜兩岸同一時期的文化類似,而且華南、東南地區擁有從舊石器向新石器演化的清晰過程,大部分學者主張渡海而來,同時也從文化的特色認為這群人應當是臺灣南島語係民族(也就是今天原住民)的祖先”。在此之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周婉窈博士,在院長李遠哲博士的“熱心關照賜助”下,以“臺灣歷史知識普及”為宗旨,寫出《臺灣歷史圖說》一書。他在書中提出:“澳洲學者PererBellwood認為南島語是從臺灣擴散(並分化)到東南亞與大洋洲的。這個過程從距今6000年前開始,在公元九世紀時抵達新西蘭。語言大抵跟著講話的族群走,因此這個理念也與南島民族的遷徒息息相關。然而,臺灣並不是南島語的起源地,Bellwood與一些學者認為南島語起源于中國東南,但已(是+少)痕跡可尋。”就連鼓吹“重新尋找”“臺灣文化根基”的《臺灣代志》一書也說:“從民族文化來看,唐朝以前,福建才有王、謝兩氏前往開拓,而當時居住在福建的原住民,亦即南島語族,與目前臺灣的原住民同一祖先……因此在唐朝漢族南下以前,中國的南方民族與臺灣實為同一族群,可能是透過中國南方民族(向臺灣)傳遞唐朝文化”。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