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黃耀武認為,鬼子的武士道精神就是殺人很兇,蔣介石説它趕不上黃埔精神,我覺得他説得不到位,是趕不上我們的民族精神。這份自豪感,多有分量。黃耀武也有傷感,為長眠印緬戰場的戰友,為倖存者日後的命運,他始終認為:“印緬抗戰,是我這一生最可貴的。”在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戰爭中,這是他應有的榮耀。
本文摘自:《1944-1948我的戰爭》,黃耀武著,春風文藝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二十世紀的中國進行了兩場戰爭:抵抗外侮,內戰。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現在漸趨於理性地看待當年戰事了。在這種背景下,黃耀武從歷史中走出來,口述了《1944-1948我的戰爭》。且不説它如何獨特,如何有意義,我們至少得承認,這是本難得一見的著作。
本書的採訪者很明白這一點之難能而可貴。朱洪海在本書《後記》中設想項羽的一個士兵寫垓下之戰,很有創意。這是他在進行這項“歷經八年才得以完成的工作”中的感觸與體會,流露了他的平民史觀。讀者的興趣呢?暫且不論。京劇源於民間,名劇《霸王別姬》是表演垓下之戰的。項羽獨坐軍帳,靜夜裏傳來士兵的一陣陣悲涼的唱詞,苦於戰爭,思念家鄉。虞姬聽了,報告項羽: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楚霸王立馬明白,大勢已去。這就是士兵在戰爭中的分量。觀眾看到,虞姬為項王作劍舞,之後壯烈而別。這齣戲梅蘭芳演繹得那麼動人。歷史的舞臺上是有頭有臉的在前面演出,演得如何大體上取決於手中的實力與身後的民眾。在遠去的歲月裏,歷史、戲曲給予“四面楚歌”如此的分量已屬難得。現代的口述歷史之作,那幾部由大人物留下的當然有其重要價值,尤其是在歷史研究者眼中,他們是歷史大戲前臺的名角。歷史的真實是,千百萬士兵與下級軍官組成了軍隊的肌體,在戰場上運動、消耗、更新,百、千、萬人生死於瞬間,在戰報上變成數字,許多壯烈的場景與細節為炮火掃蕩。殘存的記憶為倖存者帶回來。稀者,貴也。黃耀武的口述歷史別開生面。我在閱讀中時有感慨,多少歷史真相已經長久被掩埋,因而被遺忘;又欣慰終於有人出來,為歷史的真實作見證。歷史的隱秘在這裡,人的良知在這裡,這正是平民史的靈魂與魅力之所在啊。相信這本書會令讀者感興趣,引起你對歷史的再思考。
黃耀武從軍的時間不長,經歷這兩場戰爭,其不凡之處表現于對抗戰的堅定不拔與內戰中百般逃避。他那麼年經,而有識見,認準的事情不回頭。
他十五歲從軍。這同他的身世有關,父母去世早,到處逃難,挨日本人轟炸,在省政府當工友有了飯吃,政府號召學生參軍,他沒和任何人商量就決定上前線,認定不打敗日本鬼子沒出路。作為遠征軍的少年兵來到印緬軍營,他分到廖耀湘新六軍二十二師。戰爭的環境,讓人迅速成長起來。摸到了槍,他一下認準了自己的職責:不管哪兒失守,至少我這兒不能失守,所有外援物資都要通過滇緬公路運到中國,這是生命線。
我在讀這本書之前,對遠征軍事跡略知其歷史梗概。黃耀武的記述顯示了平民史的重要特點,它是具體的,歷史的面目血肉豐滿。第一次遠征軍失敗,三個軍,其中撤往國內的兵敗野人山;僅有孫立人和廖耀湘領著兩個師的殘部向西越過了野人山。黃耀武為抗日名將留下一個小影——廖耀湘也是砍野芭蕉樹喝流出來的汁過來的。九死一生。有些士兵不知道厲害,走不動了倒下想歇會兒,你倒下了,螻蟻、螞蝗就來了,有吸血的,還有吃肉的,很快把你吃光。這兩個師撤到印度,休整補充,組建新一軍、新六軍。經三次戰役,打通滇緬公路。這對整個中國戰場以及緬甸、印度的對日作戰都有關鍵意義。勝利來之不易。黃耀武寫戰局進展,在孟拱河谷,他所在的二十二師與三十八師面對日軍五個師團,他寫道:
儘管打一個地方就拿下一個地方,我們的傷亡也比日本人少,但打得很不容易。戰爭就是這樣,你佔領每一棵樹每一塊土地都得流血,沒有説沒經過什麼像樣的戰鬥就能佔領的。
筆墨平靜,看似淡淡的文字,讓人感到一種深沉的力量。這是寫勝利的文字呀。懂得流血,懂得勝利需要以犧牲作代價,更覺生命之貴重,這是一個成熟的軍人心態。太平洋戰爭中,美軍打下硫磺島,打下了沖繩,勝利的意義巨大,但付出的犧牲也大,因此沒有去慶祝。遠征軍的勝利不僅是軍事上的輝煌成果,中國軍人的精神風貌為同盟軍讚賞敬佩。仁安羌戰役打破日軍重圍,解救七千英軍的不朽意義也應由這一點上來認識。
他有真正的喜悅。一次戰鬥結束後,電話打不通了。通訊兵是黃耀武的同學,也姓黃,他背著步槍去查線。查到一處鬼子的屍體堆在了電線上,以為斷路在這兒,去挪鬼子的屍體,發現其中有兩個是活的,兩個鬼子一起來連忙就舉起手。一場戰鬥結束了,鬼子還在裝死,活過來就舉手投降。打出來的軍威,活在這歷史的細節裏。這件事讓大家很開心,笑鬼子的武士道遇到了我們最樸素的民族精神就不行了。黃耀武認為,鬼子的武士道精神就是殺人很兇,蔣介石説它趕不上黃埔精神,我覺得他説得不到位,是趕不上我們的民族精神。這份自豪感,多有分量。黃耀武也有傷感,為長眠印緬戰場的戰友,為倖存者日後的命運,他始終認為:“印緬抗戰,是我這一生最可貴的。”在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戰爭中,這是他應有的榮耀。
黃耀武在東北戰場一再逃離,可由他在印緬戰場的戰爭觀來解讀,“不是為了什麼主義,也不是為了蔣介石,就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內戰的戰場上,他茫然了。那時國民黨在軍事上佔優勢,他已從思想上脫離了這場戰爭。他才十八歲。
戰場歸來人生活在我們中間。往事已遠,由人評説。一個人的青春曾這樣閃耀過,勇敢,決絕,始終保持一份良知。這不僅屬於民族危亡的時刻,也應該屬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