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旺報》報道,臺灣中華徵信所首次針對臺灣5000大企業的經理人,進行“産業幸福指數”大調查,這是第一份“臺灣産業的幸福成績單”。調查結果顯示,産業的幸福感整體平均只有6.7分(滿分為10分),勉強在及格邊緣。
“錢多、事少、離家近。”一向是小資男女衡量工作滿意度的絕對考慮,不過“産業幸福指數”大調查卻發現,幸不幸福更重要!中華徵信所從工作薪資、工作內容、制度福利、升遷機會、工作成就感等五大面向,綜合檢視“産業幸福指數”。
調查指出,“産業總體幸福感”為7.26分,但再問到跟其他産業相較,認為比其他産業還要幸福的得分只有6.04分。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説,“原本自我感覺良好幸福的,一遇到人比人就會氣死人,而且顯然做一行怨一行,讓幸福感下降。”因此臺灣整體産業真實的幸福感落在兩者間平均的6.70分,代表“政府”跟産業界在提升産業幸福感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錢多最好爆肝最惱
調查産業的幸福度,50.4%企業感到幸福微溫到低溫,11.3%則認為墜入失溫的不幸福。
“産業幸福指數”評比10大幸福産業,在每年年終獎金排行羨煞許多人的不動産業、金融業,果然幸福感最高,高居最幸福産業的1、2名。科技新貴則讓人跌破眼鏡,除了光電業和印刷電路板業進榜幸福産業第9、10名,飽受“血汗工廠”、“爆肝企業”爭議的電腦週邊設備業、通訊製造業等,則抱怨超時工作落入最不幸福産業前10大。
有趣的是,産業不賺錢照樣讓員工感到幸福,中華徵信所以電力燃料業為例,在獲利(稅前純益成長率)衰退9%下,員工的平均薪資還高達9萬元(新台幣 下同),是臺灣人平均的兩倍。“收入跟産出不成正比也能坐擁高薪,難怪幸福。”
服務業幸福感M型
這次調查也發現從業人口已超過製造業的服務業幸福感呈現M型化,在最幸福和不幸福的前10大排名,都超過半數,反映出服務業的勞動報酬率差異太大、超時和超量工作都是産業的隱憂。
調查最後歸結出要讓幸福感升溫的幸福密碼是“1020”,也就是企業要努力達成營收成長率10%,以及稅前純益成長率20%的目標,能這樣就能使企業改善工薪資,共創雙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