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説過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求你的理想。像一隻孤獨的海燕,海闊天空任你翱翔……”
洪小喬,這位上世紀70年代臺灣“中視”的“金曲小姐”,依舊一頂寬邊草帽半遮面的打扮,她用一首《你説過》,在淺吟低唱中仿佛又把人們帶回了那個遙遠的年代。
10月14日是臺北市歷史文化街區大稻埕“莊協發商店”被辟為“文史講亭”兩週年的紀念日。當天,臺灣知名文史專家莊永明老先生、洪小喬等老一輩臺灣藝人,以及眾多的文化愛好者,聚集在這棟老建築的走廊上,共同慶祝它的“華麗轉身”。
“莊協發商店”位於臺北市西寧北路和貴德街的交界處,至今已有83年曆史。這棟建築曾經是一家雜貨舖,周邊就是臺北當年非常有名的大稻埕商貿區,目前被臺北市認定為古跡得以保存。
在歲月的流逝中,昔日大稻埕商賈林立、熙熙攘攘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
兩年前,這家曾經的雜貨舖開始了一場文化意義上的“華麗轉身”。這棟早已不再賣雜貨的建築,轉而開始“賣”知識。這裡被開闢為“文史講亭”,每週固定舉辦文化講座,同時還組織文化展覽,成為大稻埕歷史文化街區的一個“亮點”。
今天的“莊協發商店”,掩隱在現代化的高樓當中,乍一看毫不起眼,但仔細品味,仍可感受到這棟建築的歷史遺風。
紅色的磚墻外壁上,攀附著幾根竹子形狀的排水管,“清風亮節”的寓意歷歷在目。就在建築物的西邊,緊鄰著的是“臺灣茶業之父”李春生的紀念教堂。再往西不遠,就是淡水河高高的河堤。
據莊永明回憶,“莊協發商店”是見證臺北歷史文化的一處重要建築。這棟建築的二樓曾是臺灣上世紀著名詞作家李臨秋的故居,而沿著貴德街往南,幾步之外,則是上世紀20年代臺灣進步文化團體“臺灣文化協會”所設港町文化講座所在地。當時,蔣渭水等一批“名嘴”在這裡宣揚改革臺灣社會、喚醒民族意識、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理念,場場講座都“滿員”。
“建設可以讓一座城市變大,而文化則能讓一座城市變得偉大。”
正因如此,在莊永明等人的推動下,“莊協發商店”完成蛻變,不僅被定為臺北市古跡,而且成為臺北市喧囂鬧市中的一座文化講堂。
兩年多來,莊永明在這裡舉辦了多場講座,包括“臺北生活記憶”“臺北追想曲”“臺灣歌謠的前世今生”等,吸引了許多民眾參加。此外,其他專家也曾到此,講授愛麗絲、格林童話等西方文化內容,更豐富了文化講堂的內涵。(記者 明金維 何自力 林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