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論》侮辱臺胞的感情
時間:2001-04-10 15:39 來源:
最近,島內的“臺獨”勢力又拋出了荒謬絕倫的言論,不過這次拉上了日本極右勢力助陣。他們翻譯出版了日本右翼漫畫家小林善紀以漫畫書的形式發表的《臺灣論》,用本屬休閒的連環畫公然歪曲歷史事實,狂熱宣揚軍國主義思想。書中引用一些臺灣“皇民遺老”的言行,聲稱在臺灣找到了日本失落的所謂的“日本精神”(實為軍國主義精神),極力頌揚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將它描繪成“臺灣意識”的一部分,並與“文化臺獨”緊密結合起來,進而鼓吹“臺灣獨立”。這無疑是再次踐踏曾遭日本殖民統治者奴役的臺灣同胞的感情。在《臺灣論》中,小林善紀與尚存的臺灣“皇民遺老”相互吹捧、附和,編織了一幅滑天下之大稽的殖民史觀和漢姦媚態的醜惡嘴臉。
滑稽的“日本對臺殖民統治有功”
書中首先標榜“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有功”,也就是小林善紀所稱的“日據時代是對臺灣最有良心的統治”。然而稍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殖民主義以其野蠻、殘暴的剝削而廣受被殖民統治人民的激烈反抗,最終在世界范圍內被推翻,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當然也不例外。日本殖民統治者為了提高壓榨和剝削效果也曾經在臺灣進行過一些建設,如書中提到的建築嘉南大壩、移植蓬萊米、普及公共衛生和實施教育等,但即使是這些書中列舉的所謂“功績”,也無不帶有殖民統治的掠奪、剝削、歧視、奴役、同化等特點。如所謂的公共衛生的普及,最明顯和最大的受益者是不適應熱帶氣候的日本殖民官員。實施教育,更是殖民統治者粗暴野蠻地試圖切斷臺灣同胞世代相傳的中華文化傳統的手段之一。在“普及教育”的名義之下,作為“臺灣人日常生活上必要的一種文化”的漢語及各地方言首先遭到摧殘,日語被強制推行,在公共場合,必須使用日語,使用漢語或方言者會遭到侮辱和處罰。中文刊物被禁止,還在全臺灣各地廣設日語講習所,一九三九年,設立的日語傳習所和簡易日語傳習所達一萬五千一百二十六所,規定十五至二十五歲的青年必須進傳習所學習日語;到了其殖民統治的後期,教育直接變成赤裸裸的“皇民化”思想教育,從學校到社會都在進行日本國民精神訓練,醜化中國,磨滅學生的故國觀念,企圖將臺灣人培養為忠于天皇的“皇民”,充當日本人統治和擴張的工具。此外,殖民地教育中的民族歧視也非常明顯,日本人在學制、師資、教材、預算、學科的選擇等方面都比臺灣人優越許多,如好一點的中學錄取日本學生的比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臺灣學生則在百分之五以下。日本在臺的奴役教育,基本上是以臺灣人的血汗去培養駐臺日本人及那些臺籍皇民子弟為目的。野蠻的、制度化的五十年殖民統治對臺灣所造成的傷害是世人皆知的鐵的事實,是任何人都篡改不了的。
粉飾殖民統治的冷血言論
其次是“臺灣武裝抗日者只是少數匪徒論”。一八九五年,日本強制從腐敗的滿清政府手中攫取到臺灣後,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臺灣同胞不甘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紛紛奮起反抗,連小林善紀也不得不描述道:“當消息傳來,臺灣民眾決定誓死抵抗……然而臺灣南部的民眾卻仍舊頑強地抵抗,連婦女也加入戰鬥的行列,簡直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在這場攻防戰役中,共計有一萬四千多名臺灣人戰死,此後全島各地仍不斷地發生零星的抗日行動!規模較大的抗日運動大約在一九○二年告一段落,但是其間戰死的臺灣人仍多達一萬名以上!”可是在書中,臺灣的一位“皇民遺老”許文龍,連日本殖民者都無法掩蓋的事實都不願承認,他認為“武裝抗日的只是少數匪類,他們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而投入抗日運動,對大多數的臺灣人而言,並不在乎統治者是誰,甚至更歡迎紀律嚴明的日本軍隊。”對于同樣的歷史,日本歷史學家大江志乃夫的研究表明,一八九五年,在日軍登陸臺灣的戰爭中,臺灣人被殺了一萬七千人;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七年在鎮壓臺灣人武裝遊擊抗日時,日本人殺了一萬九千人;一八九七年至一九一○年間以許文龍所說的“匪徒”罪名被殺害的有一萬二千人,在一八九六年的“鬥六集體屠殺事件”中,雲林鬥六附近三千八百九十九戶人家,不分男女老幼完全被屠殺,死亡人數至今不詳。這些材料充分說明了臺灣人民對于武裝抗日的支持、參與和協助以及為此遭受的巨大痛苦,付出的慘烈代價。一種是歷史學家嚴謹的研究,一種是商人的主觀臆斷,誰在講述真正的歷史,自然不言而喻。類似許文龍這種為日本殖民統治粉飾的冷血言論,是對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臺灣同胞的令人發指的背叛,也是對為了維護國家民族尊嚴和臺灣同胞的利益而在抗日鬥爭中英勇犧牲的先烈們的肆無忌憚的侮辱。
“文化臺獨”用心險惡
伴隨著殖民史觀和漢姦思想而暴露的是“臺獨”勢力與日本極右勢力沆瀣一氣,從歷史與文化上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小林善紀在書中毫不掩飾他對“臺灣獨立”的極端渴望,不吝言辭地讚美“臺獨”分子,而對中國的統一充滿了歇斯底里般的恐懼。小林善紀通過此書將“文化臺獨”的邏輯清楚地整理出來:第一層次是否認血緣是民族認同的重要因素,“精神”層面的傳承更為重要;第二層次是妄言臺灣對日本精神的傳承,以抹殺傳統的中華文化;第三層次則是從文化上切斷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聯係,最終打造出所謂的“臺灣意識”形成全島一致的民族認同,實現“臺灣獨立”的圖謀。他說:“只要臺灣人不被中華思想吸收,臺灣就會創造自己的歷史”。在書的最後,他說,“當國民國家臺灣誕生的時候,臺灣人之中未來說不定就會出現能夠客觀評價日本的歷史,修正過去錯誤的知識分子”!這里,他利用“臺獨”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之野心昭然若揭。再觀島內的頑固“臺獨”勢力,他們不僅在書中粉墨登場,大獻媚日之殷勤,而且很快地將此書翻譯成中文,以達到毒害、誤導臺灣青少年,為貫徹“文化臺獨”張目的險惡目的。
對歷史無知、淺薄而又別有用心的漫畫家小林善紀,自以為採訪過幾個尚在臺灣受過日本“皇民化”影響的遺老們就可以任意篡改事實、扭曲歷史,利用“臺獨”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為日本殖民主義翻案,事實將證明他不過是在一廂情願地癡人說夢罷了,廣大臺灣同胞是不會上當受騙的。而島內“臺獨”勢力不顧日本軍國主義曾經對臺灣同胞進行過的欺辱、壓榨和殺戮,企圖從日本軍國主義的僵屍中尋求靈魂支持,不僅是為虎作倀,成為日本軍國主義勢力踐踏自己同胞的可恥的幫兇,更是分裂祖國的罪人。他們出賣臺灣、出賣中華民族的圖謀一定會遭到臺灣同胞的唾棄,是注定要失敗的。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