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欣傳媒”報道,從臺北地鐵頂溪站一號出口出來走路約兩分鐘,就可以看到特色書店“小小書房”。從外觀來看書店真會覺得“小小的”,但一走進這裡會發現寬廣休息區、萬冊書籍,裏面所開設的編採課、寫作班,以及所辦的《小小生活》雜誌,將藝文界和小區緊緊樞紐,是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精緻世界。
書店店主劉虹風曾在臺北國際書展基金會、誠品書店工作,到了想要轉業的時候,沒有太多浪漫幻想,覺得自己在“書”領域最有基礎,2006年找店面、裝潢、進書,在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開了小小書房,2008年將書店搬到離頂溪地鐵站很近的復興街,這是去市場的必經之路,不但提升書店的在地能見度,更讓從網路按圖索驥來的朋友更容易找到地點。
到小小書房閱讀是很舒服的感受,從大馬路彎到巷子、店裏,將喧鬧塵囂一層層洗去,最後像進入自家客廳般完全放鬆,抱幾本書窩在鋪好格紋布巾的方桌,嗅著從窗戶透進來的陽光氣息,不管何時過來,都能感覺假日才有的愜意。
書籍以當代文史哲藝術為主,約有萬冊,另外也有些空間供人寄賣物品,有機棉T、唱片、手制小品,商品也多有小卡推薦,如凸版印刷明信片旁邊就有手寫小卡,介紹著凸版印刷的全盛年代、現今已經少能看見這類製品,經過小卡説明,概念性商品馬上顯得誠意十足、大大加分。
很多人很喜歡這樣的風格店面、質感生活,把小小書房當成非去不可的朝聖地,除了讓人心情放鬆,小小書房也在文化和小區營造上扮演強力扣環的角色。書店開設寫作班,《引導寫作》能給忙碌的人重拾生活觸感、《初級寫作》給志力創作的人叩門磚,《編採課》更能讓學員在課程結束後出版《小小生活》雜誌,讓學員走出既有生活範圍,和小區、社會産生關聯。在講求學習速成、幾堂見效的時代裏,動輒月余的課程讓人有機會沉澱、爬梳自己,劉虹風説,在認真上完課後,很多人會“變得不大一樣”呢。
陽光、閱讀、寫作、座椅,在這個多合一的小空間,小小書房名片上“因為對書的愛情,我們存在”不只是獨立書店對質感的堅持,更是説到每個人心裏的輕柔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