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居民除不到2%的原住民外,都是或遲或早渡海移居過去的大陸人士及其後代。和所有大陸人一樣,中華傳統文化是他們思想、信仰、精神、禮儀、習俗等方面的依據。
中華傳統文化是經福建移植到臺灣的。福建地處東南海疆,開發晚于中原。中原文化在福建的傳播和發展,當在兩宋時期。其時,理學南傳、閩學形成,使福建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地區之一,被稱為“理學名邦”,“海濱鄒魯”。
鄭氏政權建立前後,一大批名儒學者從福建及大陸其他地區東渡。連橫説:“吾聞延平入臺後,士大夫之東渡者蓋800余人”。在《臺灣通史》中,特列《諸老列傳》,以記此事。列傳中列舉17人,其中福建12人。他們是:
王忠孝,福建惠安人,崇禎元年進士;
沈佺期,福建南安人,崇禎16年進士;
虞若騰,福建金門人,崇禎12年進士;
許吉燝,福建晉江人,崇禎16年進士;
李茂春,福建龍溪人,隆武2年舉孝康;
郭貞一,福建同安人,崇禎13年進士;
諸葛倬,福建晉江貢生;
林 英,福建福清貢生;
張士鬱,福建惠安人,崇禎6年中副榜;
黃驤陛,福建漳浦人,天啟4年舉於鄉;
張 灝,福建同安人,萬曆進士;
葉後詔,福建廈門貢生。
此外,浙江籍2人,江蘇籍1人,廣東籍1人,籍不可考者1人。
上述名儒宿望入臺,給臺灣帶去了中原文化。
從在朝者的角度看,中原文化移植臺灣,開花結果的第一功臣,當推陳永華。陳永華字復甫,福建同安人。鄭成功開府思明,“延攬天下士”,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陳永華。鄭成功會見陳永華,與談時事,終日不倦,大喜曰:“復甫,今之臥龍也。”授職參軍,待以賓禮。陳永華“指論大局,慷慨雄談,悉中肯要,遇事果斷,有識力,定計決疑,不為群疑所動”。鄭成功嘗語鄭經曰:“陳先生當世名士,吾遺以佐汝,汝其師事之。”永歷15年(1661年)授職咨議參軍。鄭經立,“軍田大事必咨問焉。”
在陳永華主持下,鄭氏政權積極推廣大陸文化,以大陸模式從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使臺灣社會有了一個飛躍的發展。特別要提到的是陳永華提倡“建聖廟、立學校”,在臺灣按大陸模式逐步形成一套科學教育制度。《臺灣通史》記載:“永華既治國,歲又大熟,請建聖廟,立學校。……從之,擇地寧南坊,面魁鬥山,旁建明倫堂。20年(1666年)春正月聖廟成。”又“命各地設學校,延中土通儒以教子弟。凡民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開興、萬年二州三年一試。州試有名者移府,府試有名者移院。各試策論,取進者入太學,月課一次,給廩膳。三年大試,拔其尤者補六科內都事。3月,以永華為學院,葉亨為國子助教,教之、育之、臺人自是始奮學。”
1683年,康熙20年,臺灣與大陸統一。清政府在臺灣又進一步興辦各種學校,嚴格科舉制度,大力倡導以程朱理學為核心的中華傳統文化。“康熙22年,知府蔣毓英始設社學二所于東安坊,以教童蒙,亦曰義塾。其後各縣增設。23年,新建臺、鳳兩縣儒學。翌年,巡道周昌、知府蔣毓英就文廟故址,擴而大之,旁置府學,由省派駐教授一員以理學務,而縣學置教諭,隸于學政。其後各增訓導一員。” 自建府學至乾隆11年,60年中,擔任臺灣府學教授職務的先後有17人,擔任臺灣府學訓導職務的有4人。這21位教授、訓導全部是福建的名儒學者,其中進士6人,舉人8人,貢生4人。在臺灣縣擔任縣學教諭的先後有17人,擔任訓導的先後有4人;在諸羅縣擔任教諭的先後有17人,擔任訓導的先後有5人;在鳳山縣擔任教諭的先後有16人,擔任訓導的先後有4人。在三縣任職教諭、訓導的先後共有63人,也全部是福建學者。
書房、書院等教育機構也逐步發展。據統計,迄光緒19年,全臺共建書院45所。
此後,在臺的歷代上層人士都十分重視、保護併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在日據期間,臺灣各界人士為保衛中華文化,抵制日本佔領當局的“皇民化”作了不懈的努力。1949年以後,臺灣各界人士為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也做了很多工作,這對於中華文化在臺灣地區生根、發展是具有決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