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達和速食主義的當下,電子閱讀擠壓著紙本閱讀的空間,人們具有越來越少時間和意願捧書細品,全球各地一些實體書店倒閉。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夕,臺灣文化界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暢談閱讀的社會功能,寄望人們養成閱讀習慣。
爾雅出版社社長隱地説,有閱讀習慣的人心最踏實,有閱讀習慣的人不寂寞,閱讀時接觸的世界永遠都那麼清晰。
“網路時代,很多年輕人改變了過去的閱讀習慣,或者開始網路閱讀,或者就不閱讀了。”隱地説,我們要接受新時代,但也不能拋棄舊時代。“與其在網路上過眼雲煙地點擊各種書籍,還不如從頭到尾細細閱讀品味一本好書。”
爾雅是臺灣知名出版文學書籍的出版社,由隱地創辦于1975年。隱地説,爾雅出版的每一本書都是手制本,我為爾雅依然致力於推廣大眾文學閱讀夢想而欣慰。“以前經營文學沒有稀奇,但現在快要被新科技浪潮淘汰了,這時候不能隨波逐流,而更應該成為中流砥柱,讓該存在的書不被大浪席捲。”
如今,爾雅出版社還堅持重新印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書。“文學不論新舊,殊途同歸。”隱地説。
實體書店一個個關閉,讓隱地感到心痛。“如果一個城市沒有書店,無異於釜底抽薪。一家好書店,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人文風景。”他説。
書法家徐松齡説,臺灣的經濟發展和民眾的吃穿住用行都還不錯,但與此同時更應該鼓勵民眾回歸閱讀,做有文化的人。這關係到一個地區發展的軟實力。
“文字比其他藝術更穩定。”熱銷小説《家變》作者王文興説,音樂、美術要依賴的工具太多,付出的成本大,文字是與生俱來的,對社會的影響一直都在。“或許在科技發展的衝擊下,紙質書的時代會過去,但我依然堅持。閱讀可以讓一個人有豐富的人生”。
臺灣出版界人士認為,紙質書和電子書應該並行不悖、同步發展。臺灣秀威資訊科技總經理宋政坤説,“內容為王”,形式都是載體,載體只是工具。出版社為讀者提供多元滿足,不論紙上閱讀或電子閱讀,最終目的都是推動閱讀。
服務於龍圖騰出版公司的楊宗翰也是大學教師,他精心策劃了“經典 心悅讀”等系列圖書。“經典閱讀可以成為現代人愉悅生活的明燈。”他説。
臺北河堤裏是一個文學氛圍濃郁的地方。這裡的1500戶人家不少家庭成員是教育、公務人員。里長鄒士根兩年前通過努力,將古跡“紀州庵”原址復原創辦“紀州庵文學森林”,如今已成為臺北民眾閱讀的好去處。
在紀州庵和周邊的草地上,人們在靜靜地看書、分享心得。鄒士根説,閱讀的味道就像自己用除草機推草時聞到的陣陣草香,可以讓心情平靜下來。
河堤裏70歲居民馮桃葉説,在這麼好的文化氛圍中,生活的氣息和人們的氣質都會不同。 (記者任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