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林語堂故居的講解員們:與文學的相逢和守候

時間:2011-10-14 13:14   來源:新華網

臺北林語堂故居講解員:與文學相逢和守候(圖)

  一名男子在臺北林語堂故居後院的林語堂墓地旁站立(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

  東吳大學中文系二年級學生徐莉築每週四上午九點都會準時來到位於臺北市陽明山腰的林語堂故居做講解員。

  只要需要講解,她就會帶著客人從林語堂先生的書房展示間講起。書房的一角挂著兩幅照片,分別是林語堂與錢穆、張大千的合影。徐莉築解釋説,他們三個是好朋友,彼此住得很近,當年錢穆和張大千都喜歡到林語堂家做客,並非常喜歡吃林語堂夫人燒的菜。

  照片的下方是林語堂曾經使用過的書桌。徐莉築就這個書桌講了一個有趣的小花絮。據説,林語堂坐在書桌前看書時,並不喜歡正襟危坐,而是常常將書桌的第二個抽屜打開將腳搭在上面看書。她還會詳盡講解桌上的列印機、頁碼機和放大鏡是由誰贈送的,以及當時林語堂先生是怎樣運用它們進行工作的。 

  書房兩側都有擺放大書架,一側放中文書籍;一側擺放德文、義大利文和日文等外文書籍。徐莉築解釋説:“林語堂先生相信只有會講不同國家的語言,才能真正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

  籍貫福建的林語堂曾就讀于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並於29歲獲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他一生創辦過三本雜誌:《論語》《人間世》和《宇宙風》,他的英文著作包括《吾國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蘇東坡傳》《老子的智慧》等,被認為是20世紀將中國文化精神向西方引介的重要人物。

  徐莉築説,林語堂是語言學家、文學家,同時還是一位發明家。在書房的另一端有一個小小的“林語堂先生發明特展”。主人的諸多發明中,以一部“明快中文打字機”最令人稱奇。這部打字機是林語堂依自創“上下型檢字法”而造,最多可拼打出9萬個漢字。 

  在這個小小的“發明特展”中,還展出了林語堂在生活中的發明。比如,可以自動填充牙膏的“自來牙刷”;愛好打橋牌的他,還曾發明出“自動發牌機”。

  帶著客人走過臥室展示間,從先生的一床一被講解到他的一衫一履。再來到客廳及餐廳展示間。徐莉築解釋説:“餐廳裏的桌椅都是先生自己設計的,客人多時桌子可以再進一步拉伸開來,容納更多的客人圍坐,而每一把椅子的椅背上都刻有一個古寫的‘鳳’字,因為其夫人的名字中有‘鳳’字,足見其伉儷情深。”

  林語堂故居為先生生前最後十年定居臺灣的住所。興建於1966年,由林語堂親自設計。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式的設計取向。故居的史料特藏室還展示了林語堂先生的各種中外著作,包括小説、傳記、散文、月刊等80余種,以及《生活的藝術》的中、日、韓、德、法、意、西、葡等語言的譯本,並放映介紹其生評的影像資料。 

  徐莉築在來林語堂故居做講解員之前曾經讀過《生活的藝術》這本書。為了做好講解員的工作,她在故居研讀了包括《林語堂傳》在內的不少資料,並認真向資深講解解員請教學習,現在她正在讀《蘇東坡傳》。她説,她很珍惜在這裡工作的機會,因為可以研讀很多先生的作品和關於他的資料。今年7月份才開始做故居講解員的她謙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81歲的葉永德在林語堂故居的講解員中是年齡最大的一位,每週三前來工作8個小時,風雨無阻,分文不取。他説,自己年輕時就讀過林語堂的作品,退休多年後,終於有了來做林語堂故居講解員的機會,他一做就是9年,以此表達從年輕時開始的對這位文學大師的敬仰。

  家住附近的李雅君平時是做紡織生意的,最近開始每星期四來林語堂故居做義務講解員。她説,高中時就讀過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很喜歡他的作品。他用英文寫作,他的作品是西方了解中國的窗口。來這裡工作,能更深入了解他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也仿佛又回到自己高中時讀他作品的心境。

  林語堂故居共有10多名講解員,他們有的是志工,有的是學生;他們年齡迥異,來自社會的各個層面,卻都懷著共同的敬仰,在這裡開始一場與文學的相逢和守候。(記者孟娜)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