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飯店外景 任成琦攝
5月10日,臺北圓山飯店將迎來一甲子的生日。
臺灣飯店的故事之多,恐怕沒有一家飯店比得上圓山。美臺“斷交”談判,民進黨、親民黨成立,兩岸兩會商談……這些標誌時代風氣流轉和社會變遷的事件無一不是發生在圓山大飯店。
見證歷史
1949年國民黨退居臺灣,沒有一座像樣的飯店接待貴賓。在蔣介石指示下,其夫人宋美齡籌劃創辦所謂的“國賓館”。
1952年臺北的臺灣大飯店改組為圓山大飯店。幾經改裝擴建,直到1974年,圓山大飯店從最初的1間餐廳36間客房擴展為今天的模樣:外表器宇軒昂,還有七彩畫梁、飛檐鬥拱、丹朱圓柱、琉璃金瓦。
令人感慨的是,這座原為“敦睦邦誼”的名館後來見證了美臺“斷交”,成為“斷交”談判的場所。
1978年美國副國務卿克裏斯托弗率代表團赴臺談判,遭到臺灣社會抗議。一路上車隊全程飽受蛋洗、番茄洗,甚至拍打。克氏的西裝也挂了彩,還是圓山飯店工作人員把滿是蛋液和番茄的西裝整燙了出來。
為免局面失控,原本定在“外交部門”進行的談判改在圓山飯店舉行。所有會議資料和打字機等器材,都一箱箱急運到飯店。飯店外賣部副理黃振源回憶説,因為飽受驚嚇,克裏斯托弗離臺前一晚明顯食欲不佳,只點了一份三明治,落寞地在角落用餐。
上世紀80年代之後,臺灣解除黨禁,政黨生態發生變革,圓山飯店也是這段歷史的見證地。1986年9月28日,130余名黨外人士在飯店敦睦廳集會,宣佈發起組織民進黨。2000年3月31日,宋楚瑜在圓山飯店12樓大會廳召開親民黨成立大會。親民黨成為臺灣第90個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