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用心照顧有需要的老人,有一天當我需要人照顧時,同樣會得到其他志工的溫馨照顧……”
在高齡化、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的臺灣,家庭照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面對的難題。在這種背景之下,強調志工互惠服務的“時間銀行”,被當做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引入島內。
時間銀行,最早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指志願者可將公益性的“服務時間”儲存起來,當自己遭遇困難時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參與者登記個人的專長和才能,透過時間銀行的訊息網路,互相尋求和提供服務。作為一種非經濟與非對價的公益交易,時間銀行很快成為國際風行的志工互惠服務。
在臺灣,最早使用類似時間銀行服務模式的,是弘道老人文教基金會。他們早在30多年前,就借鑒日本經驗,記錄志工照顧老人的服務時數,以便這些志工年老時獲得回饋或交換服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998年推出的“天使人力銀行”,也是典型的時間銀行模式,該銀行以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的中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涵蓋換洗衣物、環境改善、陪同就醫、餐飲服務等。不過,參與志工需要先接受12小時的訓練,而且服務滿300小時以後,才可以提領被服務時數。
而同一年,由民間組織“老五老文教基金會”發起的時間銀行,方式則更為自由靈活。他們約定,志工服務時數按點數計算,並根據難度加以區分:一般服務類型志工,每服務1小時累計1點;保健、教育指導志工,每服務1小時累計3點;居家照顧、災害救難志工,每服務1小時累計5點……
這個時間銀行,更強調“互助小區”的概念:當親朋好友本人或家屬出現長期照護需求時,小區志工可自動提出義務服務的時段、時數及項目,減少家屬的照顧負擔。也就是説,除了鼓勵從事公益服務的意願外,更加鼓勵志工關愛所在的小區,自發主動地提升所在小區的生活品質,使小區中的小家庭,以互助的方式變成一個大家庭。
需要説明的是,時間銀行將時間貨幣化之後,這些公益服務可以像貨幣一樣存儲、提取,但並不會産生通貨膨脹或利息增值問題,你現在做出多少服務時數,未來就擁有同樣多的被服務時數。當然,你也可以像財産轉移一樣,將自己的服務時數,換算成父母、孩子可以享受的被服務時數。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的時間銀行雖然是從海外引入的新概念,但在發展中形成了鮮明的自有特色,即“遠親不如近鄰”、“割稻子互相幫忙”的中國傳統鄉鄰文化。通過這種小區居民守望相助的方式,時間銀行正在改變左鄰右舍互不往來的社會發展弊病,悄悄恢復著“厝邊(隔壁)”的互助功能,積極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而這一點,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意義尤為重要。(海峽導報記者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