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成立沿革
1982年,臺灣中華成棒隊在世界盃棒球賽奪得第三名;1983年,中華隊奪得亞洲盃冠軍;1984年,洛杉磯奧運中華隊贏得棒球表演賽銅牌……,到1988年漢城奧運,中華成棒隊在國際賽中佳績頻傳,曾兩度擊敗業餘棒壇的超級強隊古巴隊。
同時,臺灣棒運賴以為本的三級棒球日漸式微,學生棒球隊不論質或量皆急劇下跌;成棒隊戰功彪炳,但是島內甲組成棒賽觀眾卻寥寥可數,甲組成棒社會球隊陸續出走日本業餘隊及職棒隊,未來出路的問題困擾著棒球選手們。
為徹底解決這些潛在的問題,在兄弟飯店負責人洪騰勝先生的促成之下,1987年12月31日職棒推動委員會成立,由當時棒協理事長唐盼盼兼任主任委員,為臺灣棒球的職業化催生。半年後,委員會訂定了臺灣的職棒大致的發展方向,並開始著手籌組球團、訂定規章、解決場地問題和培養裁判人才、建立裁判制度等實際工作。1989年10月23日,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正式成立,味全、統一、三商、兄弟等四個企業成為第一批投身職棒的球團,1990年3月17日臺灣棒球史上的第一季職棒聯賽開打,“職棒元年”揭開序幕。
一.中華職棒的興盛
中華職棒開打後,棒球員的待遇大幅提高,球員的社會地位獲得提升,優秀的職棒選手更成了青年崇拜的偶像;大批的球迷涌進球場欣賞職業球賽,棒球熱潮再度蔓延全臺灣,至1997年時觀眾人數已經突破千萬人次,引起臺灣當局的高度重視,“總統”、“行政院長”及各階層的民意代表都曾走進球場,除了允諾興建“巨蛋”棒球場外,各地或已閒置、或已老舊的球場亦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之下獲得整建,從職棒元年僅五座比賽球場,到現在已經有至少十座以上的球場可供職棒比賽。
而中華職棒聯盟也由創始的四隊,後又陸續增加了時報、俊國(後改由興農接手經營)、和信(後改名中信)等隊,同時也因棒球風氣興盛,各級棒球隊的數目也不斷增加,棒、壘球運動大為流行,各企業行號亦以慢速壘球作為員工聯誼、運動的主要項目。球迷透過每年各地超過百場的職棒聯賽,和媒體、雜誌專業報的報導之下,對棒球技藝、棒球文化、歷史傳承等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職棒也帶動了其他各項運動的職業化(包含籃球、排球、冰球等)。棒球迷在球場上加油的道具和手法,也形成了另一股獨特的造勢文化,加油棒、戰歌、彩帶、仙女棒、波浪舞,都是現在各種運動、各類聚會時的必然造勢方式。
自從職棒成立起,中華職棒聯盟的統一獅隊即極積推動“屬地主義”,以臺南所在地的球隊為號召,1993年俊國熊隊以臺中為根據地,後球隊轉手興農,對於臺中地區的紮根工作更為落實,1998年起中華職棒全面實施責任主場制。每年例行賽比賽總場數也從原本的180場增長為300場以上,而觀眾人數在持續穩定的成長中。
二.中華職棒的衰落
後來臺灣的職棒因為另一聯盟——臺灣職業棒球大聯盟的成立及賭博事件,導致職棒景氣陷入低潮,1998年時報鷹隊宣佈解散,1999年三商虎隊、味全龍隊亦先後宣佈解散,中華職棒從七支球隊減少為四支球隊,即兄弟象隊、統一獅隊、興農牛隊、中信鯨隊。
臺灣職業棒球大聯盟的成立非但未對臺灣的棒球界帶來正面的影響,反而陸續地向中華職棒球團暨業餘棒球隊惡性挖角,使臺灣棒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
三.合併後的新紀元
這兩年,中華職棒四支球團積極辦理新人選拔活動,舉辦業餘杯賽協助推動三級棒球發展並結合全省中小學辦理樂樂棒球校園巡迴推廣活動。
2001年第三十四屆世界盃棒球賽在臺灣舉行,臺灣地區代表隊向中華職棒聯盟徵召十五位優秀職棒球員參賽,贏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名(銅牌)。2002年的觀眾人數和票房收入,皆有大幅增長,和2001年相比,2002年上半球季觀眾數增加67%,而票房則增長186%。
