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創刊初期的幾幅封面。
《文訊》封面展展出300多幅封面,反映臺灣30年來的文學面貌。
最近一段時期,一本純文學雜誌的命運牽動著無數臺灣文化人的心。
《文訊》,臺灣重要的文學刊物,在迎來創刊30週年之際,卻面臨租約即將到期,居無定所、無力維持的窘境。
無奈之下,《文訊》決定舉行拍賣會,發動文藝界人士捐贈書畫,拍賣籌款。
考驗《文訊》影響力的時候到了。《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封德屏登高一呼,臺灣文藝界紛紛響應,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化人都參與進拯救《文訊》的活動,兩個月內,各方捐贈的書畫作品達600多件。其中不僅有于右任、溥心畬、豐子愷、林散之、臺靜農、董作賓、郎靜山、陳立夫、楚戈等捐贈者珍藏的大家作品,還有臺灣作家們自己創作的書畫或手稿,如白先勇、王鼎鈞、余光中、周夢蝶、洛夫、席慕蓉、林煥彰等紛紛拿出得意之作。
由於捐贈踴躍,內容豐富,主辦方將分場拍賣。首場拍賣定於7月20日在華山文創園敲槌,並於之前兩天舉行預展。
《文訊》的一次自救行動變成了一場文化盛宴。
這家雜誌社究竟有怎樣的本事,能一呼百應,讓臺灣的作家們傾巢出動,慷慨伸出援手?
日前,在《文訊》雜誌社所屬紀州庵文學森林茶館,《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封德屏向本報記者娓娓道來個中緣由和辛酸苦辣。
《文訊》原是中國國民黨所屬刊物
1981年,國民黨文工會設立“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並籌編《文訊》,1983年7月,《文訊》順利出刊,至今整整30年曆史。
創刊後的20年間,雖然《文訊》經費由國民黨支付,卻始終不偏不倚,維持專業的風格,贏得廣泛認同。“快速報道文藝資訊、準確評析文學表現、深層探索文化問題、生動描繪文人風貌”是其不變的編輯原則。
2003年,國民黨宣佈停止對所屬的“三刊一報”提供經費,隨即《中央日報》和包括《文訊》在內的兩家雜誌停刊。封德屏得知要停刊的消息後,四處求援,籌措了最低門檻200萬台幣,成立“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文訊》得以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