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英雄鄭成功壯志未酬,在1662年6月,收復臺灣後不久,英年早逝,時年只有38歲。繼承延平王位的兒子鄭經、孫子鄭克塽等人,憑恃武力在臺灣割據,中國面臨著被分裂的危險,遏制分裂、統一祖國成為大清王朝的重要任務。康熙皇帝起用施瑯將軍,採取“因剿寓撫”的正確戰略,完成統一大業,立下“確保臺灣入版圖”的又一功。
鄭氏集團在臺灣割據
控制臺灣的鄭氏集團在鄭成功病故後,一方面爭權奪利,一方面圖謀割據。鄭氏集團內部先後經歷了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與叔叔鄭世襲、堂叔鄭泰之間的爭奪王位的鬥爭。1664年3月10日,清軍攻佔銅山,鄭經在沿海的島嶼全部丟失,只得在臺灣固守。在清朝軍事進攻和招撫政策下,鄭氏政權中有文武官員近4000人、士兵4萬餘人、船隻900余艘投降清軍。在這幾年的內鬥外患中,鄭經約損失了約四分之一的軍隊,嚴重削弱了戰鬥力。
剛從荷蘭手中解放的臺灣島成為鄭氏集團的流亡地,從荷蘭手中拿下臺灣的鄭氏家族如今又在臺灣割據。鄭經固守臺灣後,把承天府改為東寧,天興、萬年二縣升格為州。他自稱為“東寧王”,公開進行封建割據,與清朝對抗。
康熙13年(1674年),發生“三藩之亂”。鄭經以為復辟時機來臨,于4月間親率兵馬3萬、戰船300艘,在廈門登陸,參加“三藩之亂”。1680年4月在清軍的進攻下,鄭經在烏龍江、興化、泉州、汀州、漳州、廈門、金門等地“兵敗七府”,不得不退回臺灣,從此“東寧政權”偏安臺灣,以圖自保。
鄭氏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內部並不太平,特別是在參加“三藩之亂”失敗後,內部權力之爭空前激烈。接替病故的“總制使”陳永華的馮錫范,聯合鄭經的王弟鄭聰、鄭明、鄭智、鄭柔等人,興風作浪,圖謀“自立乾坤”,公開分裂國土。1681年初,鄭經在東寧北園別館去世,終年和他的父親一樣,39歲。他的去世,使得內部權力之爭迅速激化。
接替鄭經是12歲的兒子鄭克塽,1681年6月20日重病纏身的董太后,臨終前任命原清軍將領、投靠鄭成功後在驅趕荷蘭殖民者戰爭中屢立戰功的劉國軒為“武平侯”,授予“獨斷軍國大事”的大權;同時授予馮錫范主持政務,封為“忠誠伯”。此時,鄭克塽年幼,馮錫范等人弄權作姦,“東寧小朝廷”處於風雨飄搖。
(責任編輯: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