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
1.社會原因導致自殺率上升
臺灣青少年自殺率近年來逐年上升,自殺者年齡不斷下降,自殺已居臺灣青少年死因第三位,增幅已居島內自殺各年齡層之冠。生活相對優裕的臺灣青少年何以用這種方式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綜觀島內各界反應,社會原因不容回避。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係教授陳李綢認為,臺灣經濟不景氣、學生學習壓力大是造成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她説,臺灣經濟連年的不景氣造成社會失業率不斷上升,許多家庭因失業而面臨生活困境,作為家庭成員的青少年同樣備受困擾,對前景感到悲觀,並産生對自我的否定情緒。當社會氛圍讓成年人都感到挫折的時候,青少年的孤獨、無助、無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2.“教育改革”加重學生負擔
從學生自身的學業而言,臺灣這幾年“教育改革”似乎沒有停過,不斷出臺教改方案。但一味倣照歐美教學方式,反而增加了學生本已很沉重的學習負擔。教改的不力,學業的壓力,讓很多學生無法享受學習的快樂,讀書成了很大的負擔。
3.家庭隔閡,親子淡漠
臺灣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存在很多問題。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臺灣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日益減少,父母在精神上給予子女的關注嚴重不足。臺灣媒體曾對島內家長作過問卷調查,發現與孩子經常交流的父母少之又少。這也是許多青少年沉迷于網路世界尋找情感寄託的重要原因。青少年對家庭、對社會越來越不信任,與家庭成員的隔閡不斷加深,進而走向逆反和自我封閉。同時,由於從小生活環境相對平順安逸,青少年的抗壓性較差,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就無所適從,容易尋找極端的方式解決困擾。所以,飆車、吸毒、打群架、殺人放火在島內青少年中屢屢發生,甚至自我了結生命。
二、臺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與理念
臺灣學校心理輔導經歷了發源時期(1951—1960年),實驗時期(1965—1966年),推廣時期(1966—1968年),應用時期(1968—1984年),成熟時期(1984至今)。至今已完全成為臺灣中小學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實現了教學、訓導、輔導一體化。
臺灣教育界理解心理輔導的意義為:
(1)它是一種助人的歷程和方法,由輔導教師根據某種信念,提供某些經驗,以幫助學生了解與充分發展自己。
(2)在教育體系中,它是一種思想(信念),是一種情操(精神),是一種行動(服務),是基於對人類的基本關懷(愛),以協助學生自我了解為起點,以協助學生自我實現為目的。
(3)輔導的目的在於“助人自助”:輔導是協助個人自立、自助,而非代替學生解決問題。所以輔導教師的工作不是“送魚”,而是授人以漁;不是拯溺,而是教人如何游泳;不是救人,而是教人如何自救。
三、教育方式:全方位的心理關懷
家庭
臺灣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源於家庭,形成于社會,表現于學校。系統式家庭治療也認為,來訪者只是家庭問題的攜帶者。其症狀是家庭成員間相互作用的表現。由此可見家庭成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此,家長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環節。這項工作包括:
1.需求評估。通過與學生、教師的訪談,通過對家長教育子女方面的心理測量,摸清家庭教養狀況和存在問題。
2.整體輔導。對於家長的共同需求和帶普遍性的問題,由專家進行講座輔導。
3.分層輔導。例如,小學階段的輔導任務包括:對低年級學生家長進行子女入學適應方面的輔導;對中年級學生家長重點進行子女學習適應性的輔導;對高年級學生家長重點進行子女青春期的輔導。
4.分類輔導。針對單親家庭、重組家庭、下崗家庭、原住民家庭及親子關係惡化家庭等不同類別家庭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工作。
5.個別家長輔導。前面幾個途徑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個別幫助解決。
學校
臺灣將心理輔導工作作為教育的核心工作,制定了相關條例和實施要領。指出,小學的輔導“由級任教師及各科教師,透過各科教學情境,充分利用討論、報告、説話、參觀、表演、繪圖、工作、唱遊、填表、作業、辯論、角色扮演、遊戲治療等團體輔導的技術,注意發展兒童群性,在學校的團體生活中,培養服務人群和合作的精神,啟迪其高尚情操,培養其向上意志,美化其人生理想,以達輔導目的”。在中學有輔導活動的課程與時間。團體輔導是配合各科教學及團體活動、班會、朝會實施。個別輔導則要求“認識學生身心的發展和個別差異,經詳細的觀察、調查、測驗、咨商診斷等過程後,作具體的記錄,綜合研討供各項輔導與教學的參考”。
