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關于臺灣問題特殊性的思考》之歷史特殊性

時間:2001-04-10 15:39   來源: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臺灣問題的形成、發展乃至久拖未決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一定的特殊性,深入研究和探討這些特殊性對于我們全面思考臺灣問題的解決是不無裨益的。
  臺灣問題的歷史特殊性主要是指由獨特歷史遭遇而形成的“臺灣意識”,對臺灣問題的解決所帶來的復雜影響。臺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先後論為荷蘭殖民地38年,遭日本殖民統治50年。這些悲傷的歷史遭遇加上臺灣獨特的海島地理環境,使得作為潛意識存在的一般意義上的臺灣地方意識蘊含了更為深刻的內容。它不僅具有中華民族各地方意識的普遍特點,更具有自身獨特發展的典型特徵,主要表現為殖民地人民和移民社會的性格。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強烈的反殖、反帝、反封建的傳統鬥爭精神,與此相聯係的是,由本能的自衛意識和歷史經驗啟示而引發的排外心理。
  2、要求當家作主、決定自身命運。這是一種由慘痛的歷史教訓所帶來的不願任人宰割擺布的心理反映,它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與自主的要求相結合,易于激起分離主義情緒。
  3、具有濃厚的鄉土觀念和地域認同感。這一特點因臺灣島的地理因素而強化,形成一種易產生分離主義的思維方式。
  事實上臺灣地方本土意識同所有的地方意識一樣都具有雙重性,既有其積極的、進步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而後者則是戰後“臺灣自決”思潮形成的社會心理基礎。但這里必須指出的是,使這一社會心理真正轉化為“自決”思潮並任其擴散蔓延的,還是人為的因素。其中,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是國民黨的獨裁專制統治以及後來對“臺灣自決”思潮和行動的默認縱容政策。當然,也同海外“臺獨”分子別有用心的鼓噪宣傳有關。由于這兩種人為因素的作用,臺灣意識中的消極負面成分得到惡性膨脹,逐步演變成要求臺灣“自決”的思潮,並加劇在島內的滲透擴散。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