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旺報》報道,根據臺灣競爭力論壇對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調查,超過6成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也有約3成民眾否定中國認同。專家分析指出,認同中國人身份者,主因是認為具有同樣的血緣、文化或教育養成;反之,則認為兩岸分隔太久,彼此差異過大。
對於這次民調結果顛覆以往多數民眾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印象,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27日以“石破天驚”形容這項轉變。他認為,這是臺灣民眾對“中國認同”出現轉折,未來將持續追蹤和觀察。
臺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彭錦鵬分析各項數據表示,在兩岸長期交流和教育的潛移默化下,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越來越包容,在大陸的發展對臺有利的情況下,更多民眾願意容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族群認同 不應再操作
他並引述民調指出,臺灣人在身份認同上,都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媒體不應再操作“族群認同”問題,而應關注兩岸聯手共同創造最大紅利。在臺灣無論藍綠陣營都能認同中華民族的情況下,誰都不該去扣別人帽子。
利害與共 兩岸大紅利
彭錦鵬認為,未來兩岸發展要有新認同,臺灣民眾不需要挑撥臺灣人與中國人的身份問題,兩岸人民應是“利害與共”,對兩岸關係要持正面積極、謹慎的態度,只要互助、互利,就能創造更大的紅利。
謝明輝則舉例説,臺灣導演李安獲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後,大陸媒體有很多報道,且稱許李安為“華人之光”,這就是這項民調最好的印證,顯示臺灣人信心提升,認同上也沒什麼問題。
他強調,民調結果説明,臺灣與中國的認同不再是撕裂,而是朝向彼此認同的方向邁進,代表臺當局的兩岸和平發展之策略方向正確,因而改變臺灣民眾的認同結構。
謝明輝還説,這次與旺旺中時集團艾普羅民調公司合作,講求獨立、公平、公正、公開,提供真實的臺灣認同現況供臺灣民眾、媒體及兩岸參考。所有民調絕不虛偽造假或欺瞞臺灣民眾,臺灣競爭力論壇對此民調結果完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