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規範化建設方面,臺灣有著成功的經驗。臺灣心理輔導從無到有、從實務走向理論、從行動走向制度的發展歷程已經幾十年了。他們認為規範化、專業化制度建設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質的必由之路,而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是其關鍵和前提。
政府
臺北市教育局的《心教育“白皮書”》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啟動正向的心念,建立多元的價值觀念,打造優質的教育環境,建構新世紀的教育發展主軸。
“白皮書”提出以全人教育及終身教育為主軸。全人教育包含:適性發展、人文素養、能力培養、生命教育、兩性教育、情緒教育、法制教育。
“白皮書”提出建立循序推動的模式:循理的説服、自然的頓悟、無形的勸化、遠景的建構、謹慎的置換、價值的澄清。
2003年7月,臺“教育部”訓育委主任吳榮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教育孩子要從了解孩子開始,孩子的自我保護也應從早做,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和升學率。”他還介紹,教育主管部門針對青少年自殺易發人群,已實施“青少年心理輔導計劃”,並製作自殺防治手冊,開設24小時心理諮詢專線等以加強應對。
但更多的社會人士強調社會自身對青少年的影響,認為如果整個臺灣的經濟發展、就業狀況、教育目標、社會風氣乃至政治亂象等沒有根本的改變,青少年自殺這一令人痛心的現象將難以遏制,因為,希望與前途畢竟是決定年輕人生活並奮鬥的最重要的理由。
四、心理輔導教師的要求與培訓
依照臺灣的規定,一個合格的輔導教師在大學中應修滿下列課程:輔導原理(4學分)、教育與職業資料分析(3學分)、心理與教育測驗(4學分)、團體活動指導(2~3學分)青少年心理學(2~3學分)。必修課與選修課修滿20學分。這是一般情形。
另外,臺灣中小學在聘請輔導教師時還會考慮下列因素:
(1)教育程度:任何輔導人員必須具備學士學位,以具有碩士學位為佳。
(2)工作經驗:在從事輔導工作之前,最少有兩年的教學經驗,最好還具有一年以上的教學外的工作經驗,如社會工作、行政工作、公眾服務等經驗,另外還需要有3~6個月的處理輔導業務的實際經驗與實習。
(3)專業技能:從事輔導所需的專門技能包括諮詢、調查、問卷、測驗、個案研究、心理治療、資料收集、聯絡服務等技能,並具備教育心理學、社會學、職業教育與輔導的技能等專門訓練。
臺灣輔導教師的培訓內容與要求:
培訓可以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從大學畢業生中選拔,另一條是從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中選派。不論是哪種途徑,都要參加輔導理論的學習、培訓及輔導實習,其理論學習包括下列四個部分:
(1)基礎課程類:心理類有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心理衛生等。教育類有教育原理、教育哲學、教育與學校行政等。社會類有社會文化發展史、人類學、社會學。專業基礎類有輔導的理論與哲學、諮詢理論與原則等。
(2)專業課程類:輔導心理學、職業輔導心理學、團體輔導學、教育及心理研究法、輔導評價等。
(3)技能學科類:會談的方法與技術、輔導資料的收集與應用、個體與團體輔導方法、行為調適問題、社會關係等。
(4)其他學科類:教育與心理測驗、課外活動的理論與輔導、生物學、經濟學、法學概論等。
學員在完成了上述理論學習後,方可參加輔導培訓或到專門機構接受實習研修,時間一般為一年左右。培訓的內容主要以技能和品格為主。技能培訓包括會談、人際關係處理、問題解決、書寫輔導個案報告等內容;品格方麵包括人格調適、穩定的情緒、機智、同情、忍耐、熱情、合作、服務等內容。
實習分實驗室實習、校內實習與校外實習三種。實驗室實習如測驗的實施、統計結果的分析。校內實習如具體的輔導工作過程的參與。校外實習如到社區服務機構、兒童福利院、慈善機構工作等。實習時有專門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及考評。一年左右的實習後,才可正式被聘為中小學輔導人員。
培訓機構及課程設置:
目前,臺灣中小學輔導人員的培訓機構主要是大學及獨立學院的心理係、教育係、教育心理係及輔導係。
例如,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以培養專業輔導人才及臨床心理學、心理治療人才為主。所開設必修課為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教育心理學、輔導心理學、實驗心理學、諮詢理論與技術、社會心理學、心理衛生、團體輔導、心理測驗、生理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所設選修課為青年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教育與職業輔導、特殊兒童心理與輔導、個案研究等。
總而言之,臺灣對輔導教師的資格、修養、責任都有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是臺灣的輔導能長期被社會認同,並得以不斷發展的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