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青少年時期是日後是否飲酒的關鍵,臺灣島內一項研究發現,父母親對飲酒的態度和同儕勸酒的壓力,都會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小兒科醫師提醒,14歲以前飲酒將對腦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也容易日後成癮,兒童、青少年最好遠離酒精。
臺灣衛生機構一項針對小學到初中、1940名青少年從2001年到2006年的長期追蹤研究,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七年級學童,過去一個月曾飲酒的比率介於3.04%到7.1%間,但到了8年級飲酒比率竟大幅上升,男學生倍增到14.55%,女學生12.85%,九年級又升高到近20%。
細部分析成因,青少年的飲酒行為主要模倣父母,父母若本身不喝酒或反對喝酒,都會顯著影響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其中母親飲酒態度的影響又更為顯著,研判是母親與孩子間互動較為親密有關。
但同儕喝酒行為對青少年的影響又高於父母,不過研究也發現,不管青少年對飲酒行為看法為何,在各種情況下能有信心拒絕同儕勸酒的青少年,飲酒比例愈低。
研究主持人、元培科技大學護理係助理教授洪兆嘉指出,海外研究顯示,14、15歲就有規律飲酒習慣者,成年後被精神科診斷為酒精依賴者是一般人的2倍;愈早年紀開始飲酒,飲酒後出現打架、鬧事等不良行為也較一般人高。
她提醒,父母常覺孩童淺嘗一口啤酒、紅酒沒關係,但也許會無意引導孩子認為喝酒是愉悅的事,當未來面臨壓力時,可能就會尋求酒精;另要避免孩子在朋友呼朋引伴下喝酒,父母親也應及早教導拒絕飲酒的技巧。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提醒,腦部成長要直至14歲才會完全發育,在此之前飲酒恐會影響腦神經發展,尤其肝臟是酒精主要的代謝器官,年紀輕就養成長期飲酒的習慣,恐影響肝功能,也會有酒精有成癮問題,在學習階段都是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