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2日電 臺灣《旺報》12日刊文説,臺灣人喝咖啡已是習慣,在這樣一個地方,能讓多數人定定心心生活下來,不求聞達,自食其力,隨時有一杯好咖啡可喝,小日子坦然靜好足矣,多祥和淡定。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遍地都是咖啡館。星巴克、丹堤這類的連鎖巨頭自不必提,也不用説名聲赫赫的明星咖啡廳,就是普通街頭、尋常巷陌,也處處有小門小戶的個性小店。
臺灣人喝咖啡也是習慣,不像在大陸很多城市,去咖啡館的人們,小半是為喝點什麼,多半倒是為一份“小資情調”,從店裏直衝門外的咖啡香,沒有一絲含蓄,好像也是為了叫來往的人們側目,艷羨一下那小小咖啡背後的高貴優雅。
小咖啡館大創業夢
咖啡館要人心生艷羨,就是它還不夠親民、不夠遍地開花,好比85℃,在南京爆紅,很難想像它在臺北只是很普通的烘焙連鎖,提拉米蘇還常促銷。
我在中興大學唸書的臺灣朋友谷隆,有一次跟我提起,他一直有一個創意idea,要開一家舊書店裏的咖啡館,租一間古跡老房子,滿屋子放舊書,可以在咖啡香裏慢慢看,多有味道,挑選舊書本來就要翻翻揀揀,這時間正好賺一杯咖啡錢。那時,我們正在鹿港謎樣的巷子裏轉悠,滿眼的古跡老房子,他還沒忘了笑著補一句:“這是我的創意啊,你不許先開一家!”
我可不奪人之美,但如果照我的想法開店可能就俗了,我覺得,開咖啡館就要到好的餐館旁開,比較好賺錢。不用規模特別大的豪華飯店,就一般熱門餐廳,有人會循著美食報導,再相約朋友專程登門的那種,吃完飯後意猶未盡,但餐館裏的氣氛吵雜,不宜久坐,就可以換到旁邊我的咖啡館裏繼續談天。
祥和淡定過小日子
説來我其實倒沒真想過以後會開什麼店。臺灣的一些大人物們總“恐嚇”年輕人:你們這一代簡直危險,根據調查,臺灣青年的夢想只不過是以後開一家咖啡館就好,未來你們要怎麼跟人家拼!
在我看來,無論一個城市經濟再發展,要是沒有人願意好好開一家咖啡館,都是沒有生命的。我同意。難怪我總覺得,臺北雖然未必萬般都好,但至少讓我舒舒服服的,走在路上,會覺得很有生氣。
一個地方,能讓多數人定定心心生活下來,不求聞達,自食其力,隨時有一杯好咖啡可喝,小日子坦然靜好足矣,這多祥和淡定。(繆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