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發、進發、建發、茂發、順發、來發……
本文所説的“發”並非頭頂之毛髮,而是古今臺灣民間奇特有趣的崇“發”現象。
臺灣人小孩出生後,取名時喜歡把“發”字嵌進去,當地人名這發那發特別多,如添發、進發、建發、茂發、順發、來發……如果您在人群熙熙攘攘的街市大呼“阿發”,循聲回望者定然不少。據説在電話尚用搖柄的年代,有一次,臺灣某公司正要開大會,值日員接到一個電話,説要找“阿發”,他便在樓下值班室門口,用雙手拱成話筒狀對樓上喊道:“阿發,接電話!”從樓上跑下來五六個叫“阿發”的人,臺灣人愛發及名由此可見一斑。
僅次於人名的,使用“發”字頻率較高的當推商家的店號。而最有共性的是新開張的店舖,都要貼一張寫有“開張駿發”的紅紙橫披,寄寓發家致富、發大利市、事業發達,比起北方人過年時倒貼“福”字絲毫不遜色。民間新建房屋,在上大梁時要擇吉日良辰,土、木匠師分立墻頭兩端,用兩條長各1丈2尺的大紅綢布繫於大梁兩端,一齊提上擱放屋面坡墻上端的垛口,這時有個不容忽視的禮俗,就是師傅要領著在場其他工匠大聲誦念吉語:“晉啊,發啊!”
每逢婚喜吉慶和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要用麵粉、米漿加食糖蒸制。這種食品也叫“發粿”,上面印有醒目的紅雙喜或者帶紅的圖紋,就像節慶時報紙上套紅一樣莊重。在臺灣人看來,吃了發粿就會大吉大發。臺灣民間有一首年粿歌生動地唱出了發粿的含義:“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菜包包金,菜頭粿吃點心。”發粿是臺灣人過年最必不可少的年粿,發粿要發得好才會發財。臺灣人認為蒸發粿時,都會有“年糕神”看護,而發粿蒸得好不好,關係著來年一年“發”與“不發”。為了防止“雜音”影響發粿在蒸制過程中發得不好,家庭主婦們在蒸制發粿時總是千方百計把家中的小孩支使開,嚴禁小孩們在灶臺旁問這問那,更禁忌説出不吉利的話,以免“年糕神”發怒,以致發粿蒸制功虧一簣,不但未來一年運勢“發不起來”,又沒口福,所以蒸發粿是過年前一件嚴肅認真的大事。主婦們在揭開蒸籠蓋時,心情總是忐忑不安,待見發粿大膨脹,裂開幾道縫,這便是發得好的象徵。家中的主婦會高興得撫掌大叫:“發了!發了!”然後,取一小撮染紅的米粒撒在發粿之上,讓這籠年節吉祥物更加完美。
除夕之夜,臺灣人家家戶戶圍爐聚餐,豐盛的酒席上往往少不了寓意“發”字的菜肴,如豆腐發菜,取其“多富發財”。豆芽菜、韭菜在當地有“升發”的象徵,在每家每戶的年夜飯桌上幾乎都有它們的倩影。過年的時候,臺灣人尤重説吉語討口彩。熟人相逢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賀禧吉語也莫過於帶有“發”字的“恭喜發財”、“新年大發”、“祝您順順發發”……崇“發”風習給旅遊民俗文化增添了生趣盎然的景觀,意趣盎然,以其濃郁的地方風情韻味令外地人感到耳目一新。(林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