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康熙結束兩岸對峙(二)-清政府遠征臺灣

時間:2004-12-23 13:29   來源:


  任命施瑯擔當遠征重任

  統一台灣,一直是康熙的心願。由誰來了結這一心願,康熙想到施瑯。施瑯,原是鄭成功手下一員虎將,1651年5月20日因手下部將曾德不忠於自己,在處罰曾德時與鄭成功鬧翻,結果施瑯的父親、弟弟施顯、堂弟施福,被鄭成功殺于南澳沙灘,施瑯本人憤而投靠清軍。施瑯治軍有方,水師能攻善戰,因而有“鄭經畏施瑯如虎”之説,這更證明了康熙用人的正確。

  施瑯與鄭家的仇恨遠不止此,1680年2月,正值鄭經率軍參加“三藩之亂”,施瑯兒子施世澤、侄公子施明良在金廈地區準備率兵舉義,擒拿鄭經,事為劉國軒探知,兩公子及家眷親兵72口被殺害,屍體沉入海底。施鄭兩家,一仇未了,一仇又起。

  在如何統一台灣問題上,康熙曾在1662年即位後,由於與鄭經議和不成,對臺基本策略由“議和”改為“徵剿”。任命施瑯出任福建水師提督,于康熙3年(1664)11月和次年5月,進軍澎湖,因“天時不利”、“風向莫測”而中止。康熙4年(1665年)4月16日,施瑯又組織第三次進軍,第二天中午已經到達澎湖海面,突然烏雲翻滾,暴雨傾盆,船隊失去控制,不得不鳴炮返航。前後3次進軍均告失利,施瑯滿腔悲憤,只能哀嘆命運的捉弄。

  康熙沒有原諒施瑯的退兵,下令撤銷福建水師,提督施瑯調進北京任“內大臣”,在北京一所富麗堂皇的宅院中,一住就是13年。13年間,清閒自在,自得其樂,只是放不下統一台灣一事。

  軍事上的失敗教訓,提醒了康熙皇帝,準備改變策略,清廷的對臺政策由“徵剿”改為“議和”。先後在1667年7、8月間,派遣福建招撫總兵官孔元章和道員劉爾貢、知州馬星等人;1669年間,派遣刑部尚書明珠、吏部侍郎蔡毓榮等人;1677年5月,派遣僉事道朱麟、莊慶祚等人;1682年,福建總督姚啟聖派遣副將黃朝用等人,作為談判代表,與鄭經進行了四次七輪談判。但因鄭經堅持仿傚朝鮮“稱臣納貢不登陸不削發”,而被頗有遠見的康熙皇帝為統一國家,同意“稱臣納貢不登陸”,但堅決拒絕“不削發”的條件。因為“削發”是清朝臣民的象徵,臺灣是大清王朝的領土,朝鮮只是保護國,臺灣“東寧小朝廷”不能不削發。在“議和”階段,福建總督姚啟聖發佈了《招撫條例十款》,並在漳州修建“修來館”,數年之內,招安鄭官兵10萬餘人,嚴重削弱了鄭軍的戰鬥力。

  為壓縮臺灣鄭氏集團的空間,康熙于康熙7年(1668年)間實施“禁海政策”,查禁輸往臺灣的糧食、布疋、鐵、釘、油、麻等生活、生産資料,對鄭經集團實行海上封鎖。沿海50里地區內的居民舉家內遷。“禁海政策”,對臺灣形成較大威脅,直接影響到臺灣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同時,在“議和”不能統一台灣的情況下,康熙皇帝在康熙17年(1678年),下詔重建福建水師,準備武力統一。

  解決臺灣問題的時間、時機逐漸到來。1680年(康熙19年),“三藩之亂”基本平定,戰局變得對清廷極為有利。在此前後,“東寧小朝廷”政局不穩,內鬥激烈;鄭氏集團內部“自立乾坤”、公開分裂之風有所抬頭,必須及早制止這一分裂苗頭。清朝統一台灣的時機逐漸成熟。

  康熙的戰略是,順而撫之,逆而剿之。“剿”、“撫”並用不行,只有“因剿寓撫”才可成功。先剿,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後撫,減少阻力分化對方。在康熙看來,兩岸都是大清臣民、大清領土,能撫則撫;多年來招撫政策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鄭氏集團還有割據實力,必須在消滅鄭氏軍隊主力的基礎上,逼使“東寧小朝廷”接受城下之盟。因此,“剿”則是“撫”能成功的前提和保證,不“剿”則“撫”無從談起;不“撫”則傷亡太大。