2003年1月13日兩職棒聯盟代表六人:中華職棒聯盟陳河東會長、統一棒球隊林蒼生董事長、兄弟象棒球隊洪瑞河董事長、興農集團楊天發總裁、中信鯨棒球隊林博義董事長、那魯灣公司陳盛沺董事長暨體育主管單位“行政院”體委會林德福主委簽署兩聯盟合併協議書,那魯灣公司同意解散臺灣職業棒球大聯盟,並應允其所屬四支球隊精減為兩支球隊,其中一支球隊應于2003年1月31日前完成出讓與第三人公司,另一支球隊則應于2003年底前完成轉讓與另一第三人公司的手續。兩職棒聯盟合併後更名為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合併後的中華職棒2003年3月1日開幕戰在臺北天母棒球場正式開打,兄弟象、統一獅、興農牛、中信鯨四支老球團攜手與誠泰太陽隊、第一金剛隊共同邁入整合後的新時代。陳河東會長在該年12月11日猝逝,聯盟遂推舉兄弟球團洪瑞河常務理事為代理會長,並展開推舉新會長人選。
2004年誠泰銀行正式入主太陽隊,並更名為“誠泰COBRAS”隊,由郭泰源出任總教練職務;La New企業也取代第一金控(金剛隊),正式將球隊更名為La New熊隊,全力耕耘高屏地區。
2005年全年度戰況都激烈無比,7月21日更舉辦了史無前例的季冠軍加賽,同年聯盟更改季後賽賽程。
2006年2月15日趙守博先生獲選為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第六屆會長,並於2月27日正式就任。
組織架構
聯盟目前的架構由各球團共同組成,各球團們對職棒事務的推動有絕對的自主參與權,且保有各自企業體的特色。目前推動發展的責任場制,將賦予各球團更多的責任,包括票房的推廣、球迷的經營,強調地域屬性,與母企業體結合,將企業文化融合呈現于球賽之中,未來將朝向主客場制的目標邁進。
聯盟的角色,未來將以辦理比賽相關業務為主,以期成為所有業餘球員努力奮鬥的目標,且帶動三級學生棒球的穩定成長。
一、賽制
目前中華職棒共有六支球隊,每年球季約自三月至十月間,賽程進行三十周,每隊每球季各打一百場,全年共計三百場的例行賽,賽程採上、下半球季。當年度上、下半球季第一名為不同隊時,由上、下半球季第一名兩隊中全年度勝率較低的球隊,與剩餘四隊中勝率最高的球隊進行季後賽,採五戰三勝制。季後賽獲勝的球隊與上、下半球季第一名兩隊中全年度勝率較高的球隊進行年度總冠軍賽,採七戰四勝制。當年度上、下半球季第一名為同一隊時,由全年度勝率第三名球隊與第二名球隊進行季後賽,採五戰三勝制。季後賽獲勝的球隊與年度勝率第一名球隊進行年度總冠軍賽,採七戰四勝制。每年上、下半球季中並舉辦一場紅白明星對抗賽。
二、比賽場地
中華職棒過去十六年來的比賽場地包括已經拆除的臺北市立棒球場及宜蘭、新竹、高市立德、屏東、嘉義市、嘉義縣、兄弟龍潭等八座紅土內野球場及新莊、天母、臺中、臺南、高縣澄清湖、斗六、花蓮等七座草皮內野球場、臺東球場。以上球場的容量自五千五百人至二萬人不等。
三、球員、教練註冊
各球團可註冊名額為總教練一名,教練若干名,正式球員二十五名及預備球員若干名,外國籍教練名額不得佔教練註冊名額二分之一以上,註冊為球員兼教練者以正式球員名額計算。2006年並增設規定季後賽參賽隊伍可以註冊二十八名正式球員。
四、外籍球員
各隊于球季中,可使用外籍球員人數不限,但同時註冊最多限三人,每場比賽同時上場的外籍選手不得超過二人,最後註冊日為每年例行賽結束前14天。
五、新人選秀
聯盟每年年底舉行新人選秀會;選秀會議舉行前一個月,聯盟將對外界及媒體宣佈訊息,以利球員登記報名。凡曾登錄為業餘甲組成棒球員身份(由球團自行聯繫的選手不受此限),皆可報名參加選秀會。
球迷增長數
年度 |
總場次 |
總觀眾人數 |
平均單場觀眾人數 |
職棒元年1990 |
180 |
899,955 |
5,000 |
職棒二年1991 |
180 |
1,050,405 |
5,836 |
職棒三年1992 |
180 |
1,238,063 |
6,878 |
