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歷史垃圾“臺灣地位未定論”

時間:2001-04-10 15:39   來源:
  李登輝上臺後,為了實現他分裂祖國、反對統一的目的,縱容和慫恿島內“臺獨”分子進行了一係列的思想理論上的準備。有關“臺獨”的主張李登輝與“臺獨”分子總是一唱一和,相互配合,好不熱鬧。比如,李登輝一拋出“兩國論”,島內的“臺獨”分子一片叫好聲,有的稱李登輝“勇敢”,有的深表敬佩,民進黨主席林義雄表示高度的讚揚,並主張在“對外政策”上民進黨要與國民黨站在一起。
  其實,李登輝及島內所有“臺獨“分子的奇談怪論無論怎樣鼓噪,都左右不了島內民眾主張和平穩定的地發展兩岸關係的呼聲,都阻擋不了大陸人民堅決實現祖國統一的要求。李登輝及“臺獨”分子的各種意在欺騙民眾和誤導國際社會的“怪論”,只能騙人一時,不久即被揭穿,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臺灣地位未定論”本是在國民黨被趕出大陸後,美國當時的總統杜魯門出于西太平洋戰略利益的考慮以及朝鮮戰爭的需要,為侵佔臺灣找到借口而一手炮制出來的。當時,退踞臺灣的國民黨當局急于要得到美國的保護,接受了美國派遣第7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的附加條件,即“美國視臺灣地區為‘地位未定海域’,美國在這片海域同在公海一樣,擁有‘集體或單獨自衛的權利’”。
  自此,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就成了美國幹涉中國內政的武器,同時,也為當時主張“臺獨”的人提供了一種所謂理論上的根據。眾所周知,“臺灣地位未定論”根本沒有法律根據,一手炮制“臺灣地位未定論”的杜魯門正是親手簽署《開羅宣言》和以後的《波茨坦公告》的人,這兩個國際文件都明確指出:臺灣屬于中國。臺灣的地位早已有定論。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根本不值一駁,連故意耍賴的杜魯門也深知“臺灣地位未定論”的無理,所以,在以後處理臺灣問題上一直保持美國雖然支持蔣介石,但不能介入太深的態度。
  “臺灣地位未定論”本來是冷戰時期國際反華勢力凱覦臺灣的托詞,卻被島內別有用心的政治人物肆意渲染和利用。李登輝在同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談話時,也大肆宣揚“臺灣是無主之島”,胡說臺灣屬中國一部分是“奇怪的夢”。
  李登輝見“臺獨”分子們之所以頑固抱住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論調不放,有其不可告人的罪惡目的的。早期的“臺獨”頭目廖文毅等一夥人公開堅持這一論調,標榜反蔣、反共,乞求臺灣成為美國保護下的所謂的“獨立、中立的臺灣國”。這不過是想把臺灣變成某大國的“附庸國”,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賣臺”,他們是想把臺灣變成與日據時期的臺灣相似的那個樣子。
  當前的島內的“臺獨”分子,又把“臺灣地位未定論”這個歷史垃圾拾起來,以便給“臺獨”分裂活動注入“強心劑”。在他們提出“臺灣主權獨立”、“臺灣主權屬于全體住民”等一係列分裂中國的主張遭到島內外華人的譴責後,他們又重新揀起“臺灣主權未定”作為他們的理論武器。而臺灣要想搞“獨立”,沒有某些大國的支持,根本鬧不起來,所以,“臺獨”分子鼓吹“獨立建國”顯然是一種賣國行為。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