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北最後一家鑄字行:保護中國優美的造字哲學

時間:2012-11-19 09: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張介冠展示鑄字行文創産品。中新社發 路梅 攝

  生火,把熔爐燒到350攝氏度,使鉛塊融為鉛水。作為一間鉛活字鑄字行的老闆,張介冠每天早上的工作從7點就開始了。一汪亮閃閃的鉛水,小心地倒進鑄字機的模具裏,經過冷卻、脫模、修邊、拋光,就成為一枚字體優美的鉛活字。然而,這已經是臺北最後一家鑄字行。

  十一世紀誕生的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産生過重大影響。在畢昇發明的泥活字傳入歐洲400年以後,德國人約翰內斯?谷登堡發明鉛活字版印刷術,在1450年前後開始使用鉛合金澆鑄活字排印書籍,加快了知識和文化的傳播。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臺灣經濟起飛,商業繁榮,各種印刷需求大增,帶動鉛字印刷産業進入鼎盛時期,開一家鑄字行需要台幣數百萬元。1969年,父親籌資開辦了“日星鑄字行”,當時才十六七歲的張介冠就隨父親入了行。

  電腦的普及應用成為鉛字印刷最大的威脅。張介冠説,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電腦排版印刷開始應用,其成本僅是鉛字印刷的一至二成。不到10年的時間,鉛字印刷已被全面取代,鑄字行的生意也一路下坡,市場的迅速萎縮令業者反應不及,紛紛關門歇業。

  看著同行一家家消失,張介冠卻對客戶承諾,只要臺灣還有鉛字印刷廠,“日星”就會一直走下去。時至今日,持續虧損的“日星”仍在苦撐,印刷月營業額甚至不到1000元新台幣,不及鼎盛時期的萬分之三,張介冠説,除了堅守承諾之外,更因為漢字和活字印刷術都是人類文化非常重要及獨特的部分,自己有義務去保留和傳承。

  由於“鉛”在閩南語的發音中與“緣”同音,臺灣的傳統婚慶12禮中就有“鉛錢”表示姻緣,有的顧客會出於好奇購買自己名字或特別意義的鉛字塊當做禮品。原本是印刷工具的鉛字如今當作工藝品出售,也是無奈的“文創”。張介冠並不希望鑄字行淪為單純的禮品店。

  “鉛字的字形全部來自手工設計,不像電腦造字那樣平滑。鉛字要在固定的方塊裏呈現最理想的狀態,筆畫的處理上要有很多考慮。1萬多個鉛活字,每個都有其獨特的形態,排列成篇時又要有整體協調的美感,這是鉛字最難把握卻也是最有韻味之處。”説起鉛字,張介冠如數家珍,“中國文化優美的造字哲學,我們應該保護它。”

  今天,冷清的日星鑄字行迎來了一群年輕人,他們大多是設計係的大學生和平面設計師。張介冠向他們介紹鑄字的歷史和工藝,帶他們參觀鑄字機,體驗簡單的活版印刷流程。這是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協助日星鑄字行永續發展的一項嘗試,即成立“日星鑄字行小型博物館工作坊”,希望能夠讓年輕人了解活字印刷,並在文化創意産業進行延伸應用,使這一傳統技藝與文化,重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

  60歲的張介冠説,“這是臺灣最後一家鑄字行,如果我的子孫不願意繼承,我希望日星最終能夠回歸社會,歸全民所有。”在他遞給記者的鉛活字印刷名片上,排列著“昔字、惜字、習字”三個詞,字體格外雋永。 (記者 路梅 董會峰)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