職棒四年1993 |
270 |
1,600,549 |
5,928 |
職棒五年1994 |
270 |
1,607,677 |
5,954 |
職棒六年1995 |
300 |
1,646,361 |
5,488 |
職棒七年1996 |
300 |
1,364,424 |
4,548 |
職棒八年1997 |
336 |
685,832 |
2,041 |
職棒九年1998 |
315 |
690,089 |
2,191 |
職棒十年1999 |
278* |
496,433 |
1,786 |
職棒十一年2000 |
180 |
301,671 |
1,676 |
職棒十二年2001 |
180 |
337,707 |
1,876 |
職棒十三年2002 |
180 |
532,304 |
2,957 |
職棒十四年2003 |
300 |
958,596 |
3,195 |
職棒十五年2004 |
300 |
1,051,625 |
3,505 |
職棒十六年2005 |
300 |
1,014,695 |
3,407 |
職棒十七年2006 |
300 |
679,205 |
2,264 |
總 計 |
4,349 |
16,166,591 |
3,717 |
注:1999年原訂300場比賽,因921大地震取消22場。
球團介紹
|
統一獅隊,1990年四支創始球隊之一,母企業為統一企業。在臺灣南部擁有龐大的支援者,並且在所有球團中率先投下鉅資認養臺南球場,成為臺灣職棒球團經營球場的最佳典範。獅隊曾經在1991、1995、1996及2000年四度奪得年度總冠軍,是臺灣棒壇所認同的傳統勁旅。 |
| |
|
兄弟象隊,1990年四支創始球隊之一,母企業為兄弟大飯店。兄弟象隊在臺灣擁有深厚的球迷基礎,同時在1992年至1994年間創下連續三年總冠軍的傲人成績。象隊在2001年奪得隊史上的第四度年度總冠軍,此後並在2002、2003年連續奪得總冠軍,成為中華職棒史上唯一兩度締造三連霸紀錄的球團。 |
| |
|
興農牛隊,1993年俊國熊隊加入中華職棒,1995年由興農企業接手經營權,完成臺灣職棒史上第一宗球團買賣案例。絕大多數的1992年奧運銀牌代表隊主力球員皆在陣中。1997年與洛杉磯道奇隊展開空前規模的訓練合作計劃,1998年及2000年皆打入總冠軍賽,但都在第七場決定性的比賽中敗北。2003年牛隊以上半季冠軍身份再度闖入總冠軍賽,但在第六場中敗給兄弟象隊,與年度總冠軍擦身而過。2004年興農牛隊以4勝3敗擊敗統一獅隊,拿到成軍以來第一次的年度總冠軍,2005年再以4連勝的成績在總冠軍賽中擊敗誠泰COBRAS,拿下2連霸。 |
| |
|
中信鯨隊,1997年加入中華職棒聯盟,母企業為中國信託。在加盟職棒前的業餘聯賽中,曾一舉蟬聯1994年春、秋兩季冠軍,更于秋季聯賽中以十六連勝打破兄弟象業餘時代十五連勝紀錄。1996年春、秋聯賽中,再度拿走冠軍盃,同時創下四連霸紀錄。鯨隊在加入中華職棒第三年,即于1999年奪得球季排名第一的頭銜,但在季後賽中遭味全龍隊淘汰。2002年曾再度進入總冠軍賽,但以零勝四敗不敵對手兄弟象隊。 |
| |
|
La New熊隊,2003年初第一職棒公司將球隊轉手至聲寶公司旗下達盛公司,島內著名製鞋企業La New不但出資認養高雄縣澄清湖棒球場,也循贊助模式經營球隊,並將球隊名稱改為La New熊隊。La New企業積極投入棒球事業的形象已經儼然樹立,預料將以中華職棒新兵的身份一鳴驚人。 |
| |
|
米迪亞暴龍隊,米迪亞暴龍隊的教練、球員大都為原誠泰球隊班底,賽亞公司為米迪亞集團的關係企業,其期待為島內棒球界注入新氣象,並立下三項使命,即(1)帶動年輕族群,使其成為島內棒球的忠實觀眾(2)培養明星運動員,融入資源共創職業棒球品牌價值(3)長期耕耘,提升職業棒球的整體社會公益形象,並自我期許第一年球季打入季後賽;第二年球季能夠獲得單季冠軍;第三年球季能夠拿到中華職棒年度總冠軍並前進亞洲職棒大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