  1681年7月底,康熙任命施瑯為“右都督充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命其前往福建,剋期統領舟師,進取進湖臺灣。不久,康熙任命收復臺灣的最高統領集團:寧海將軍喇哈達為福建最高軍事統帥,姚啟聖為福建總督,吳興祚為福建巡撫,原水師提督萬正色為福建陸路提督,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

  10月初,施瑯到達福建水師衙門海澄,立即進行各種戰前準備,尤其重視整訓水師。同時,研擬的作戰方案是,根據“因剿寓撫”策略,其一,在進攻目標上,首取澎湖,在澎湖消滅鄭氏集團的精銳水師。其二,乘南風風輕浪平之利,在五、六月間進軍。其三,在進軍路線上,從銅山出發,穿過臺灣海峽,襲擊劉國軒側背。施瑯的作戰計劃應該説是正確的、可行的。

  施瑯的計劃受到總督府的質疑,由於當時清朝上層盛行的“督提之爭”,即掌握全權的總督和掌握軍權的提督之間,經常難於一致。姚啟聖和施瑯也是如此,結果施瑯的計劃被推遲。1682年5月5日,施瑯按照預定計劃移師銅山港,也被姚啟聖強令于6月4日退回廈門。姚啟聖和施瑯兩方雖説友誼很深,但終因權力分散和作戰計劃的不同,開始了為期不短的爭論,直到10月6日,康熙才正式決定,授予施瑯“專徵權”,施瑯取得了負責指揮統一台灣戰爭的全權,結束了這一場督提之爭,他的行動計劃也得到肯定。

  鄭克塽澎湖駐重兵

  “東寧小朝廷”恐懼的施瑯終於來到,再次成為鄭氏集團的對手。鄭克塽和輔政王鄭聰、左龍驤將軍鄭明、右龍驤將軍鄭智等人惶恐不安。他們擔心的是“戰爭臨頭”、“玉石俱焚”、“滿門抄斬”,東寧當局處於一片驚慌和混亂之中。有些人甚至主張,派使者南聯呂宋、蘇祿諸國,北結日本,許以重酬,請他們派船派兵來臺,共同趕走清軍,“自立乾坤”。劉國軒等將領主張,決一死戰,成敗在此一舉。

  在準備軍事討伐的同時,施瑯、姚啟聖也沒有放棄和平攻勢。鄭氏集團駐守澎湖的陳公飛,派人送來了福建總督姚啟聖副將黃朝用傳來的《討伐通諜》。《通諜》明確宣佈,彼若執迷不悟,自立乾坤,我將萬船齊發,犁其巢穴。面對此情此景,鄭克塽接受劉國軒的建議,派出劉國軒親駐澎湖,全盤指揮與施瑯的戰爭。劉國軒現為鄭氏集團服務、過去是清軍的將領,施瑯現為清軍服務、過去是鄭氏集團的將領,兩位都是背叛了原來各自陣營的將領,開始了直接面對面的交鋒,只是誰勝誰負的結局似乎已經不能改變。

  鄭克塽任命劉國軒為“正總督”,“征北將軍”曾瑞、“定北將軍”王順為“副總督”,以“水師左虎衛”陳公飛為“左先鋒”,以“援剿左鎮”陳諒為“右先鋒”,以“右武衛”林升為“水師提調”。調集“提督中鎮”洪邦柱、“建威中鎮”黃良驥駐澎湖;調集“兵都事”李德、“戶都事”楊賢移駐澎湖專事糧秣物資之責;擢任“參將”朱霖為東寧城守將。

  劉國軒親赴澎湖,對於防守澎湖一事,命“戎旗一鎮”吳潛鎮守澎湖風櫃尾;“果毅中鎮”楊德鎮守澎湖雞籠嶼;“後提督”張顯鎮鎮守澎湖牛心灣;“遊兵鎮”陳明鎮守澎湖四角山;“果毅後鎮”吳祿鎮守澎湖內塹;“壁宿鎮”楊章鎮守澎湖外塹;“右虎衛領兵”江高鎮守澎湖東嶼。守衛島嶼固然重要,但起決定作用的是海上拼殺。

  東寧政權輸軍不輸陣,1681年10月28日,鄭克塽在臺江舉行“拜將送徵儀式”。巳時三刻,200余艘戰船,2萬名將士,雲帆蔽空,海濤轟鳴,群情激昂,開往澎湖。大部隊走後,臺灣的東寧政權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