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是一面鏡子,可以讓觀眾看到自己。”
“我一直在做所謂‘幸福的戲’,觀眾的感動和共鳴對我來説很重要。”
“劇團第一次商業演出只有8個觀眾,今年的大戲已經賣到2萬張票。”
……
仲秋午後,風中飄過微微涼意。在毗鄰後海的國家話劇院小劇場,戲開場前的空蕩和寧靜裏,率團參加“2010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展演的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團長、知名導演李宗熹,向記者聊起劇團10年的艱辛和甜蜜。
10年前的秋天,從上海戲劇學院導演係畢業的李宗熹,回到高雄成立劇團。然而,高雄並不是一個理想的“話劇溫床”。“一開始我想做大戲,好多場景、好多人物、好多線索,就像在上戲學到的那樣。可是,經費不允許、演員素質不允許、舞臺條件不允許,就連觀眾欣賞水準也不允許。”
李宗熹開始尋找“因地制宜”的辦法。針對南部民眾“愛看看得懂的故事”的心理,“讓戲劇貼近生活、重拾生命中被遺忘的情感”成為創作主線。
講述7位70歲老婦人一生愛情的《胭脂盒》,呈現淳樸山區送信人生活的《郵差》《移動的幸福》,從電臺點歌節目透視人間真情的《頻率983》……劇團以每年兩部戲、至今累計近千場演出的規模,蓬勃發展起來。
“講身邊的故事、演身邊的人,不僅南部市場歡迎,臺北觀眾也很喜歡。最近幾年的大戲,每部都能收到全臺巡演數十場的邀約。”李宗熹説,小小的成功得益於上戲所學,“是上戲,教會了我寫實主義手法,更教會我一齣好戲要讓觀眾共鳴”。
2005年,劇團開始招收儲備演員。從臺詞、形體開始,李宗熹結合自己寫戲排戲的體會,一點一滴教著。而今,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已經擁有50多名專業演員。
深入校園是劇團10年來堅持的另一個方向。“臺灣看話劇的人太少,高雄更少。我們到大專院校去演,學生看完覺得好,慢慢地就會走進劇場。”李宗熹説,劇團甚至接過只給1600元(新台幣,下同)報酬的演出。與此同時,一場大戲全臺巡演下來,有時會賠掉400萬。
“臺灣的話劇市場環境並不好,真正賺錢的劇團用一隻手數得過來。”受北京青戲節主辦方的邀請,李宗熹第一次帶劇團來大陸“試水溫”,帶的是在島內演了100多場、營收最好的《Woman,這一夜——守歲》。
除夕夜,滿桌珍饌佳肴,桌邊三代女人卻交織著矛盾、誤會,最後因為親情重新團聚到飯桌前……劇終,掌聲不息。
“這是兩岸中國人都能理解的主題,也是最能折射溫暖人性的題材。”李宗熹説,北京觀眾的肯定讓劇團倍添信心。他還告訴記者,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正在籌備一部由兩岸演員合作演出的新戲,“準備明年面世,講的會是兩岸交流歷史中最感人的那些故事”。(記者趙博)